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论文摘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前提和保障。高等院校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切实做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这项重要工作,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自主创新和高校教师资源的内涵入手,探究了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特征,并对“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又在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比较中美两国高校教师管理的差异,借鉴美国高校对我们的经验启示,结合“双因素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的策略。本研究着眼于自主创新的新形势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为更新观念、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师资培训工程、实施创新性管理以及开发隐性教师资源是有效开发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充分挖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高校乃至整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关于高校教师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对创新型教师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观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1 自主创新对高校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诉求
  • 2.1.1 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分析
  • 2.1.2 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校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
  • 2.2 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涵义及特征分析
  • 2.2.1 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的涵义
  • 2.2.2 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其开发的理论依据
  • 3.1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1.1 学校层面
  • 3.1.2 教师层面
  • 3.2 原因分析
  • 3.2.1 体制原因
  • 3.2.2 文化原因
  • 3.2.3 经济原因
  • 3.3 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
  • 3.3.1 高校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激励理论
  • 3.3.2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机制
  • 3.3.3 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的开发及启示
  • 4.1 美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
  • 4.1.1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分配催使“创新型教师”的产生
  • 4.1.2 政党与社会对高校管理的参与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
  • 4.2 美国高校师资管理机制推动“创新型教师”的发展
  • 4.2.1 高校教师的选聘机制,促进大学“创新型教师”脱颖而出
  • 4.2.2 教师的聘后管理和培养,保障“创新型教师”持续发展
  • 4.3 美国高校校企融合加强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 4.4 美国经验对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的启示
  • 4.4.1 学术民主管理
  • 4.4.2 聘任兼职教师
  • 4.4.3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 第五章 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策略
  • 5.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的先导
  • 5.1.1 树立“教师为本,以师为尊,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
  • 5.1.2 树立开放的人才流动观念
  • 5.1.3 树立“用人之长,人尽其才”的人才观
  • 5.2 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实现创新型教师快速成长
  • 5.2.1 创新体制: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前提
  • 5.2.2 选好领军人物: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
  • 5.2.3 优化团队结构: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
  • 5.2.4 打造团队精神: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灵魂
  • 5.2.5 加强持续性学习: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
  • 5.2.6 营造尊重人的软环境: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保障
  • 5.3 实施培训工程,实现创新型教师资源持续开发
  • 5.3.1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 5.3.2 明确创新型教师培训目标
  • 5.3.3 创新培训内容----与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创新性与实用性
  • 5.3.4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手段
  • 5.3.5 完善创新型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提高师资培训质量
  • 5.4 实施管理创新,保障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
  • 5.4.1 实施民主型柔性管理模式
  • 5.4.2 健全和创新管理机制
  • 5.4.3 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
  • 5.4.4 提高管理者创新管理的素质
  • 5.5 重视隐性创新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5.5.1 实现与海外教学、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的共享
  • 5.5.2 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教师资源共享
  • 5.5.3 跨校返聘退休教师
  • 5.5.4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虚拟教师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中国钢铁粉末名牌[J]. 莱钢科技 2008(04)
    • [2].在物理教具创新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潜能[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05)
    • [3].论企业自主创新条件和工作机制[J]. 经济师 2018(05)
    • [4].提高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J]. 财经界(学术版) 2018(15)
    • [5].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 新课程(上) 2017(11)
    • [6].加大外力,激发内力,让教师自主创新[J]. 新课程(小学) 2017(05)
    • [7].自主创新对技术标准下的专利池的影响[J]. 知识经济 2013(24)
    • [8].浅谈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4)
    • [9].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握好十个关系[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04)
    • [10].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J]. 财会研究 2008(18)
    • [11].自主创新是石化设备设计的生命力[J]. 今日科苑 2008(20)
    • [12].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10)
    • [13].安徽省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浅论[J]. 商业故事 2018(01)
    • [14].“产学研结合”与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J]. 汽车科技 2010(03)
    • [15].自主创新:企业家成长的不竭动力[J]. 建材发展导向 2009(01)
    • [16].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自主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36)
    • [17].基于自主创新加快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J]. 情报探索 2008(12)
    • [18].突出重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 湖南农机 2008(09)
    • [19].税收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14)
    • [20].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21].河北省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2].自主创新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石[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3)
    • [23].论企业自主创新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J]. 时代金融 2008(07)
    • [24].论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 理论界 2008(08)
    • [25].浅论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 现代商业 2013(30)
    • [26].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J]. 消费导刊 2009(07)
    • [2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8].论当前自主创新的价值取向和路径依赖[J]. 天府新论 2008(02)
    • [29].把自主创新摆上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J]. 经济界 2008(04)
    • [30].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简述[J]. 企业导报 2014(05)

    标签:;  ;  ;  ;  ;  

    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