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

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

论文摘要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是当今矿山生态及我国区域性、行业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粮食安全、矿区环境与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矿区充填复垦土壤进行系统、量化的野外及实验室研究,所得出的理论方法、数学模型、试验技术、相关数据、软件手段等可为国家指导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并可为相关矿区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在较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矿区复垦土壤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充填复垦土壤特性场地实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复垦土壤的理化、生物特性,包括土壤的渗透性、紧实度、孔隙水电导率、含水率、温度、pH值、有机质、氮磷钾、重金属、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类种数;选用美国2800K1型渗透仪、英国三参数速测仪HH2/WET、美国紧实度仪soil compaction,测试分析了土壤的紧实度等。数据结论:煤矸石、粉煤灰充填(覆土厚度40cm)复垦土壤的pH值为7.98-8.78,含水率高于正常土壤10%-20%,渗透性系数为0.059-0.286,紧实度在200-300PSI,有机质含量低于对照土壤。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国家制定矿区复垦技术标准及复垦工程的设计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了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探讨了充填复垦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采集、处理、测试245个土样的As、Cd、Cr、Cu、Hg、Pb、Zn等的含量,利用变化度、污染度和含量趋势等指标,解析研究了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对照土壤三类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七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对严重污染的Cd、轻度污染的Cr、正常范围的Pb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线性、对数、指数、乘幂、多项式、克里格模型阐释了Cd、Cr及Pb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结论:①简单模型:拟合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三块场地模型拟合的误差均值保持在30%以内,其中,煤矸石场地误差最小,最大值为18.4%,最小值为8.3%;②多项式模型:由反演所得数据绘制的模拟迁移图具有现实应用意义,即可利用模型由测点的数值推知未测点的数值,得到相对连续的重金属含量值,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③Kriging模型:以粉煤灰场地的Cd为例,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较高。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矿区污染土地的修复并进而制定相应治理措施提供依据。3.土壤特性与重金属污染相关性的方法与理论首先确定了可能影响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四个重要土壤特性:土壤紧实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微生物;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方法,分析了pH值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有机质与重金属分布的相关程度、紧实度与重金属污染的关系、微生物与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充填复垦场地的pH值、有机质和紧实度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都在-0.6到0.6之间,这也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重金属空间分布的无规律性。②微生物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很大,在粉煤灰场地体现的更加明显,微生物的多少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应用集对理论(Set Pair Analysis Theory)研究了微生物与重金属的关联机理。这对于深入认识土壤重金属迁移机理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可为其中难以定量和难以鉴别的污染相关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4.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比较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小麦、水稻和大豆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提出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的选取标准;采用单项、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根际土壤As、Cd、Cr、Cu、Hg、Pb、Zn的污染状况,得出了复垦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全部测点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定量解析了小麦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确定Cd、Cr为污染元素,研究结果:①复垦场地生长的成熟小麦,Cd、Cr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迁移趋势是一致的;②对照场地生长的成熟小麦,Cd、Cr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趋势存在差异;提出根富集系数率,进行曲线估计,建立了Cd回归方程、Cr偏微分方程。这些研究结果对矿区粮食安全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5.土壤、作物污染程度的可视化表达探索性地引入Surfer软件成图方法,借助多项式模型反演所得的数据,对矿区复垦土壤的结构进行可视化,直观地描述了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纵向、横向特征;应用Photoshop软件,对主要农作物小麦中重金属的污染迁移,以Cd、Cr为例,制作了量化模拟色彩映射图,真实地评价了小麦不同器官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复垦场地研究现状综述
  • 1.1.2 国内外复垦场地利用模式比较
  • 1.1.3 矿区复垦场地重金属污染概述
  • 1.1.4 国内外土壤重金属分布、迁移规律研究趋势
  • 1.1.5 国内外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2.1 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复垦场地状况
  • 2.1.4 复垦充填物料
  • 2.2 实验样区及样点剖面
  • 2.2.1 样区位置
  • 2.2.2 样点剖面结构
  • 2.3 试验样区土壤状况
  • 2.3.1 表层土
  • 2.3.2 颗粒分级
  • 2.3.3 矿物组成
  • 2.4 土样的采集、处理
  • 2.4.1 采样点的选择
  • 2.4.2 土样的制备
  • 2.5 植物样的采集、处理
  • 2.5.1 采样点的确定
  • 2.5.2 植物样的制备
  • 2.6 数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充填复垦土壤特性实验研究
  • 3.1 场地试验、实验室实验
  • 3.1.1 测定项目
  • 3.1.2 测定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土壤含水率、电导率、温度
  • 3.2.2 土壤pH 值
  • 3.2.3 土壤紧实度
  • 3.2.4 土壤渗透性
  • 3.2.5 土壤有机质
  • 3.2.6 土壤微生物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主要污染物
  • 4.2 复垦土壤(煤矸石)重金属分布特征
  • 4.2.1 煤矸石(Gangue)中重金属的赋存
  • 4.2.2 重金属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 4.2.3 变化度与污染度
  • 4.2.4 机理分析
  • 4.3 复垦土壤(粉煤灰)重金属分布特征
  • 4.3.1 粉煤灰(Fly Ash)与重金属迁移
  • 4.3.2 重金属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 4.3.3 富集度与污染度
  • 4.3.4 解释分析
  • 4.4 自然土壤(对照)重金属分布规律
  • 4.4.1 重金属分布规律
  • 4.4.2 变化度
  • 4.5 三类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4.5.1 三类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
  • 4.5.2 七种元素分布情况表
  • 4.5.3 优先污染元素的确定
  • 4.6 Cd、Cr、Pb 污染评价
  • 4.6.1 严重污染 Cd
  • 4.6.2 轻度污染 Cr
  • 4.6.3 正常范围 Pb
  • 4.6.4 Cd、Cr、Pb 危害性分析
  • 4.7 Cd、Cr、Pb 空间分布模型
  • 4.7.1 简单拟合模型
  • 4.7.2 多项式反演Cd 可视化
  • 4.7.3 多项式模型的现实意义
  • 4.7.4 克里格(Kriging)插值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复垦土壤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 5.1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方法
  • 5.1.1 PCC 方法的适用性
  • 5.1.2 相关系数r
  • 5.2 土壤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相关程度的定量分析
  • 5.2.1 粉煤灰场地
  • 5.2.2 煤矸石场地
  • 5.2.3 对照场地
  • 5.3 三场地 Pearson 相关性对比研究
  • 5.4 同异反灰色相关分析法
  • 5.4.1 同异反灰色相关分析法的背景
  • 5.4.2 同异反灰色相关分析法的原理
  • 5.4.3 同异反灰色相关分析法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充填复垦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 6.1 几种粮食作物重金属含量标准的讨论
  • 6.2 标准选用
  • 6.3 实验数据
  • 6.4 根际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 6.4.1 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 6.4.2 污染指数
  • 6.4.3 重金属之间相关性分析
  • 6.5 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以小麦为例
  • 6.5.1 籽粒重金属含量分析
  • 6.5.2 茎杆重金属含量分析
  • 6.5.3 根系重金属含量分析
  • 6.6 污染元素 Cr、Cd 的分布及迁移
  • 6.6.1 Cd、Cr 在成熟小麦不同器官的分布
  • 6.6.2 Photoshop 模拟色彩映射图
  • 6.6.3 Cd、Cr 的富集系数及回归方程
  • 6.6.4 Cr 偏微分方程的建立
  • 6.7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与建议
  • 7.1.1 结论
  • 7.1.2 相关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