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影响的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茶学
作者: 刘永胜
导师: 罗军武,肖润林
关键词: 茶树,塑料大棚,净光合速率,内源激素,生育特性,机理
文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比较成熟的常规茶园综合栽培技术。关于塑料大棚茶园增产增收、提前采茶、提高经济效益有些报道。但是至今就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影响机理以及最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的系统探讨报道不多。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白毫早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设以塑料大棚、大棚人工增温、喷施外源激素、人工增施二氧化碳、人工浇水等综合栽培管理处理,并设相关对照,从茶园小气候、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茶树光合作用、茶叶生化成分、土壤含水量、茶树生物学特性、茶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影响机理,对长沙地区塑料大棚茶园最佳栽培措施进行了总结。塑料大棚栽培以及加热增温处理明显地提高了茶园日平均气温、地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和温度日较差,且此特征在晴天和白天表现尤为明显。大棚茶园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较露地茶园晴天高出2℃,阴天高出1.5℃。各个加温处理中,地热线加温对气温、土温及积温的影响最大,效果最好,其11周后有效积温分别比塑料棚对照和露天对照增加了36%和71%。塑料大棚茶园光合有效辐射(PAR)量下降,晴天棚外PAR值比棚内高60%,阴天高49%;晴天茶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两高峰分别出现在中午12时和下午4时,下午2时许茶树出现午休现象,Pn达到最低值;阴天Pn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于中午12时许。棚内Pn明显低于棚外,平均值晴天棚外比棚内高24%,阴天高59%;在大棚内增施C02能明显提高茶树叶片的Pn,证明塑料大棚栽培茶园增施CO2的重要性。阴天茶园光照强度(PAR)与茶树P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以上,大气CO2浓度与叶片Pn呈不显著性相关。塑料大棚栽培,由于茶园气温、地温、活动积温以及有效积温的提高,茶芽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促进茶芽萌发的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含量明显增加,而脱落酸(ABA)含量明显下降。人工电加温措施中地热线加温对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最为明显;混合外源激素(GA3+IAA)的喷施具有协同效益。塑料大棚栽培茶园茶芽萌发早,一芽一叶萌发期比露地对照提前9天,且加温措施越强,物候期提前越明显。塑料棚茶园名优茶鲜叶原料比对照茶园多,价格高,因此通过成本分析,大棚栽培茶树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塑料棚喷施外源激素茶园由于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强于加温措施茶园。塑料大棚栽培茶园,茶叶茶多酚含量略有增加,而氨基酸含量下降,酚氨比的增加造成对名优绿茶的品质不利。由于光照强度的下降,造成棚内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低于棚外。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塑料大棚加外源激素处理、增施CO2气肥和适时灌溉将是大棚茶园最佳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塑料大棚茶园的研究现状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塑料大棚茶园生态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处理
1.2.1 茶园气候因子变化研究试验处理
1.2.2 茶园土壤含水量变化研究试验处理
1.3 实验方法
1.3.1 气温、地温的观测
1.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塑料大棚茶园气温的差异
2.1.1 塑料大棚茶园日平均气温的差异
2.1.2 塑料大棚茶园气温日变化
2.2 塑料大棚茶园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的变化
2.3 塑料大棚茶园地温的变化
2.4 塑料大棚茶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第二章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生理机能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处理
1.2.1 塑料大棚茶园光合作用研究试验处理
1.2.2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研究试验处理
1.3 实验方法
1.3.1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测定方法
1.3.2 茶树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测定方法
1.3.2.1 新梢内源激素的提取、纯化
1.3.2.2 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塑料大棚内外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
2.2 塑料大棚内外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与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分析
2.3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
2.3.1 不同处理2月10日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分析
2.3.2 不同处理2月18日与2月28日新梢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分析
第三章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芽叶生育特性和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处理
1.3 实验方法
1.3.1 茶树物候期调查方法
1.3.2 芽梢生长长度、百芽重、芽叶密度、产量茶叶产量调查方法
1.3.3 茶叶生化成分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新梢物候期
2.2 新梢长度与百芽重
2.3 茶叶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2.4 塑料大棚茶园鲜叶生化成分分析
2.4.1 水浸出物含量差异分析
2.4.2 茶多酚含量差异分析
2.4.3 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讨论
1 塑料大棚茶园小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探讨
2 塑料大棚栽培条件对茶树生理机能的影响探讨
3 塑料大棚栽培条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
4 塑料大棚茶园最佳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12-06
参考文献
- [1].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特性影响的机理研究[D]. 刘永胜.湖南农业大学2005
- [2].水培茶树吸收铅与铜的累积特性及调控作用研究[D]. 汪艳霞.四川农业大学2011
- [3].茶树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磷、铝形态转化机制研究[D]. 苗霄霖.湖南农业大学2015
- [4].茶树硒代氨基酸的赋存形态及外源硒肥对其形态和含量影响的研究[D]. 秦冰.安徽农业大学2013
- [5].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及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D]. 成泽艳.四川农业大学2004
- [6].水培茶树吸收铬和镉的累积与耐受特性及初步调控作用研究[D]. 刘东娜.四川农业大学2014
- [7].低温胁迫下与茶树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丁菲.安徽农业大学2012
- [8].陕南茶区引种茶树抗寒性比较分析[D]. 蒋国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 [9].茶树内生真菌次生代谢物检测与分析[D]. 王明好.信阳师范学院2012
- [10].茶树成花相关基因的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 胡波.福建农林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节能日光温室温光性能优化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 刘在民.东北农业大学2007
- [2].名山白毫茶树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D]. 杨华.四川农业大学2007
- [3].不同肥水管理措施对大棚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D]. 王开荣.南京农业大学2007
- [4].大棚型日光温室主要气象指标及生产性能的研究[D]. 王明喜.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 [5].临沂地区引进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寒性研究[D]. 王连翠.山东师范大学2007
- [6].早春大棚黄瓜适宜品种筛选及育苗和定植方式的研究[D]. 朱华.南京农业大学2005
- [7].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特性影响的机理研究[D]. 刘永胜.湖南农业大学2005
- [8].单层与双层塑料大棚的性能和栽培效果比较[D]. 夏大鸣.湖南农业大学2005
- [9].早生优质和特异性状茶树品种资源筛选及RAPD分子标记分析[D]. 王会.浙江大学2006
- [10].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D]. 朱进.中国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