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我们对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关注的缘由可以用几个主题词来概括,那就是“和谐社会”、“农村教育”、“师范教育”。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的客观分析直接关系到中等师范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而中等师范学校改革的成功与否反过来制约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本文抓住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质量问题展开研究,以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导的多种方式,对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问题及成因做了广泛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重点剖析了中等师范学校改革的策略。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第二部分对导致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主要问题的原因做了逻辑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前言(一) 问题的缘起(二) 研究现状(三) 理论与现实意义(四)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1. 研究目的2. 研究方法3. 研究思路一、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一) 成绩与进展1.城乡教师收入实现统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2. 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农村小学教师考录制度3. 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高学历师资逐渐充实农村小学4.强化职后培训,农村小学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素养不断提升5. 城乡教师交流不断增强(二) 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1. 性别结构问题2. 年龄结构问题3. 学历结构问题4. 专业结构问题5. 职称结构问题二、导致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问题的主要原因(一) 历史欠账与现实问题相互纠缠(二) 青岛市的城乡二元发展加剧(三) 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区域间不均衡(四) 编制法存在缺陷(五) 农村初等教育问题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三、解决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一) 多方筹资,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二) 加快农村小学教师更新换代力度(三) 构建新型农村教师教育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四) 积极推进人员流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五) 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六) 大力提高英语和艺术学科专业师资水平(七) 加强农村初等教育研究1. 增强决策部门农村教育科研意识2. 加紧编制教育区域规划3. 加强农村初等教育田野研究4. 设立农村教育研究专项基金5. 发挥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性6. 提升师范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结语注释参考文献后记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青岛市论文; 农村小学教师论文; 现状论文; 原因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