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共生的煤炭产业链网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基于工业共生的煤炭产业链网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煤炭工业作为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走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洁净煤技术为纽带构建煤炭产业链,以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强调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转变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目的是使整个工业体系转变为各种资源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则,首先介绍了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煤炭战略方针,设计了煤炭产业链,并从流量匹配角度对产业链网的稳定性作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综合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成果,指出生态产业链以及共生网络是工业共生成长过程中的低级和高级阶段。同时介绍了生态产业链的定义与链中的循环要素,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的三种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原则与步骤作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的四种链接方式。(2)根据国家煤炭产业发展战略,立足地区特色,以洁净煤技术为支撑设计了煤炭产业链,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的保护环境,实现煤炭产业的集约式发展。同时以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理论为依据,阐述了生态产业链网的规模效应,以此来提高企业乃至整个链网的竞争力。(3)本文对生态产业链网的链接模型、废弃物的污染效应以及生态产业链网共生效应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产业链网的稳定性模型,并对内蒙古蒙西工业园、亿利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煤炭产业链网建设进行了实例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1.1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 2.1.2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 2.1.3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2.2 系统工程理论
  • 2.2.1 系统控制
  • 2.2.2 系统的集成性
  • 2.3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1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层次
  • 2.3.2 工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2.4 小结
  • 第三章 煤炭生态产业链网设计研究
  • 3.1 生态产业链的定义与循环要素
  • 3.1.1 生态产业链的定义
  • 3.1.2 生态产业链的循环要素
  • 3.2 生态产业链的运作模式
  • 3.3 生态产业链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 3.3.1 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原则
  • 3.3.2 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步骤
  • 3.4 煤炭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的战略指导与技术支撑
  • 3.4.1 煤炭产业链网设计的指导方针
  • 3.4.2 煤炭产业链网设计的支撑技术
  • 3.5 煤炭生态产业链网的设计路线
  • 3.5.1 生态产业链的的链接形式
  • 3.5.2 煤炭产业链网的设计思路
  • 3.6 煤炭产业链网的规模效应
  • 3.7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产业链网稳定性分析
  • 4.1 生态产业链网稳定性的含义
  • 4.2 生态产业链网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结构因素
  • 4.2.2 技术因素
  • 4.2.3 经济因素
  • 4.2.4 政策因素
  • 4.2.5 企业因素
  • 4.3 废弃物的污染效应
  • 4.4 生态产业链网的模型构建
  • 4.4.1 模型假设
  • 4.4.2 生态产业链网流量模型
  • 4.4.3 生态产业链网稳定性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亿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1.1 亿利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网
  • 5.1.2 亿利能源重化工基地特色
  • 5.2 蒙西工业园煤炭产业实践
  • 5.2.1 蒙西煤炭产业链网设计
  • 5.2.2 蒙西煤矸石产业链共生效应
  • 5.2.3 蒙西煤炭产业链发展的SWOT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借助5G通信技术促进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的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21)
    • [2].全球产业链重构:“混乱”不是深渊,而是阶梯[J]. 中外管理 2019(11)
    • [3].中国电器产业链行业研报摘录[J]. 日用电器 2020(02)
    • [4].建设热度不减 5G将带动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J]. 通信世界 2020(06)
    • [5].聚焦四大发力点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J]. 智慧中国 2020(Z1)
    • [6].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产业链变局[J]. 国资报告 2020(02)
    • [7].锂产业链的战略投资价值愈加明显[J]. 理财 2020(02)
    • [8].新冠疫情对能源产业链的影响与对策[J]. 煤炭经济研究 2020(04)
    • [9].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管理体系研究[J]. 住宅产业 2020(04)
    • [10].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不会、也无法和中国脱钩[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5)
    • [11].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链构成、问题及创新发展[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1)
    • [12].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浙江省产业链的冲击预警及若干建议[J]. 中国工程咨询 2020(05)
    • [13].海外疫情对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影响[J]. 银行家 2020(05)
    • [14].后疫情时期临夏州文旅产业链稳定性调查[J]. 甘肃金融 2020(06)
    • [15].黄奇帆:新冠疫情蔓延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三点思考[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20(04)
    • [16].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J]. 商业观察 2020(06)
    • [17].马淑萍:复工复产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20(03)
    • [18].美国是如何控制产业链的?[J].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0(06)
    • [19].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与应对:从防风险到补短板[J]. 学习与探索 2020(07)
    • [20].疫情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及应对[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7)
    • [21].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三点思考[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7)
    • [22].疫情的产业链冲击与财务公司应对[J]. 中国金融 2020(13)
    • [23].基于全球视角的产业链升级与金融支持[J]. 金融纵横 2020(05)
    • [24].“后疫情”时代的产业链变局[J]. 中国信息化 2020(06)
    • [25].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应对[J]. 企业观察家 2020(06)
    • [26].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及应对[J]. 国际贸易 2020(06)
    • [27].中央企业打好“组合拳” 全力保障产业链稳定[J]. 国有资产管理 2020(08)
    • [28].疫情不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J]. 红旗文稿 2020(10)
    • [29].产业链链长制的来龙去脉与功能角色[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0(07)
    • [30].到2025年突破6万亿元 浙江大力提升十大标志性产业链[J]. 今日科技 2020(09)

    标签:;  ;  ;  ;  

    基于工业共生的煤炭产业链网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