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C法抗体定向偶联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SMCC法抗体定向偶联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蛋白质偶联技术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与其它载体分子或标记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标记免疫分析方法中,抗体与酶等标记物的偶联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免疫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常用的偶联方法如戊二醛法、碳二亚胺法、过碘酸钠氧化法法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酶或抗体的自身交联产物或多聚物,致使偶联效率降低、结合物活性减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异性双功能偶联剂虽然可以克服这一不足,但酶在抗体上的连接位点具有随机性,导致抗体和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建立一种能定向偶联的抗体偶联技术。本研究采用SMCC法,研究优化了免疫球蛋白IgG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偶联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建立竞争曲线。2)从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个方面对抗体的DTT还原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还原条件对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活性等方面的影响。3)采用SMCC法将抗体与HRP偶联,并对其活性进行鉴定,并将其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TT还原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抗体结构和活性影响不大,而DTT的加入量则有明显影响:在封闭巯基的条件下,投料比小于为600时,还原产物以大分子片段居多,当投料比大于600后,产物主要为小分子片段,且抗体活性开始下降,到6000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在未封闭巯基条件下,由于游离巯基会重新聚合,当投料比在600~12000之间,抗体活性与产物的组成差异均不明显。在将其应用于羊抗小鼠二抗与HRP的偶联中,确定优化的SMCC法偶联条件为DTT与抗体投料的比为8000,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在20~30min。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蛋白质偶联技术的发展
  • 1.2 现有标记方法
  • 1.3 SMCC 法在抗体偶联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1 仪器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DTT 还原条件的探索
  • 3.1 还原产物鉴定方法的研究
  • 3.2 DTT 还原条件的优化
  • 4. SMCC 方法的应用
  • 4.1 GAM 与HRP 的偶联
  • 4.2 CAP 单克隆抗体与HRP 的偶联
  • 5.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意识设计中的偶联性研究与解析[J]. 大众文艺 2013(22)
    • [2].影响磁珠共价偶联效率的因素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07)
    • [3].抗癌药研发的新策略:纳米靶向的高分子偶联抗癌症干细胞药物[J]. 山东化工 2015(01)
    • [4].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致病作用[J]. 中国循环杂志 2014(04)
    • [5].简述量子点与抗体的偶联方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05)
    • [6].钛酸酯偶联剂的偶联机理及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12(04)
    • [7].不同偶联方式的水溶性多糖高分子前药的应用[J]. 齐鲁药事 2010(12)
    • [8].不同偶联率绿原酸全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20)
    • [9].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与癌症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11)
    • [10].偶联时间对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 非金属矿 2016(03)
    • [11].量子点抗体偶联研究进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2].脂筏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8)
    • [13].有机硅金属试剂在碳硅交叉偶联应用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9(11)
    • [14].抗体偶联药物质量控制和临床前评价专家共识[J]. 中国药事 2018(07)
    • [15].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雌激素相关肿瘤发生中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08)
    • [16].亲和层析介质上蛋白质偶联位点的控制方法[J]. 过程工程学报 2012(02)
    • [17].抗体偶联药物的有关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1(04)
    • [18].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与氧化应激[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12)
    • [19].G蛋白偶联受体5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6(07)
    • [20].多肽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14(09)
    • [21].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活性调控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03)
    • [22].铜(Ⅰ)催化丙炔酸、仲胺、醛和甲醛一锅法交叉偶联构建非对称1,4-二氨基丁炔[J]. 有机化学 2020(05)
    • [23].S—H键和N—H键交叉偶联放氢制备亚磺酰胺[J]. 化学学报 2019(09)
    • [24].骨形成与血管生成偶联机制[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04)
    • [25].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G蛋白偶联受体40激动剂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5(01)
    • [26].大肠杆菌Ⅱ型丙酮酸激酶的纯化分析及其作为偶联酶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05)
    • [27].果蝇来源的GPCR Methuselah 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通路研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1(08)
    • [28].基于点击化学的琼脂糖微球上溶菌酶定点偶联方法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6(01)
    • [29].重大疾病导向的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J]. 中国基础科学 2015(03)
    • [30].身体哨兵就是你的G蛋白偶联受体[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12(12)

    标签:;  ;  

    SMCC法抗体定向偶联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