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自由,网络媒介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格局,打造了舆论监督的新平台。网络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网络发表言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有效引导。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网络舆论的调控对策。本文围绕网络社区舆论,分五章进行了论述。第一章阐述了网络社区舆论的内涵、特征。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虚拟性、“把关人”缺位、管理者的“技术弱势”以及信息的网状传播方式等,使网络舆论呈现出难控性、自发性、冲突性的特征。第二章以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和2011年抢盐事件为例,对网络社区舆论传播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密切关注焦点事件,跟踪记录网络社区里的讨论情况,得出具体数据,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意见分布情况。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介绍了网络舆论传播和传统媒体舆论传播的区别,得出网络社区舆论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引发、形成与整合、平息三个阶段,并分析了群体行为、舆论领袖、舆论客体的特殊性和反馈机制这四个因素在网络社区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对我国网络社区舆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网络舆论是网络媒体的必然衍生物,其中网络社区开创了舆论领域的新格局:它搭建了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完善了舆论监督体系,是社会问题解决的助推剂,最终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但是网络社区舆论也存在虚假信息、低俗恶搞、偏激言论、网络暴力等现象。所以,制定网络舆论调控的新的可行性措施成为本文研究的最后一个问题。第五章网络社区舆论调控的措施,笔者在媒介手段、政府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五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介绍。社会和谐需要舆论的和谐。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网络社区舆论的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寻求可行的调控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