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上)(论文文献综述)
周天星[1](2021)在《民间均孔笛音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广泛使用以均孔笛为代表的均孔管类乐器。通过测音实验表明,均孔笛在演奏大二度时偏小一点,演奏小二度则偏大一点。并且在翻七调时,各调音阶的音程排列会有细微变化。在长期的实践中,此类乐器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宫调及音律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天星[2](2019)在《潮州音乐乐律研究评述——兼论潮乐乐律之源头》文中研究说明潮州音乐使用的乐律的测音研究目前已十分丰富,但都未从源头上揭示出这种乐律形成的学理。潮乐的乐律之源头实为明清以来广为流传的"均孔笛"为代表的均孔管类乐器,正是这种乐器及其演奏习惯对潮州音乐律制形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司欣儒[3](2019)在《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探析》文中提出筝,在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流传,从目前传播的乐曲来看大多都是中原汉族风格。本文以《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维吾尔族音乐风格进行探析,了解木卡姆风格创作的内在特点,如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凸显出极不寻常的格调与创新。本文通过分析该曲目的风格特征,探求在古筝上恰到好处地表现维族音乐的各类音乐风格和特色。
胡南,李敬民[4](2018)在《湖南“大筒”类胡琴研究评述》文中研究表明"大筒"类胡琴是流传于我国湘、川、赣、贵、粤(粤北)、桂、陕(陕南)等地的弓弦类乐器。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尚少。回顾湖南"大筒"类胡琴的已有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大筒"中立音"现象考察,区域音乐理论视域中湖南大筒音乐的历史阐述,湖南"大筒"类胡琴的形制、音色与演奏技法的相关论述。本文着重对已有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认为:湖南"大筒"类胡琴的"中立音"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提琴传入湖南岳阳后的"变名或形变"并在追求地方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托、带、垫音、切把、气震音"等特殊的演奏技法和不同的风格流派。
罗艺峰[5](2017)在《丝路,西部音乐文化“觅母”的唤醒与“新西域想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丝路音乐研究与西部音乐研究的异同,又引文化学上"觅母"理论,联系"一带一路"在文化创造上的功能性意义,认为"一带一路"这个短语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创造发展的重要"觅母",它唤醒了丝绸之路历史上有深刻意义的文化创造基因,带来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动力;当代新疆题材和丝路题材的音乐创作,则创造了一幅幅音乐化的"新西域想象"图景,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有深刻意义和价值。
张丽娜[6](2017)在《现代创作筝曲中古筝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现象之研究》文中指出古筝作为传统悠久的民族乐器,是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传统的古筝流传于中原地区,有山东、河南、浙江、潮州、客家等代表流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古筝完成了由民间走向音乐学院、由民间演出走向专业舞台演出的转身。同时,创作筝曲层出不穷,如今的古筝音乐,被人们大致分为传统乐曲和创作乐曲两大类,由此可见创作筝曲已成为古筝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现代古筝的艺术水平。在创作筝曲中,有一部分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乐曲,不仅曲目具有一定的量,且有很大的影响力。创新与发展就意味着文化之间的融合,本文就古筝艺术在创新道路上与少数民族音乐之间的碰撞,研究现代古筝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之现象。全文分为序言、一二三四章、结语四个部分。序言包含了前人研究、本文研究视觉等;第一章将融合了少数民族音乐筝曲以地域分类,将筝曲的旋律与少数民族音调进行对比研究二者在音乐特点上的共同特征;第二章主要阐述这一部分筝曲中的古筝演奏手法表现的少数民族韵律特征;第三章分析了这一类筝曲所呈现出的音乐形态多样化与文化多元化特点;第四章是将这一类筝曲放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中研究所引发的思考;结语表达了本人研究后的收获及相关思考。
颜春英[7](2014)在《邵阳花鼓戏表演中的大筒伴奏中立音探讨》文中认为邵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的分支之一,属于我国传统的地方剧种,其主要伴奏乐器是独特的拉弦乐器——大筒。这种乐器的特殊演奏方式在花鼓戏音乐中引起了↑sol和↑re两个独特的中立音,这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经常出现的特殊音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邵阳花鼓戏和乐器大筒的特征入手,解析这种中立音现象的表现范围、表现特征、影响因素、产生机理等,希望能从本质上强化对这种特殊音位的了解,为邵阳花鼓戏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陈樱丹[8](2014)在《创作筝曲的新疆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业作曲家逐渐参与到筝曲创作的行列,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有影响力并带有浓厚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新疆风格的创作筝曲以其独特的调式、节奏、旋法等等而独树一帜,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本文将重点研究的对象正是其中的三首创作筝曲:80年代,李玫脱胎于木卡姆调式的《木卡姆散序与舞曲》;2005年,黄枕宇、周望将具有典型新疆韵味并借鉴钢琴演奏技术,创作而成的《西部主题畅想曲》;同年,庄曜创作的带有奇幻色彩的《箜篌引》。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音乐分析,总结作曲家的创作的民族性和创新性,最后文章将研究重心转化到新疆风格创作筝曲的风格性对演奏的特殊要求,以期启发演奏者演奏新疆风格创作筝曲的艺术表现力。
王淑雅[9](2013)在《新疆维吾尔族萨它尔乐器声学研究初探》文中提出萨它尔(Satār),弓弦乐器。广泛分布于新疆南部、北部以及东部的各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并与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习俗等紧密结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萨它尔的音域较为宽广、音色方面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故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研究以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实地调查、录音为基础,综合运用乐器学、音乐声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维吾尔族萨它尔进行乐器声学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在测量与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思考。全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总结以往萨它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笔者所作的田野调查资料,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文献及研究成果里出现的萨它尔名称进行简要的归纳与分类,并从源流、形制、音乐、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对萨它尔进行综合性分析。第三部分,在描述萨它尔乐器形制的基础上,阐述乐器各部分的相关的声学原理。第四部分,阐述萨它尔这一乐器从“激发”到“辐射”的整个发音过程。第五部分,运用声学测量软件,对萨它尔进行音高、音色、音强三个方面的测量,并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结语,对整个测量过程与分析进行总结。
林燕[10](2013)在《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 ——以洞箫、琵琶为例》文中认为乐器是乐种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乐器的性能、音律、演奏技巧对乐种的风格确立起着重要作用。乐种的主奏乐器与定律乐器不仅是研究该乐种时首先需要掌握的基本对象之一,同时也是划分乐种体系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将泉州南音之特色乐器置于“乐器制作——乐器演奏——乐种”的体系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重点放在该古老乐种中两件极为重要的乐器——洞箫和琵琶之上,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人类学、历史学、律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拟对传统的南音洞箫、琵琶制作方法及其所出现的音律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南音的音乐特色及南音乐器制作传承中所蕴涵的深层文化价值。
二、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上)(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均孔笛音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均孔笛构造特点及其音律测音分析 |
(一)影响均孔笛孔位频率变化的因素 |
1. 风门角度和气息强度 |
2. 交叉指法 |
(二)均孔笛相邻孔位音程变化规律曲线 |
1. 均孔笛结构 |
2. 均孔笛相邻孔音程的变化范围测试 |
二、均孔笛翻调之乐律的调整范围及其学理解释 |
(一)均孔笛的音程调整范围在音律上的表现形式 |
(二)均孔笛适合演奏的乐律分析 |
三、对均孔笛音律的辩证认识 |
(一)中西方音乐中“律”的意义与标准之区别 |
(二)均孔笛“笛色工尺七调”音律的定性 |
结语 |
(2)潮州音乐乐律研究评述——兼论潮乐乐律之源头(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州音乐乐律测音研究评述 |
(一)对郑诗敏先生、陈威先生等人测音研究结果的评述 |
1.测试样本的独立性问题 |
2.乐队中扬琴定音的疑问 |
3.旧唱片中乐队与笛子音律的关系 |
4.古筝独奏测的音数据分析 |
5.活五调采用扬琴测音的质疑 |
6.小结 |
(二)其他学者的测音研究及其观点 |
二、潮乐乐律测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潮乐乐律的测音研究应以潮乐原始的定律定音乐器为依据 |
(二)“七平均律”与均孔笛结构的悖论 |
1.均孔笛上“孔距均等”与“音程不均”的矛盾 |
2.其他学者对均孔笛上笛律的认识观点 |
三、潮州音乐之乐律乃是对均孔笛类乐器定调传统的延续 |
结 语 |
(3)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 |
(一)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简介 |
(二)风格创作筝曲概述 |
二、《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特征分析 |
(一)木卡姆调式音阶 |
(二)特色“活音” |
三、结语 |
(4)湖南“大筒”类胡琴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音乐学视野中大筒“中立音”现象考察 |
二、区域音乐理论视阈下湖南大筒音乐历史阐述 |
三、大筒形制、音色与演奏技法的相关研究 |
四、结语 |
(5)丝路,西部音乐文化“觅母”的唤醒与“新西域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6)现代创作筝曲中古筝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现象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汉民族乐器现代创作古筝曲中的少数民族”DNA |
第一节 融合西部少数民族音乐的古筝曲 |
一、筝曲《春到拉萨》与藏族民歌《金色的太阳》 |
二、古筝曲《雪山春晓》与藏族民间音乐 |
第二节 融合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古筝曲 |
一、古筝曲中的贵州苗族“飞歌” |
二、古筝曲中的彝族、傣族、侗族音乐元素。 |
第三节 融合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古筝曲 |
一、新疆音乐特点的古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
二、西域音乐特点的《西域随想》 |
三、改编自青海民歌的古筝曲《花儿与少年》 |
第四节 融合北方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古筝曲 |
第二章 以古筝技法表现的少数民族音调 |
第一节 左手类技法突出少数民族音调的韵味特点 |
一、以左手颤、滑类技法表达少数民族音乐的“韵” |
二、以左手按音类技法表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音调 |
第二节 摇指类技法表达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歌唱性特点 |
一、最初的传承与发展 |
二、70年代以后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三节 双手弹奏类技法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筝曲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古筝演奏、少数民族音乐音调与西方作曲的多种融合 |
第一节 改变传统定弦方式以符合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
第二节 音乐形态的多样性 |
一、多种音阶与调性 |
二、丰富的旋律风格 |
三、多种曲式结构与声部织体 |
第三节 音响色彩的多种表现 |
一、模仿大自然的声响 |
二、模仿打击乐效果 |
第四章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筝曲的思考 |
第一节 创作筝曲融合少数民族音乐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筝曲出现的时代背景 |
二、八十年代后期,专业作曲家加入少数民族题材筝曲创作 |
第二节 融合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筝曲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 |
一、从地域性到泛地域性 |
二、从追求歌唱性旋律到多元化、西洋化发展 |
第三节 从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筝曲反映出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邵阳花鼓戏表演中的大筒伴奏中立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邵阳花鼓戏概述 |
二、邵阳花鼓戏大筒伴奏中的中立音 |
1、中立音的表现范围 |
2、中立音的现象特征 |
3、中立音的影响因素 |
结语: |
(8)创作筝曲的新疆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疆的音乐风格 |
第一节 新疆的音乐风格简介 |
第二节 新疆风格创作筝曲概述 |
第二章 三首新疆风格筝曲作品分析 |
第一节 《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分析 |
一、 作品分析 |
1 整体布局 |
2 音乐分析 |
二、 与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的承袭关系 |
1 木卡姆调式音阶 |
2 特色“活音” |
3 “散序” |
第二节 《西部主题畅想曲》分析 |
一、 作品分析 |
1 整体布局 |
2 音乐分析 |
二、 与钢琴演奏技术的借鉴关系 |
1 二度音程和柱式和弦 |
2 分解和弦(四音列) |
第三节 《箜篌引》分析 |
一、 作品分析 |
1 《箜篌引》整体布局 |
2 音乐分析 |
二、 与现代作曲技术的结合 |
1 复调 |
2 色彩性音响的开发 |
第三章 新疆风格特征对古筝演奏技巧的要求 |
第一节 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对气息控制的要求 |
第二节 打击乐的配合与音效模拟对立体思维的要求 |
第三节 风格对肢体语言丰富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疆维吾尔族萨它尔乐器声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对象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 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综述 |
2 维吾尔族萨它尔相关概念 |
2.1 萨它尔名称辨析 |
2.2 萨它尔的源流说 |
2.3 萨它尔的形制 |
2.4 萨它尔的音乐 |
2.5 新疆南、北疆地区萨它尔现状 |
3 萨它尔乐器声学相关原理 |
3.1 乐器声学相关概念 |
3.2 乐器各部分形制的乐器声学原理 |
4 萨它尔的乐器发音过程 |
4.1 激发过程 |
4.2 弦振动过程 |
4.3 传导 |
4.4 共鸣 |
4.5 辐射 |
5 萨它尔乐器音响分析 |
5.1 萨它尔音高分析 |
5.2 萨它尔音色分析 |
5.3 萨它尔音强分析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图片索引 |
附录二:萨它尔结构图 |
附录三:本测量使用工具及录音声学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 ——以洞箫、琵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乐器的乐种意义 |
二、南音乐器的构成 |
三、南音乐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 南音洞箫 |
第一章 洞箫的历史概述 |
第二章 南音洞箫的制作 |
第一节 南音洞箫的形制和材料 |
第二节 南音洞箫的制作工序 |
第三节 南音洞箫的音孔特点 |
第三章 南音洞箫的音律现象分析 |
第一节 筒音 |
第二节 特殊音律现象 |
下篇 南音琵琶 |
第四章 琵琶的历史概述 |
第五章 南音琵琶的制作 |
第一节 南音琵琶的形制和材料 |
第二节 南音琵琶的制作工序 |
第三节 品相位置 |
第六章 南音琵琶的音律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定弦法 |
第二节 特殊音律现象 |
结语:南音乐器制作传承中的文化价值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均孔笛音律研究[J]. 周天星. 音乐研究, 2021(02)
- [2]潮州音乐乐律研究评述——兼论潮乐乐律之源头[J]. 周天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4)
- [3]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探析[J]. 司欣儒. 北方音乐, 2019(14)
- [4]湖南“大筒”类胡琴研究评述[J]. 胡南,李敬民. 中国音乐, 2018(04)
- [5]丝路,西部音乐文化“觅母”的唤醒与“新西域想象”[J]. 罗艺峰. 音乐文化研究, 2017(01)
- [6]现代创作筝曲中古筝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现象之研究[D]. 张丽娜.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1)
- [7]邵阳花鼓戏表演中的大筒伴奏中立音探讨[J]. 颜春英. 音乐大观, 2014(10)
- [8]创作筝曲的新疆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探析[D]. 陈樱丹. 武汉音乐学院, 2014(02)
- [9]新疆维吾尔族萨它尔乐器声学研究初探[D]. 王淑雅.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10]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 ——以洞箫、琵琶为例[D]. 林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