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水平与女性黄褐斑及中医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水平与女性黄褐斑及中医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论文题目: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水平与女性黄褐斑及中医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作者: 夏蕾

导师: 闵仲生

关键词: 黄褐斑,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脂质,性激素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以颜面部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损容性疾病,中医学又称之为“肝斑”、“黎黑斑”,英文名为“melasma”或“chloasma”。黄褐斑不但影响容貌,更给患者带来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烦恼和痛苦。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失调、遗传、药物与化妆品、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机体系统性病变等。据研究调查表明,性激素水平的异常是造成黄褐斑的最直接原因,但也有研究不能证明。人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降低、氧自由基的蓄积也是导致黄褐斑生成的主要原因。 目的:从中医临床角度将黄褐斑辩证分为肝气郁结、脾土亏虚、肾水不足三型,探讨不同的证型与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MDA)及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孕酮(P)之间的关系,进而观察它们与黄褐斑不同中医临床分型之间相关性。 方法: 1.门诊纳入观察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共30例,分为A组-肝气郁结组,B组—脾土亏虚组,C组-肾水不足组,经统计其中肝气郁结组患者16例,脾土亏虚组患者8例,肾水不足组患者6例。 2.观察项目:①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月经周期等。②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肾水不足型) ③既往疾病史;有无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病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④药物治疗史:曾经使用过何种药物治疗,如外用的氢醌霜、壬二酸霜、斑克祛斑霜等,内服的如中药、VitC、VitE等。⑤临床分型:按皮损发生部位分为4型:①蝶形型②面上部型③面下部型④泛发型。按病因分为二型:①特发型②继发型。 3.测定指标:分别测定A、B、C三组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MDA)及性激素的含量,比较其结果与正常值相比的差异性。 结果: 通过对全部受试的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在月经期第3天晨来院,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血中SOD及MDA的含量与正常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性,SOD值明显降低(p<0.01),而MDA值明显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2.西方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3.黄褐斑的治疗

4.与黄褐斑相关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5.黄褐斑的预防及护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背景及目的

2.临床资料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女性黄褐斑临床调查表

第三章 小结

第四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黄褐斑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关系的探讨[D]. 赵艳.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 [2].疏肝祛瘀汤治疗肝气瘀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黎霞.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3].健脾悦白散治疗脾虚湿蕴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 范俊雪.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 [4].针灸对成年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张巧凤.福建中医学院2003
  • [5].复方熊果苷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D]. 张更新.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 [6].自拟圣愈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 王亚梅.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 [7].翁丽丽教授中医皮肤美容经验总结及活血祛斑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观察[D]. 曾晓婷.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 [8].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针刺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女性蝶形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艳.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 [9].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思汛.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 [10].大黄蛰虫丸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观察[D]. 赵敏.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补肾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优势及其对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D]. 刘旖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2].针灸升清阳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王瑾.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3].疏肝化瘀法对黄褐斑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D]. 蔡新民.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4].黄褐斑辩证规律初步研究[D]. 张凤娥.湖南中医学院2004
  • [5].从15年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探讨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D]. 殷新.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女性黄褐斑发病与治疗的探讨[D]. 黄静.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7].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及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D]. 田分.郑州大学2005
  • [8].耳针结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魏建华.新疆医科大学2006
  • [9].理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观察[D]. 白艳秋.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
  • [10].针灸对成年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张巧凤.福建中医学院2003

标签:;  ;  ;  ;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水平与女性黄褐斑及中医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