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

论文摘要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或民族,任何组织或群体发展的兴衰成败无不与其领导者素质息息相关。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十分关注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目前,我国有关领导者素质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却不断对领导者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领导者素质理论,以保障对领导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本文采取中西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求发展和完善我国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科学路径。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领导者素质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相同点。本部分通过比较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指出中西方传统领导者素质理论都以统治者为研究对象,都具有深厚的政治渊源;都强调时代发展因素对领导者素质的影响;都注重研究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都认为领导者素质并非实现有效领导的唯一要素,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不能仅局限于领导者本身,还必须重视领导者素质与被领导者(追随者)、领导环境和领导目标等要素的匹配;都强调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领导者素质的主要途径。第三部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差异分析。首先,从研究对象、内容界定、素质测评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剖析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差异的具体表现。指出我国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以党政领导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界定的概括性较强,素质测评的主体、方法、标准较为单一和缺乏,研究方法上重经验善综合;而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则以企业领导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界定突出个性化,素质测评的主体、方法、标准较为多元和完善,研究方法上重实证善分析。其次,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各自的局限性。最后,分别从文化特质、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阶段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的启示。本部分在对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推动我国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对象应扩大化,内容应立体化,方法应多样化。其次,领导者素质测评应努力做到主体多样、方法科学和标准本土化。再次,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应注重操作性,既要以领导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善于总结经验和加强反馈;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完善领导者素质理论,普及领导者素质理论知识,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应强调针对性,即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领导者的自身条件、关注组织成员的期待和组织发展的需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1.领导者素质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4.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相同点
  • 1.1 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都具有深厚的政治渊源
  • 1.2 都强调时代发展因素对领导者素质的影响
  • 1.3 都注重研究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
  • 1.4 都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领导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 1.5 都认为领导者素质并非实现有效领导的唯一要素
  • 第2章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差异分析
  • 2.1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差异的具体表现
  • 2.1.1 研究对象的差异
  • 2.1.2 内容界定的差异
  • 2.1.3 素质测评的差异
  • 2.1.4 研究方法的差异
  • 2.2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
  • 2.2.1 中西方文化特质的不同
  • 2.2.2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 2.2.3 中西方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
  • 第3章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的启示
  • 3.1 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对象应扩大化
  • 3.2 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内容应立体化
  • 3.3 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的方法应多样化
  • 3.4 领导者素质测评应走向科学化
  • 3.4.1 领导者素质测评主体多元化
  • 3.4.2 领导者素质测评方法科学化
  • 3.4.3 领导者素质测评标准本土化
  • 3.5 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应注重操作性
  • 3.6 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应强调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人才素质测评课程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
    • [2].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实践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3)
    • [3].我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之三年回顾[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8(07)
    • [4].素质测评技术在应届毕业生招聘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区 2017(14)
    • [5].启发式教学在《人才素质测评》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8)
    • [6].文化创意企业人才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7].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素质测评工作实践体会——以霞山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素质测评工作的实践为例[J]. 东西南北 2019(24)
    • [8].艺术素质测评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J]. 新课程评论 2020(01)
    • [9].浅谈艺术素质测评背景下的小学低段识谱策略[J]. 新教师 2020(01)
    • [10].高中阶段艺术素质测评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文艺家 2019(01)
    • [11].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学校实践与思考[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6(12)
    • [12].体育素质测评中有限理性理论的运用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12)
    • [13].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新机制的思考[J]. 福建教育 2018(23)
    • [14].以“美育进中考”为抓手,有序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J]. 初中生世界 2017(04)
    • [15].以艺术素质测评助推学校美育教学改革[J]. 初中生世界 2017(04)
    • [16].推进艺术素质测评 加快学校美育发展[J]. 初中生世界 2017(04)
    • [17].心理素质测评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中的应用探索[J]. 高教论坛 2013(10)
    • [18].银川市中小学生美术素质测评现状与对策[J]. 宁夏教育 2017(Z1)
    • [19].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宁夏教育 2017(Z1)
    • [20].测评并重 人才之果更繁盛——银川市兴庆区美术素质测评后记[J]. 宁夏教育 2017(Z1)
    • [21].大学生素质测评方案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 明日风尚 2018(21)
    • [22].心理素质测评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工作思路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3)
    • [23].公共行政人才素质测评科学化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4].在高职仓储配送教学考核中实行360度能力素质测评[J]. 中国市场 2012(23)
    • [25].浅谈人才素质测评[J]. 中国市场 2011(13)
    • [26].独立学院学生素质测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36)
    • [27].领导素质测评中心理测验的应用与困境[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28].《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心理素质测评》介绍[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05)
    • [29].《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心理素质测评》介绍[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08)
    • [3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心理素质测评》介绍[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11)

    标签:;  ;  ;  ;  

    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