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Cr-Mo-Cu合金铸铁材料中加入纳米改性剂,制备出改性的合金铸铁材料。对制得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基本性能测试,并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上与GCr15钢磨球对磨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然后对该合金铸铁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磨损过程中石墨形态对合金铸铁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SEM分析,Cr-Mo-Cu合金铸铁经纳米改性以后,其石墨形态由粗长、分散分布、数量较少的片状转变成了细小、菊花瓣分布、数量较多的蠕虫状;XRD分析,经过纳米改性的合金铸铁试样的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和衍射峰的宽化。经纳米改性后材料密度由7.35g/cm3增加为7.43g/cm3;普通淬火态合金铸铁硬度为HV30348.55,纳米改性淬火态的硬度为HV30606.67,即使是纳米改性铸态的硬度也达到HV30516.55;经过纳米改性之后,合金铸铁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4倍,冲击韧性增加了0.5倍。摩擦磨损试验表明:普通淬火态的合金铸铁的摩擦系数具有很大的波动,从0.480.56之间曲折变化,经纳米改性后,铸态的摩擦系数有微小的波动,数值为0.58,淬火态的摩擦系数基本没有变化,数值保持在0.63;经纳米改性后Cr-Mo-Cu合金铸铁的磨损率大幅度的下降,然而与之对磨的GCr15钢磨球的磨损率磨损率却大幅度增加。磨损机理研究表明:未进行纳米改性的主导磨损机制是粘着磨损;经过纳米改性后,氧化磨损的程度增加。磨削的生产实践表明:纳米改性的Cr-Mo-Cu合金铸铁制成的磨板,在磨削轴承钢球和钨合金球的过程中,磨板的耐用度、表面层磨削效率和使用寿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采用有限元模拟了摩擦磨损过程中磨损深度及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在只考虑表面石墨的情况下,石墨的长宽比在2时的磨损深度最小;考虑亚表面有石墨存在石墨的长宽比在5时的磨损深度最小。石墨长宽比为2只有表面石墨时的磨损性能略优于石墨长宽比为5具有亚表面石墨的磨损性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1.1 铸铁的发展趋势1.1.2 铸铁的质量要求1.1.3 研究目的1.2 提高铸铁性能的方法1.2.1 热处理1.2.2 深冷处理1.2.3 变质处理1.2.4 合金化处理1.3 纳米改性剂的作用1.3.1 对耐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1.3.2 对耐磨铸铁组织的影响1.3.3 在铸铁中的应用1.4 磨损1.4.1 磨损的研究现状1.4.2 磨损分类及特点1.5 摩擦磨损的有限元描述1.5.1 有限元法理论概述1.5.2 ANSYS研究磨损问题的现状1.5.3 有限元计算的过程简单描述1.5.4 总体分析1.5.5 引入边界约束条件1.5.6 两类平面问题1.5.7 PLANE182 单元简介1.5.8 ANSYS中的力学模型简介1.6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2.1 试验材料2.2 磨损试验2.3 力学性能测试2.3.1 密度2.3.2 硬度2.3.3 抗拉强度2.3.4 冲击韧性2.4 组织分析2.5 ANSYS有限元模拟2.5.1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2.5.2 模型的建立2.5.3 模拟的基本过程第3章 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3.1 引言3.2 组织分析3.2.1 石墨形态3.2.2 物相分析3.3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3.3.1 密度3.3.2 硬度3.3.3 抗拉强度与冲击韧性3.4 本章小结第4章 铸铁磨损性能的表征与机理4.1 引言4.2 铸铁的磨损性能4.2.1 摩擦系数4.2.2 磨损率4.2.3 G’值4.3 材料的磨损形貌4.3.1 磨损表面形貌4.3.2 磨屑分析4.4 磨损机理分析4.4.1 粘着磨损机理4.4.2 石墨形态的影响4.4.3 硬度的影响4.4.4 氧化过程的影响4.4.5 晶粒大小的影响4.5 实际生产应用4.6 本章小结第5章 摩擦磨损的ANSYS仿真计算5.1 引言5.2 接触问题简介5.3 模拟结果的分析5.3.1 只存在表面石墨的磨损模拟5.3.2 存在亚表层石墨的磨损模拟5.3.3 磨损深度的对比分析5.4 磨损失效的机理5.4.1 磨损过程分析5.4.2 铸铁材料磨损的特点5.4.3 铸铁磨损的破坏方式5.5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米改性Cr-Mo-Cu合金铸铁的石墨形态及其性能[J]. 金属热处理 2009(07)
标签:合金铸铁论文; 纳米改性论文; 石墨形态论文; 摩擦磨损论文; 有限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