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州市何官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2;2青州市邵庄卫生院普通分院;山东青州262507)
[摘要]目的探究运用中医脾失健运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中医脾失健运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失健运论;中医证候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由免疫反应介导且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病情迁延难愈,易复发,并伴随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甚至癌变,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1]。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从脾失健运论出发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29-63岁,平均(45.37±4.65)岁;病程1-10年,平均(5.28±2.34)年。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27-65岁,平均(46.09±4.71)岁;病程1-9年,平均(5.12±2.67)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予以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50,规格:0.25g/片),每片分3次于餐后半小时服用,并给予其他抗炎、抗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中药汤剂组成:炒党参、茯苓、淮山药、肉豆蔻、陈皮、赤芍、白芍各10g,白芨、石榴皮、炒扁豆、煨诃子、赤石脂各15g;炒苡仁30g,炒延胡索20g,台乌药12g,甘草6g,三七粉5g,将其煎煮至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20d。中药灌肠治疗:黄柏、苦参各30g,地榆、紫草、槐花各15g,冰片2g,煎煮后去渣留汁200mL,添加3支锡类散(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0020136),灌肠后患者取头低臀高位30min,保留1h,1次/d,持续治疗20d。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等,按症状从轻重分为无、轻、中、重,分别以0、1、2、3分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腹泻症状评分为(2.09±0.75)分、腹痛评分(2.11±0.82)分、血便评分(1.97±0.86)分、里急后重评分为(2.11±0.82)分,对照组为(2.14±0.76)分、(2.13±0.79)分、(2.02±0.84)分、(2.09±0.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0.122、0.288、0.117,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评分(0.59±0.27)分、腹痛(0.19±0.06)、血便(0.59±0.37)分、里急后重(0.72±0.68)分,低于对照组(1.15±0.55)分、(1.16±0.62)分、(1.36±0.69)分、(1.83±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2、10.789、6.722,P<0.05)。
3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痢疾”、“泄泻”等范畴,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洁、外感时邪导致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肝郁脾虚肠弱等病症,因此,该疾病的治疗以调和气血、健脾通肠、清热化湿解毒为原则,慢慢调和肠胃最终恢复受纳[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本研究依据对该疾病的中医认识,采用内外兼治,多法并用的方法综合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口服汤剂的作用是以止泻涩肠、生肌敛疮、健脾渗湿为主,以活血止血、化瘀行气、温补脾肾为辅。炒党、茯苓、淮山药、炒扁豆、炒苡仁、肉豆蔻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白芍、白术、陈皮、防风起到补脾泻肝、理气疏肝的作用,赤芍、台乌药、延胡索、三七粉可达活血止血、行气止痛、收敛生肌之效,赤石脂、石榴皮、煨诃子具有涩肠止血的功效[3-4]。由于该疾病的病变部位多集中在结肠下段及直肠处,服用中药汤剂、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有利于药物直达病灶,增加病变处药物浓度,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与溃疡愈合,且直肠给药可避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5-6]。
综上所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根据中医脾失健运论治疗后,中医证候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国山,施丽婕.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文本挖掘[J].中医药学报,2017,45(4):40-43.
[2]张金涛,王晓锋,陈浩漩.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14):2683-2684,2689.
[3]陈伟丽,李春耕,王铁钢,等.健脾平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5):857-859.
[4]尹晓岚,唐旭东,王凤云,等.脾失健运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7,12(1):207-210.
[5]李平,沈洪,徐珍珍.治肝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280-282.
[6]吕林,王静,唐旭东,等.基于脾主运化水液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产生[J].中医杂志,2016,57(6):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