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脾俞、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脾俞、肾俞穴位埋线法,每2周埋线1次,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接受空白对照,临床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1)骨密度情况:两组病例观察前相应各部位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观察后,治疗组骨密度测定值升高,对照组则下降,观察后两组间骨密度比较,腰椎(L2-4)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左髋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值比较,腰椎(L2-4)及Ward,s氏区(P<0.05),左股骨颈(Neck)及左股骨大转子(Troch)(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观察前后骨密度测定值比较,腰椎(L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股骨大转子(Troch)及Ward’s氏区(P<0.05),左股骨颈(Neck)(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疼痛情况:两组病例观察前临床疼痛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观察后,治疗组疼痛评分值下降,对照组疼痛评分值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疼痛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能够有效的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的骨密度,缓解临床疼痛症状;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是一种施术简单、安全有效、省时方便的治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是可以防治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骨质疏松论文; 原发性论文; 针灸疗法论文; 妇女论文; 穴位埋线论文; 方法论文; 脾俞论文; 肾俞论文; 骨密度论文; 针灸效应论文; 疼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