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新分类法则的评价目的:近来,有作者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法则。为了评价这个法则,我们应用它对我院原发性血管炎病人进行了重新分类。方法:对我院1997-2007年间诊断的550例原发性血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新分类法则和1994年Chapel Hill会议血管炎分类诊断标准联合“替代标志(surrogate marker)”对上述患者进行重新分类,并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1994年Chapel Hill会议血管炎分类诊断标准联合替代标志,550例患者的诊断分别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0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127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363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4例,不能分类56例。使用新的分类法则,上述患者的诊断分别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2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199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329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0例,不能分类20例。结论:新的分类法则能够有效的将患者进行单一分类,同时能够尽量减少不能分类的患者。该分类法则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第二部分: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亚型、亲和力和抗原决定簇的研究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既往认为抗PR3抗体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病(WG),而抗MPO抗体多见于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然而,我科的前期工作发现国人中抗MPO抗体阳性的韦格纳肉芽肿病并不少见,即同为抗MPO抗体阳性,临床既可表现为韦格纳肉芽肿病,亦可以表现为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清抗MPO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15名WG患者以及21名MPA患者血清,均为抗MPO抗体阳性。在抗原特异性ELISA中应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二抗检测抗MPO抗体IgG亚型及其滴度;应用抗原抑制法检测抗MPO抗体的亲和力;采用生物素标记的亲和层析纯化的人抗MPO抗体为探针,通过竞争抑制性ELISA检测患者血清对探针的抑制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抗MPO抗体的抗原决定簇的差异。结果:WG和MPA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肾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WG组BVAS评分明显高于MPA组(18.2±6.1 vs. 14.0±4.2, P=0.018)。两组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到抗MPO抗体的IgG1、IgG2、IgG3和IgG4亚型。WG组MPO-ANCA的IgG1、IgG2、IgG3和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4/15(93%),11/15(73%),11/15(73%)和13/15(87%)。MPA组MPO-ANCA的IgG1、IgG2、IgG3和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7/21(81%), 14/21 (67%), 14/21(67%)和16/21(76%)。两组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的IgG1、IgG2和IgG3亚型的平均滴度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WG组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的IgG4亚型的平均滴度则显著高于MPA组(1:1878比1:218, P<0.005)。两组患者抗MPO抗体亲和力无显著性差异,中位亲和常数均为35×107M-1(分别为0.3-70×107M-1和0.3-140×107M-1)。11/15例(73.3%)WG患者和18/21(85.7%)例MPA患者的血清可抑制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探针,两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2.9%-69.7%和39.2%-86.6%。WG患者的血清平均抑制率显著低于MPA患者(47.7%±11.5%比61.7%±14.5%,P=0.01)。结论:抗MPO抗体IgG4亚型可能在WG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WG和MPA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既存在重叠也存在差异。抗MPO抗体免疫学特性的差异可能与患者不同临床表型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韦格纳肉芽肿病误诊1例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04)
- [2].韦格纳肉芽肿病26例临床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3(07)
- [3].韦格纳肉芽肿病误诊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5)
- [4].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表现[J]. 放射学实践 2009(11)
- [5].韦格纳肉芽肿病人的健康教育[J]. 全科护理 2011(31)
- [6].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个有待商榷的疾病名称[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9(04)
- [7].伴多血管炎的肺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病)与肠道克罗恩病并存(英)[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12)
- [8].以口腔黏膜为首发表现的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J]. 广东医学 2010(04)
- [9].应将“韦格纳肉芽肿病”改名为“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J]. 健康向导 2015(02)
- [10].韦格纳肉芽肿病13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08)
- [11].Wegener肉芽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1)
- [12].Wegener肉芽肿一例误诊为中耳炎[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2)
- [13].1例Wegener肉芽肿病的误诊及诊断[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12)
- [14].伴多种胸部CT征象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04)
- [15].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J]. 上海医学 2008(12)
- [16].肺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6(03)
- [17].韦格纳肉芽肿病2例[J]. 宁夏医学杂志 2013(03)
- [18].韦格纳肉芽肿病肺部损害的CT分析[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02)
- [19].不同类型的韦格纳肉芽肿病的影像学对比[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06)
- [2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的Wegener肉芽肿一例[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2)
- [21].以多发性溃疡为突出表现的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报告[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10)
- [22].原发性小血管炎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01)
- [23].系统性血管炎致神经系统损害1例患者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02)
- [24].肺韦格纳肉芽肿的CT表现(附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03)
- [25].以皮肤黏膜病变为突出表现的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荟萃 2009(03)
- [26].眼部Wegener肉芽肿12例临床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03)
- [27].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7)
- [28].中医药为主治疗局限型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J]. 新中医 2008(03)
- [29].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1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 中国临床研究 2015(02)
- [3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治疗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21)
标签:系统性血管炎论文; 分类论文; 命名法论文; 髓过氧化物酶论文; 韦格纳肉芽肿论文;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论文; 亚型论文; 亲和力论文; 抗原决定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