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真空感应炉制备了4种不同成分的超高碳试验钢,在此基础上,对不含Al的超高碳钢进行了880℃~920℃范围内不同奥氏体化温度、25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淬火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研究,并研究了Al和C含量对组织转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元素的添加,奥氏体化工艺参数和盐浴等温工艺参数对超高碳钢贝氏体转变影响显著。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贝氏体的孕育期延长,贝氏体转变速度变缓。奥氏体化温度较低时,有较多数量的颗粒状残留碳化物,贝氏体尺寸细小;较高奥氏体温度下,贝氏体形状粗大。奥氏体化保温时间较短时(20min),贝氏体转变较快,贝氏体针细小。奥氏体化保温时间较长时(50min),奥氏体晶粒长大,成分越均匀,溶入的碳化物越多,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延长,贝氏体针粗大。等温淬火工艺是影响贝氏体转变的另一因素。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孕育期缩短,贝氏体转变过程缩短,贝氏体片的长度变短,侧向长大特征明显。贝氏体体积分数随等温时间呈现明显S型。随盐浴等温温度的提高,贝氏体开始转变后,转变速度加快。添加Al的量不同,对超高碳钢贝氏体转变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向超高碳钢中添加少量的Al(例如13#试验钢,0.5%Al)时,促进了贝氏体的转变,同时贝氏体转变结束的时间缩短;进一步增加Al的含量,例如8#钢将Al含量提高到1.5%,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并没有进一步加快,相反较含Al量(0.5%)低的13#钢贝氏体转变产生推迟现象。同时还注意到,向超高碳钢中添加Al后,与未添加Al相比,都促进了贝氏体转变。C含量提高,使贝氏体孕育期变长。奥氏体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300℃等温淬火的冲击韧性比250℃等温显著改善。奥氏体化900℃×30min,盐浴300℃等温180min时1#钢冲击韧性高达96J。提高铝含量冲击韧性提高。热处理工艺参数改变对不含铝的1#钢耐磨性影响不显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步贝氏体转变对中碳微纳结构钢韧性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9(12)
- [2].抑制低碳钢贝氏体转变的生产实践[J]. 柳钢科技 2019(04)
- [3].脉冲磁场强度对Cr5钢等温贝氏体转变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7(01)
- [4].脉冲磁场处理对超细贝氏体转变的影响[J]. 铸造 2019(01)
- [5].4Cr5Mo2V钢贝氏体等温相变动力学[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8(05)
- [6].TRIP590钢贝氏体区的等温转变规律[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9(08)
- [7].Si-Mn系TRIP钢贝氏体转变温度的计算与实验[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5(09)
- [8].超级贝氏体钢中贝氏体转变的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J].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3(04)
- [9].相变诱发塑性钢中奥氏体→贝氏体转变中的晶体取向关系[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 [10].12MnNiVR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及相变动力学[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04)
- [11].80钢丝在贝氏体转变后强韧化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09(04)
- [12].贝氏体转变和贝氏体钢的研究[J]. 铸造工程 2020(02)
- [13].热处理工艺对高碳贝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 [14].贝氏体的形态、性能及其控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9)
- [15].250℃~350℃等温淬火过程中超高碳钢微观组织转变及其机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 [16].40Cr钢淬火过程中组织及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 铸造技术 2016(01)
- [17].SAE4320H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J]. 热加工工艺 2015(08)
- [18].等温淬火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1(06)
- [19].部分Al替代Si后TRIP钢的贝氏体转变[J]. 金属热处理 2011(07)
- [20].淬火分配工艺对低碳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J]. 四川冶金 2017(04)
- [21].Al对TRIP钢两相区退火组织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0(09)
- [22].2.25Cr-1Mo与2.25Cr-1Mo-0.25V钢冷却转变对比分析[J]. 金属热处理 2020(04)
- [23].煤机用钢27SiMn的冷却转变[J]. 钢铁研究学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