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农业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保险则对农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而对农业保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农业保险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针对中国的农业保险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与评价,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基本结构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业保险基础理论本章侧重于理论研究。首先界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风险原理、数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再保险原理以及巨灾风险证券化理论,并对农业保险的供求关系、农业保险的公共性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第三章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历史与现状本章注重实证研究,该部分介绍了中国农业保险过去的经营模式和当前的试点模式,并对它们分别进行逐一评述。最后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各种模式面临的困境,包括:高风险性、制度缺损、有效需求不足和经营环境不善等。第四章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经验与借鉴本章分别介绍了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法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综合论述了不同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特点,并对这些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为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第五章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构建本章论述了构建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可行性经营模式,包括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提出了中国农业保险应选择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多元化经营的总体模式。最后对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渔业所适应的保险模式进行了探讨。第六章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技术支持农业保险区划是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必要的基础工作,根据区划的要求,本章选择了六项最能反映区域特征的风险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农业保险的分区;提出了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的三种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正态分布法和皮尔逊函数法。另外,详述了保险费率的贝叶斯调整方法以及农业部分保险费率厘定的模型,从而,为农业保险多元化经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第七章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保障措施本章对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农业再保险的安排方式、农业再保险自留额的确定以及农业再保险的定价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论述了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作用、资金来源及其管理方法;探讨了中国开展农业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农业巨灾债券的具体模式作了分析和设计。最后阐明了中国农业保险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其它配套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保险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保险的内涵
  • 2.1.2 农业风险的可保条件
  • 2.1.3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界定
  • 2.1.4 农业保险的功能
  • 2.2 基本原理
  • 2.2.1 风险原理
  • 2.2.2 数理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再保险原理
  • 2.2.5 巨灾风险证券化理论
  • 2.3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2.3.1 农业保险的供求分析
  • 2.3.2 农业保险的公共性分析
  • 2.3.3 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效应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历史与现状
  • 3.1 原有模式
  • 3.1.1 计划模式
  • 3.1.2 商业保险模式
  • 3.1.3 新疆建设兵团模式
  • 3.1.4 农村救灾合作保险模式
  • 3.1.5 农村互助统筹保险模式
  • 3.1.6 简评
  • 3.2 试点模式
  • 3.2.1 安信模式
  • 3.2.2 安华模式
  • 3.2.3 互助制模式
  • 3.2.4 共保体模式
  • 3.2.5 安盟模式
  • 3.2.6 简评
  • 3.3 各种模式面临的困境
  • 3.3.1 高风险性
  • 3.3.2 体制缺损
  • 3.3.3 有效需求不足
  • 3.3.4 经营环境不善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 4.1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 4.1.1 美国模式
  • 4.1.2 加拿大模式
  • 4.1.3 日本模式
  • 4.1.4 法国模式
  • 4.2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特点
  • 4.2.1 历史悠久
  • 4.2.2 承保面大
  • 4.2.3 险种多
  • 4.2.4 政府补贴
  • 4.2.5 法律保障
  • 4.3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模式的经验
  • 4.3.1 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
  • 4.3.2 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
  • 4.3.3 国家立法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 4.3.4 对农业保险给予税收支持
  • 4.4 借鉴和启示
  • 4.4.1 明确经营目标
  • 4.4.2 建全法律保障体系
  • 4.4.3 构建有效的农业保险模式
  • 4.4.4 扩大经营范围
  • 4.4.5 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
  • 4.4.6 突出农业保险的公共性
  • 4.4.7 完善财政支持与政策优惠制度
  • 4.4.8 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体系
  • 第五章 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构建
  • 5.1 构建原则
  • 5.1.1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 5.1.2 发挥市场机制原则
  • 5.1.3 政府扶持原则
  • 5.1.4 基本保障原则
  • 5.2 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框架
  • 5.2.1 中国农业保险公司
  • 5.2.2 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
  • 5.2.3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 5.2.4 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 5.2.5 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合作模式
  • 5.2.6 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 5.2.7 外资、合资农业保险模式
  • 5.2.8 总体框架
  • 5.3 农业各产业保险经营模式
  • 5.3.1 种植业保险经营模式
  • 5.3.2 养殖业保险经营模式
  • 5.3.3 林业保险经营模式
  • 5.3.4 渔业保险经营模式
  • 第六章 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技术支持
  • 6.1 农业保险区划
  • 6.1.1 农业保险区划的必要性
  • 6.1.2 农业保险区划的原则
  • 6.1.3 农业保险区划的依据
  • 6.1.4 中国农业保险一级区的划分
  • 6.1.5 中国农业保险二级区的划分
  • 6.2 费率的厘定
  • 6.2.1 农业保险费的构成
  • 6.2.2 农业保险费率厘定原则
  • 6.2.3 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方法
  • 6.2.4 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方法选择
  •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 7.1.1 农业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关系
  • 7.1.2 农业再保险的功能
  • 7.1.3 农业再保险体系的确立
  • 7.1.4 农业再保险的安排方式
  • 7.1.5 农业再保险自留额的确定
  • 7.1.6 农业再保险的定价
  • 7.2 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 7.2.1 农业巨灾风险的作用
  • 7.2.2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金的来源
  • 7.2.3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管理
  • 7.3 开展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
  • 7.3.1 中国农业巨灾风险的种类及其特点
  • 7.3.2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
  • 7.3.3 发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的可行性
  • 7.3.4 农业风险巨灾债券的设计
  • 7.4 其他措施
  • 7.4.1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
  • 7.4.2 强化政策扶持
  • 7.4.3 培育农业保险市场
  • 7.4.4 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
  • 7.4.5 发展农业保险中介机构
  • 7.4.6 建立农业保险信用评估体系
  • 7.4.7 培养农业保险专业人才
  • 7.4.8 提高农民保险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脱贫攻坚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9)
    • [2].“大扶贫”政策扶持下中国农业保险扶贫效率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1)
    • [3].脱贫攻坚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4].中国农业保险运行绩效评价研究[J]. 发展研究 2015(01)
    • [5].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5)
    • [6].加强农业保险研究推进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J].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6(10)
    • [7].浅析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J]. 时代金融 2015(24)
    • [8].中国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J]. 中国农资 2019(41)
    • [9].机制设计与发展创新——破解中国农业保险困局[J]. 保险研究 2011(12)
    • [10].当前国情形势下中国农业保险更应加强政府职责[J]. 世界农业 2010(01)
    • [11].开启中国农业保险的明亮窗口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J]. 中国禽业导刊 2009(03)
    • [12].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中国农业保险改革与发展[J]. 理论学刊 2014(06)
    • [13].扩大中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对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12(03)
    • [14].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双冷”的经济解释[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04)
    • [15].农科院发布农险保障研究报告[J]. 农家致富 2019(18)
    • [16].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3)
    • [17].关于中国农业保险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 [18].中国农业保险现状分析[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8(05)
    • [19].中国农业保险运营的微观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 农村经济 2017(02)
    • [20].“开启中国农业保险的明亮窗口”之中国农业保险的公私合作[J]. 中国禽业导刊 2009(03)
    • [21].中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研究(英文)[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9(01)
    • [22].新中国农业保险的历史演变[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8(05)
    • [23].中国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吗?——基于1985~2010年数据的动态分析[J]. 生态经济 2012(12)
    • [24].让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中国农业保险32年研究历程简述[J]. 保险研究 2013(09)
    • [25].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评价——基于DEA方法[J]. 金融经济 2015(10)
    • [26].政府职责与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0(06)
    • [27].从“经营”看中国农业保险的改革[J]. 商场现代化 2010(26)
    • [28].“开启中国农业保险的明亮窗口”之美国农业保险业发展经验[J]. 中国禽业导刊 2009(03)
    • [29].中国农业保险研究综述[J]. 中外企业家 2013(21)
    • [30].基于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政策研究——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10)

    标签:;  ;  ;  ;  ;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