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调节内皮细胞与T细胞之间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

氟伐他汀调节内皮细胞与T细胞之间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

论文题目: 氟伐他汀调节内皮细胞与T细胞之间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吴丽花

导师: 郑树森

关键词: 氟伐他汀,环抱素,细胞,淋巴细胞,细胞活化,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环孢素A(CsA)和FK506等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对移植免疫学认识的深入以及组织配型、器官保存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器官移植患者及移植物1年存活率逐年提高。然而,器官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并没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是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移植物动脉硬化)和器官实质纤维化是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理特征。近年来研究认为,移植物中的血管内皮在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衬贴于移植物血管结构中的内皮细胞层是移植器官与受体免疫系统最早接触的场所,而且始终暴露于受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下。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的启动起源于内皮细胞。移植物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表达MHC Ⅰ和MHC Ⅱ类分子以及内皮细胞抗原的能力,并通过表达MHC Ⅱ类分子的方式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激活循环的受体T细胞,致使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等浸润到内皮,并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招募更多的炎性细胞浸润,使内皮细胞成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攻击的靶标。活化的内皮细胞可进一步增加内皮细胞抗原、细胞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的粘附和T细胞的活化并迁移至移植物内,进一步损伤实质细胞。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的发展是反复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损伤、增殖和修复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着的结果,最终破坏血管结构并导致移植物丧失。 移植物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移植受者效应T细胞的一个重要刺激原,而且能传递常规免疫抑制剂如CsA不能阻断的刺激信号,即CsA不能抑制这些活化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这对于长期正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器官移植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最终发生的移植物慢

论文目录:

一、前言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正文

第一部分 内皮细胞介导的T细胞活性增强及氟伐他汀的调节作用

第二部分 氟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免疫学活性及T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五、综述

Ⅰ 内皮细胞介导的T细胞环孢素A抗性研究

Ⅱ 他汀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六、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Metrnl对血管张力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郑斯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
  • [2].HDAC6对肺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干预机制研究[D]. 于金燕.吉林大学2017
  • [3].内皮细胞a7受体与血管新生之间关系的研究[D]. 李小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4].作用于冠状动脉的外(内)源血管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D]. 陇源.兰州大学2007
  • [5].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与内皮细胞通讯功能障碍及(口山)酮的保护作用[D]. 贾素洁.中南大学2007
  • [6].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 刘玉晖.中南大学2007
  • [7].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口山)酮治疗研究[D]. 肖红波.中南大学2008
  • [8].埃他卡林对体循环、脑循环、肺循环微动脉内皮细胞SUR2B/Kir6.1通道的激活作用及能量代谢物质的调节作用[D]. 王苏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 [9].SUR2B/Kir6.1通道开放剂介导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分子途径的研究[D]. 陈学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 [10].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gr-1表达及细胞损伤的影响[D]. 周燕琼.汕头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体外血管钙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氟伐他汀对钙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立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
  • [2].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郑霞.浙江大学2005
  • [3].发热温度调节树突状细胞表达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闫小毅.浙江大学2005
  • [4].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AMI大鼠心室重塑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志宏.浙江大学2005
  • [5].缺血性及兴奋性氨基酸损伤诱导PC12细胞5-脂氧酶激活及米诺环素的保护作用[D]. 宋英.浙江大学2005
  • [6].JAK/STAT信号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AT1Ra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影响[D]. 史永红.河北医科大学2005
  • [7].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PI3K/PKB途径的影响及其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D]. 陈永清.第四军医大学2005
  • [8].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途径抑制人脐动脉平滑肌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林.天津医科大学2006
  • [9].氟伐他汀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赵丽艳.吉林大学2008
  • [10].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氟伐他汀/普罗布考的干预研究[D]. 欧柏青.中南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氟伐他汀调节内皮细胞与T细胞之间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