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树冠结构和空间优化经营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树冠结构和空间优化经营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利用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2007年所调查的30块标准地和176株解析木的数据,共获得样木4237株,剔除枯死木,剩余3628株;获得枝条3401个,其中标准枝694个。测量样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坐标和活枝高度等因子,并对解析木分段进行了枝解析和叶量的收集。用2915株样木建立了单木冠长率模型,其余713株作为检验数据;用枝解析的数据建立了次生林各树种的枝条解析模型,分析枝条梢头的着生位置建立了树冠轮廓模型,根据叶量在树冠相对高度上的累积百分比建立了叶量模型。研究次生林内几种空间结构指标,并根据多样性混交度、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树冠叠加指数建立了天然次生林择伐空间优化模型,采用数学规划的思想对其求解,并应用到现实林分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次生林内树木的大小(SIZE)、竞争(COMP)和立地(SITE)3个方面因子组的分析,利用Logistic的形式来建立10个树种单木的冠长率模型,并用多重决定系数砰来判断各个因子组对模型的贡献率。参数的拟合结果表明,三个因子组中林木的大小和竞争对树木的冠长率影响较大,而立地条件相对较小。树种的冠长率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与树木的冠幅之间也是递增的关系,也是与树木的年龄成正比的。各个树种的冠长率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10个树种的预估精度都超过了91%,除了枫桦和色木,都通过了置信椭圆F检验。几种偏差值都较小,尤其是ME和MAE值很小。多数树种的相关系数R相对较低,只有白桦和枫桦较高,超过了0.9。2、用分段的多项式所建立的枝条基径的三种模型,得出基径和枝条的着枝深度、胸径、树高和冠长之间有密切关系:建立的三种枝长模型是以树木的着枝深度、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的;弦长与枝长之间是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可用对数形式来描述;枝条的着枝角度与总着枝深度、树木胸径、实测树冠半径、树高等因子的关系可以用多元线性方程来表示;着枝角普遍都分布在20~50度之间,这个区间的分布比例一般都能达到枝条数量的60%以上,不同树种的比例不太相同。而小于20度的枝条一般在20%左右变化,大于60度的枝条非常少,70~80度之间的枝条十分稀少,大于80度的枝条可能是测量的误差。着枝角的分布与着枝深度有密切的关系,着枝角度在树冠的上层时一般都较小,而随着树冠深度的增加,中层的枝条的枝长开始增大,枝条的重量随着基径和枝长在增大,着枝角度会明显增大,因此在这个范围内的分布最广,占了大多数。而到了树冠的下层时,枝条的着枝角度也较大,但是数量较少。对基径、枝长和弦长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较好,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预估精度。3、本研究认为阔叶树种的树冠轮廓并不是简单的从梢头到冠底增加的,根据分层枝解析的结果,把树冠分成2个部分,上层和中层作为一部分,用三次反抛物线式来建立h高度处树冠半径与冠内相对高度的模型;把树冠的下层的枝条作为一部分,也是用抛物线的不同形式建立不同树种的树冠轮廓模型。这些形式能较好的用几何位置来表现阔叶树种的树冠轮廓。4、用传统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等形式无法很好的说明阔叶树种的叶量分布特点,而对数正态分布能描述这种特点。本研究用“S”曲线的形式来建立树冠内累积叶量百分比CF%和树冠内枝条相对高度RPC的模型,效果良好。并且得出,每个树种在树冠内相对高度上的叶量的垂直分布是不同的,天然次生林阔叶树种的叶量在树冠的上部(0.3CL以下)所占比例很小,约占10%左右;在树冠的中部以及中下部(0.4CL~0.8CL),叶量所占比例最大,几乎集中了整个树冠60%~75%的叶量;而在树冠的下部(0.8CL以下),几乎占很少的叶量,大约10%左右。5、采用Hegyi竞争指数来表现次生林内林木的竞争关系,并且根据竞争圈的大小和林木在竞争圈内的分布位置、大小与距离来计算有效的竞争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部竞争木;本研究提出用树冠叠加指数(Crown area overlap index)来表示林木与周围树木的树冠竞争情况,并采用等树冠投影面积法把树冠分为5级,这样计算的树冠叠加指数更加与现实林分相符。6、本研究基于乘除法的思想,用多样性混交度、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树冠叠加指数构建了天然次生林择伐空间优化模型,设计了10个与林学意义相一致的约束条件,并采用0-1整数规划的思路,在LINGO9.0软件中使用了隐枚举法对目标函数求得最优解。7、以M702标准地为应用实例,具体计算出了每株采伐木,经过择伐后,目标函数值按模型设计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增加了5倍多,说明了最后这个解的优良性,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径阶数、树种数都保持不变,Shannon-Weiner指数增加了3.5%。约束条件中的q值减小了约6.6%,次生林的多样性混交度和聚集指数分别增加了2.5%和4.1%,竞争指数和树冠叠加指数分别减小了19.99%和50.93%。采伐量是小于林分的总生长量的,林木的蓄积减少了27.03%。目标函数的10个约束条件在经过择伐优化模型的求解后,都得到了满足,目标函数值显著的增加,在符合了设计的要求的同时,也与林分的林学意义相一致。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天然次生林冠长率的模型,研究了次生林内主要阔叶树种的枝条的特征,建立了多种适用于阔叶树种枝条解析的模型,并且首次尝试建立阔叶树种的树冠轮廓模型,这些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模拟效果。提出树冠叠加指数来描述林木树冠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好的解释并量化了树木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后,以应用实例来描述次生林空间结构的特点,确定了采伐木,优化了林分的空间结构。这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为次生林的经营提供了科学、数量化的经营理念,是对继承与发展传统方法的一次有益尝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天然次生林研究概况
  • 1.3.1 植被次生演替与次生林
  • 1.3.2 天然次生林的现实与前景
  • 1.3.3 目前天然次生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1.4 冠长率模型研究概况
  • 1.5 国内外关于树冠的研究情况
  • 1.5.1 树冠结构研究概述
  • 1.5.2 树冠结构的描述
  • 1.5.3 树冠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 1.6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 1.6.1 林木个体大小分化程度
  • 1.6.2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 1.6.3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模型研究综述
  • 1.6.4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模型国内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地区概况及数据采集整理
  • 2.1 帽儿山地区次生林的演变及其结构现状
  • 2.2 研究地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
  • 2.2.2 气候概况
  • 2.2.3 土壤特点
  • 2.2.4 资源状况
  • 2.3 数据采集及整理
  • 2.3.1 标准地的设置和测定
  • 2.3.2 数据整理
  • 2.4 生长方程及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2.4.1 理论生长方程
  • 2.4.2 经验生长方程
  • 2.4.3 模型的拟合和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冠长率模型
  • 3.1 冠长率模型概况
  • 3.2 模型设计与参数估计
  • 3.2.1 模型设计
  • 3.2.2 参数估计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白桦冠长率模型
  • 3.3.2 椴树冠长率模型
  • 3.3.3 枫桦冠长率模型
  • 3.3.4 胡桃楸冠长率模型
  • 3.3.5 黄菠萝冠长率模型
  • 3.3.6 色木冠长率模型
  • 3.3.7 水曲柳冠长率模型
  • 3.3.8 杨树冠长率模型
  • 3.3.9 榆树冠长率模型
  • 3.3.10 柞树冠长率模型
  • 3.4 影响冠长率的因子分析
  • 3.4.1 冠长率与胸径
  • 3.4.2 冠长率与H/D的关系
  • 3.4.3 冠长率与冠幅的关系
  • 3.4.4 冠长率与林木年龄的关系
  • 3.5 冠长率模型的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枝条解析模型
  • 4.1 单木枝条模型分析
  • 4.2 枝条基径模型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平均枝条基径模型
  • 4.2.3 最大枝条基径模型
  • 4.2.4 最小枝条基径模型
  • 4.2.5 基径模型拟合结果
  • 4.3 枝长模型
  • 4.3.1 平均枝长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4.3.2 最大枝长模型的参数估计
  • 4.3.3 最小枝长模型的参数估计
  • 4.4 枝条的弦长预估模型
  • 4.4.1 研究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着枝角模型
  • 4.5.1 模型的设计
  • 4.5.2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4.5.3 着枝角的总体分布
  • 4.6 枝条解析模型的检验
  • 4.6.1 基径模型的检验
  • 4.6.2 枝长模型的检验
  • 4.6.3 弦长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5 天然次生林树冠轮廓模型及冠内叶量分布
  • 5.1 树冠冠形模型的研究概况
  • 5.2 模型的设计
  • 5.2.1 树冠轮廓模型分析
  • 5.2.2 树冠轮廓模型构建
  • 5.2.3 树冠上层和中层的轮廓模型
  • 5.2.4 树冠下层轮廓模型
  • 5.3 树冠轮廓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1 树冠上层中层轮廓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 5.3.2 树冠下层轮廓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5.4 树冠轮廓模型的检验
  • 5.5 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叶量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6 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竞争分析
  • 6.1 天然次生林混交结构
  • 6.1.1 混交度概念的演变
  • 6.2 竞争指标
  • 6.2.1 竞争指标概述
  • 6.2.2 Hegyi竞争指标
  • 6.2.3 重复Hegyi竞争指数
  • 6.3 树冠空间竞争分析
  • 6.3.1 常用的几种树冠空间竞争指标
  • 6.3.2 分级树冠叠加指数
  • 6.4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 6.4.1 聚集指数R
  • 6.4.2 精确最邻近体分析
  • 6.4.3 Ripley's K(d)函数分析
  • 6.5 林木空间结构指标的边缘校正
  • 6.6 本章小结
  • 7 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整
  • 7.1 次生林空间结构异质性与择伐
  • 7.2 次生林择伐空间优化模型的建立
  • 7.2.1 空间优化模型的目标确定
  • 7.2.2 多目标规划概述
  • 7.2.3 乘除法的思路
  • 7.2.4 约束条件的设置
  • 7.3 模型设计
  • 7.4 模型求解
  • 7.4.1 分枝定界法
  • 7.4.2 隐枚举法
  • 7.5 次生林空间优化择伐模型的应用
  • 7.5.1 实验地概况
  • 7.5.2 模型参数计算
  • 7.5.3 目标函数求解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树冠结构和空间优化经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