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将上海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放置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以“幸福生活”为线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运用社会学和城市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社会住宅发展过程和特征,论文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建设特征、其发展演变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和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论文结构以三组关键词——工人新村、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幸福生活为核心,分别形成如下三个研究部分。工人新村: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时代需求的总结论文论述了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和时代特征。以“新村”理念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总结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城市理论背景;总体概述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建设;并且分析了上海地方特点和城市空间中的上海工人阶级。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相对真实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系统分析了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以及它们形成的背景;回顾了当时规划建设理论对工人新村发展的影响;并选择江南住宅和里弄,与工人新村展开了纵向比较。总结出了影响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文化因素。“幸福生活”:偏重于价值取向的分析和社会学评价通过分析“幸福生活”的哲学背景,乌托邦与幸福观,论文为自己确立了广义的评价平台,作为论文研究的思想核心。论文结合同时代东西柏林和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设,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进行了社会学剖析;在乌托邦、理想城市和幸福观的层面,对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特点进行总结。论文研究继续从60年代后城市理论发展的基本倾向的角度,指出我国城市的现实困境;应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倡导“幸福生活”延续与发展的策略建构,提出了工人新村的当代启示。回顾历史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论文最后指出工人新村是“永远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突出了工人新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 问题的提出:"工人新村"的当代意义1.1 "工人新村"的相关文化话题1.2 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研究的意义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1 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2.2 建筑史角度的相关研究2.3 我国关于"工人新村"的研究3 相关概念的界定3.1 工人新村3.1.1 "新村"理念3.1.2 新村主义3.1.3 本次研究的工人新村3.2 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3.2.1 居住模式3.2.2 生活形态3.2.3 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的关联3.3 "幸福生活"3.3.1 幸福3.3.2 "幸福生活"3.3.3 "幸福生活"与乌托邦、幸福观4 论文的研究视角、方法与结构4.1 论文的研究视角4.2 论文的研究方法4.3 论文的研究结构第二章 工人新村的历史溯源与背景研究1 "新村"理念的历史溯源1.1 欧洲社会关于"新村"理念的探索1.1.1 "新村"产生的社会背景1.1.2 关于"新村"的探索1.2 我国关于"新村"理念的探索1.2.1 "新村"产生的社会背景1.2.2 关于"新村"的探索2 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社会背景2.1 国际社会背景2.1.1 二战造成的破坏与重建2.1.2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2.1.3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50、60年代的住宅相关政策2.2 国内社会背景2.2.1 举国欢庆与百废待兴2.2.2 社会主义革命2.2.3 我国住宅相关政策3 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城市理论背景3.1 新中国城市理论的发展概况3.1.1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前奏3.1.2 苏联规划理念对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影响3.2 同时期的西方城市理论3.2.1 邻里单位和居住空间模式3.2.2 邻里单位概念对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影响4 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总体概述4.1 建国初期工人的居住状况4.2 工人新村的全国范围扩展4.2.1 曹杨新村——我国第一座工人新村4.2.2 沈阳、北京和天津的工人新村建设4.3 上海为代表的"工人新村"的社会影响4.3.1 上海工人的大喜事4.3.2 社会主义国家工人生活的窗口5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地方背景5.1 建国时期上海的城市特点5.1.1 上海的气候与居住习惯5.1.2 上海的城市文化性格5.1.3 上海的住宅已经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过渡5.2 城市空间中的上海工人5.2.1 对上海工人的再认识5.2.2 建国初期上海工人的居住状况5.2.3 建国前上海工人的居住生活与城市生活5.3 上海50、60年代的社会发展与变化5.3.1 社会改造与进入新秩序5.3.2 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本章小结第三章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1 日常生活世界1.1 日常生活世界概念1.2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探索1.2.1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哲学探索1.2.2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建筑学探索1.3 日常生活世界与居住模式、生活形态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建设与规划理论的发展2.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建设概况2.1.1 "工人新村"几个发展阶段的综述2.1.2 "工人新村"建设与城市总体发展及工业区的关系2.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规划理论的发展2.2.1 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邻里单位的思想的引入与发展2.2.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街坊-扩大街坊"的影响与邻里单位的延续2.2.3 大跃进时期: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发展2.2.4 大调整时期: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研究更加全面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3.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住宅总体布置的方式3.1.1 关于住宅建筑组合布置的探索:周边与行列之争3.1.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住宅建筑组合的类型3.1.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绿化与区域环境3.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3.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总体影响因素3.2.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与规划布局3.2.3 大跃进与大调整时期: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进入多元化和务实阶段3.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住宅设计的演变3.3.1 住宅的标准化与标准3.3.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住宅平面设计类型3.3.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住宅的内部空间3.4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管理模式受居委会的影响3.4.1 居委会的形成与发展3.4.2 居委会组织对工人新村规划结构的影响3.4.3 工人新村的管理4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生活形态4.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邻里行为交往方式的特点4.1.1 家庭生活4.1.2 邻里关系4.1.3 公共交往4.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居住主体"工人阶级"生活方式的转变4.2.1 业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4.2.2 移民生活向市民生活的转变4.2.3 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导入4.3 新的价值观、居住观与新村文化4.3.1 价值观转变和新居住观念4.3.2 新村文化的形成5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中江南住宅和上海里弄的影响5.1 江南住宅的影响5.1.1 江南文化5.1.2 江南农村及城镇住宅5.2 上海里弄住宅的影响5.2.1 上海里弄的布局形态5.2.2 里弄住宅5.3 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地方特点5.3.1 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江南住宅、上海里弄的比较5.3.2 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地方特点6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学评价1 "幸福生活"1.1 乌托邦:"幸福生活"的追求1.1.1 乌托邦的概念界定1.1.2 乌托邦与理想城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之源1.1.3 "幸福生活"——乌托邦与理想城市的内涵1.2 幸福观:"幸福生活"的哲学思考1.2.1 幸福观的概念界定1.2.2 西方历史上的幸福观综述1.2.3 诗意的栖居是幸福观的一种体现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社会学分析2.1 同时期北京的"幸福村"2.1.1 意识形态与人民生活质量的转换2.1.2 北京百万庄:周边式布局2.1.3 北京幸福村:行列式布局2.2 同时期东、西柏林居住区规划的价值取向2.2.1 政治"对立"的窗口2.2.2 东柏林卡尔·马克思大街二期住宅区:工业化与标准化2.2.3 西柏林的1957年IBA:标准化与多样化2.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同时期北京、柏林住宅的比较2.3.1 住宅作为社会理想的载体2.3.2 规划理论"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3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社会学评价3.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乌托邦、理想城市3.1.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乌托邦3.1.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理想城市3.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新中国的幸福观3.2.1 新中国的幸福观综述3.2.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与新中国的幸福观3.3 "幸福生活"视野下的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3.3.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特殊时代"幸福生活"的活化石3.3.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的适宜性4 60年代后城市理论发展的基本倾向4.1 城市与人的生活的对应4.1.1 摆脱功能主义的束缚与新城市理论的发展4.1.2 对日常生活的关注4.2 从规划价值取向共识的批判转向"共同"理想的倡导4.2.1 规划价值取向共识的批判4.2.2 "共同"理想的倡导4.3 从社区理论转向新城市主义4.3.1 社区理论4.3.2 新城市主义4.4 我国城市的现实困境4.4.1 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4.4.2 住宅与社区的异化5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当代意义5.1 改革开放后幸福片面理解和不当追求5.1.1 改革开放后幸福片面理解5.1.2 过于关注现实导致理想的缺失5.2 当代和谐社会的倡导5.2.1 和谐社会与普遍的幸福主义5.2.2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的住宅产业政策5.3 特殊时代"幸福生活"的延续与发展5.3.1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保护与发展的目标5.3.2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保护与发展的原则5.4 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当代启示5.4.1 注重社会公平5.4.2 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5.4.3 培养建筑规划工作者的社会责任5.4.4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本章小结结语:工人新村——"永远的幸福生活"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2 工人新村——"永远的幸福生活"访谈录图录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建筑出版高地[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工人新村的四十二载[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6(12)
- [3].上海工人新村的表情[J]. 青年作家 2017(05)
- [4].阳光讲师团 豪迈唱响红色主旋律[J]. 中国老年 2017(08)
- [5].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览之城 一个上海,不一样的想象[J]. 新民周刊 2017(11)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工人新村建设考察[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9(02)
- [7].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变——以上海工人新村为例[J]. 城市规划 2019(07)
- [8].合肥市工人新村可持续性适老化改造策略初探[J]. 安徽建筑 2018(05)
- [9].上海工人新村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与变迁[J]. 公共艺术 2014(02)
- [10].十七年文艺中的上海“工人新村”[J]. 艺术评论 2010(06)
- [11].沧海桑田——从跑狗场到工人新村[J]. 上海档案 2017(06)
- [12].“工人新村”与城市空间的文学建构[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1)
- [13].上海工人新村适老改造更新模式探究——以鞍山三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19(02)
- [14].工人新村往事[J]. 上海文学 2015(10)
- [15].上海工人新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研究框架——以曹杨新村为例[J]. 四川建筑 2012(05)
- [16].工人新村经验与居住空间透视——从插图看《繁花》[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7].“三把”带出和谐情[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05)
- [18].在工人新村“做一天上海人”——上海市普陀区打造涉外旅游项目品牌[J]. 对外传播 2009(07)
- [19].社区经验与(非)虚构(创作谈)[J]. 芙蓉 2017(06)
- [20].历史、身份、空间 工人新村研究的三种路径[J]. 时代建筑 2017(02)
- [21].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南村模式”研究——以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办事处为例[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 [22].城市移民化社区中的居住流动——上海工人新村N的实地调查[J]. 国际城市规划 2012(06)
- [23].哈尔滨工人新村更新策略研究[J]. 城市建筑 2012(08)
- [24].尝试教学:改变薄弱学校的有效方法[J]. 现代教育 2016(03)
- [25].“新村”想象与城市形象的变迁:从工人新村到城市世纪危改[J]. 都市文化研究 2015(01)
- [26].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新村三期园区园林景观评价[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27].构建“幸福家园”的共同体——访上钢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苏锦山[J]. 浦东开发 2012(03)
- [28].我家住在公园[J]. 前进论坛 2009(04)
- [29].从平民村到工人新村 上海公营住宅延续的文明教化使命,1927——1951年[J]. 时代建筑 2017(02)
- [30].“窈窕”幽魂[J]. 上海故事 2008(08)
标签:工人新村论文; 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论文; 幸福生活论文;
工人新村:“永远的幸福生活” ——解读上海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