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hilia, Sm)为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与动物患病,该菌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对多数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药。产生β-内酰胺酶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尤其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主要有L1和L2酶,L1酶是金属β-内酰胺类酶,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大多数碳青霉烯类;L2酶能水解头孢菌素、单环头孢菌素。这两种酶均为可诱导性酶,可在抗生素压力下高水平表达,从而使该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加,L1、L2酶的诱导表达依赖于调节基因AmpR的存在。为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和AmpR基因的变异与抗生素诱导耐药性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菌株的耐药性分析及L1、L2和AmpR基因序列分析,分析序列差异规律,并寻找序列变异与耐药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不同浓度的两种抗生素诱导,分析诱导前后AmpR、L2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及变化;分析诱导前后L1、L2酶的产生及酶学特性的变化,确定抗生素对两种酶的诱导作用及差异;分析诱导前后AmpR、L2基因序列有无变化以及诱导前后菌株耐药程度的变化,从而了解而抗生素诱导对基因和耐药性的影响。试验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及L1、L2和AmpR基因的变异分析将99株院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菌株,采用K-B纸片法和Etest试验分别分析耐药表型。所测临床菌株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高达96.97%,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达9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而左氧氟沙星比环丙沙星敏感性更高,敏感率分别为85.86%和69.70%。所测临床菌株绝大部分为多重耐药菌,93.9%菌株的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通过PCR扩增L1、L2和AmpR基因序列,分析高、中、低耐药程度菌株中L1、L2和Amp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这种序列的差异是否直接跟耐药的程度有关。99株菌中有22株L1基因阳性,对22株L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L1同源性较高,突变位点较少,而含有L1基因的菌株其耐药程度较高。78株临床菌株的AmpR和L2阳性,其编码区氨基酸与GenBank注册的AmpR和L2基因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L2编码区存在对菌株耐药性有不同影响的三组变异。试验二抗生素诱导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2和AmpR基因转录的影响本研究从转录水平分析该酶的诱导表达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研究不同浓度1/4,1,4×MIC(最低抑菌浓度)亚胺培南(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C)为诱导剂,诱导前后AmpR、L2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同浓度的PTC比IP诱导后AmpR和L2表达量都明显增多,且PTC在1×MIC诱导时,AmpR和L2表达量最高。两种抗生素诱导,AmpR比L2表达量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不同的抗生素压力下可诱导β-内酰胺酶不同程度表达。试验三抗生素诱导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酶的特性、基因变异及耐药性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浓度抗生素的诱导下,诱导前后L1、L2酶的特性的变化,确定抗生素对两种酶的诱导作用及差异。通过序列分析确定诱导前后AmpR、L2基因序列有无变化;通过测定不同抗生素MIC值,分析诱导前后菌株耐药程度的变化。经IP和PTC在4×MIC诱导后,酶的总活性最高。随着诱导抗生素浓度升高其L1和L2酶的总活性升高,经PTC诱导L1、L2酶都相应升高,而用IP诱导L1酶活性明显升高,L2酶活性略有下降。不同抗生素诱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前后其产L1、L2酶的能力发生改变。经IP诱导菌株对PTC、TZ(头孢他啶)耐药性增强,对TLC(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减弱,但随时间延长其耐药性都升高。经PTC诱导菌株对TZ耐药性增强,对TLC耐药性先增强后减弱,而对AT、PTC耐药性减弱,高浓度诱导6小时后耐药性增强。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不同浓度的IP和PTC诱导6小时前后基因序列没有变化,提示抗生素诱导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对核苷酸序列产生变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AmpC酶转录调控因子AmpR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0)
标签: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论文; 耐药论文; 基因变异论文; 诱导论文; 和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