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技能保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肺复苏培训,技能保留,培训评价,研究进展
技能保留论文文献综述
洪海燕,王静[1](2015)在《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心肺复苏)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国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和国内外CPR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评价及CPR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5年24期)
邵晓兰,周庆华,纪建玲,周洁,赵梅[2](2015)在《手术室不同年资护士培训后技能保留时间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无菌操作和心肺复苏是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手术室往往定期对护士进行各项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但过低频率的考核不足以保证足够程度的技能熟练度,过高频率的考核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不同年资的护士对不同的技能遗忘的速度往往是不同的,本研究旨在针对不同年资的护士、不同的技能内容选择最合理的培训频(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5年17期)
丘宇茹,梁京涛,吴德坚,毛晓群[3](2012)在《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后技能保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培训后的技术保留情况及最佳复训时间。方法:将我院临床护士根据所在科室的性质分为急救科室组(n=203)和非急救科室组(n=853),两组分别于培训后第3、6、9、12个月进行随机抽考CPR操作技术,比较两组间的考核成绩及合格率的变化。结果:CPR培训后随时间的递增,两组操作考核的平均分及合格率均进行性下降,其中非急救科室组较急救科室组下降显着(P<0.05);急救科室组在第12月、非急救科室第6月以后其平均分降至合格分数线水平。结论:临床护士在进行CPR培训后技术的保留程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复训的时间间隔在急救科室应为12月,而非急救科室最好应为6个。(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本报,王金法特约,姜化明[4](2008)在《“名人”代旭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懒”,“怪”,让代旭升“懒”出了名,也“怪”出了名。这位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成为闻名遐迩的“技术大拿”。“我没觉得自己有多大能耐,之所以有点成绩,是与组织和领导的关怀支持、周围同事的配合帮助分不开的。我自己只是比其他人多下了点工(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08-04-24)
吕娟,戴颖,张波,朱秀梅,王玉菊[5](2008)在《临床护士心肺复苏培训技能保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技能保留情况,寻找最佳的再培训时间间隔。[方法]抽取3所叁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外科和急诊科在职临床护士162名,分别采用传统讲授练习(A组)、多媒体指导练习(B组)和自我指导练习(C组)法进行培训,测试培训前、培训后立即、培训后3个月和培训后6个月成人单人CPR操作成绩,并进行不同阶段的比较。[结果]3组培训后CPR技能保留显着提高(P<0.01);但在培训后3个月和培训后6个月时技能保留明显下降(P<0.01),A组、C组在培训后3个月时不能实施有效CPR,B组培训后接近6个月时不能实施有效CPR。[结论]采用传统讲授练习和自我指导练习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CPR技能培训应在培训后3个月时即开始再培训;采用多媒体指导练习方法的再培训时间不宜超过培训后6个月。(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吕娟[6](2005)在《临床护士成人心肺复苏叁种技能培训方法和技能保留情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采用传统讲授练习、多媒体指导练习和自我指导练习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Basic Life Support, CPR-BLS)项目技能培训,测试培训前、后成人单人CPR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叁种方法的培训效果,寻找CPR-BLS技能培训的最佳方法;培训后叁个月和培训后六个月时重新测试技能操作成绩,比较每种方法培训后立即、培训后叁个月、培训后六个月的技能保留情况,找出适合我国临床护士的CPR-BLS项目不同培训方法再培训的时间间隔。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均为叁级甲等医院)共选出在职临床护士162名,每所医院54名,随机分成叁组,每组包括内科护士8名,外科护士8名,急诊科护士2名。叁组分别采用传统讲授练习、多媒体指导练习和自我指导练习方法进行CPR-BLS项目技能培训,随机安排各组的培训方法。每种培训方法有54名研究对象。在培训前、后分别测试研究对象成人单人CPR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叁种方法培训前、后组内和组间成绩。测量工具为成人单人CPR操作评价表,此评价表是根据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相关文献自行设计,经5位临床急救医疗、护理专家评审,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1。通过20个小样本测试该评分表的信度,Cronbach's a系数均大于0.7。培训后叁个月(n=151)和培训后六个月时(n=139)召集曾接受培训的研究对象,进行重新测试,比较每种培训方法培训后立即、培训后叁个月、培训后六个月的成人单人CPR技能操作成绩。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处理,P值小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5-03-01)
技能保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无菌操作和心肺复苏是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手术室往往定期对护士进行各项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但过低频率的考核不足以保证足够程度的技能熟练度,过高频率的考核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不同年资的护士对不同的技能遗忘的速度往往是不同的,本研究旨在针对不同年资的护士、不同的技能内容选择最合理的培训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能保留论文参考文献
[1].洪海燕,王静.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5
[2].邵晓兰,周庆华,纪建玲,周洁,赵梅.手术室不同年资护士培训后技能保留时间的差异[J].江苏医药.2015
[3].丘宇茹,梁京涛,吴德坚,毛晓群.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后技能保留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
[4].本报,王金法特约,姜化明.“名人”代旭升[N].中国石化报.2008
[5].吕娟,戴颖,张波,朱秀梅,王玉菊.临床护士心肺复苏培训技能保留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
[6].吕娟.临床护士成人心肺复苏叁种技能培训方法和技能保留情况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