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信道模型论文-谢晓娇

宽带信道模型论文-谢晓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宽带信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宽带,密集多径,信道模型识别,信噪比估计

宽带信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娇[1](2018)在《超宽带通信系统室内密集多径信道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宽带通信系统因其具有高数据率、低功率谱密度、短时间脉冲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民生、军事等多个领域。超宽带信号由于其带宽较宽,同时室内环境场景狭小、障碍物较多,故会呈现密集多径信现象,为信道模型的识别与估计造成了困难。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兴起,人工智能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道模型识别与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并将已识别出的信道模型和信噪比作为先验知识,改进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算法的参数选择,并基于估计结果设计了Rake接收机。本文在超宽带室内密集多径信道方面主要研究了叁个内容,分别是信道模型识别、信噪比估计和信道参数估计。首先针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6种传统信道特征参量对信道模型分类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道模型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托于IEEE802.15.4a信道模型,利用Gegenbauer多项式构造的正交脉冲作为发射信号,仿真生成接收信号作为训练测试集,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实现信道模型识别时应选取的结构和参数,并对搭建好的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得到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其次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噪比估计的方法,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分析对比了两者在信噪比估计方面的性能优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循环神经网络在信噪比估计方面性能较好。将已识别出的信道模型作为先验知识应用于神经网络,对比测试了在是否已知信道模型情况下信噪比估计的准确度,证明了已知信道模型对提高信噪比估计准确率有所帮助。再次改进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将已知的信道模型和信噪比应用于信道参数估计,分析了导频数在不同信道模型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对估计误差的影响,实现了参数自适应的信道估计方法,提高了信道参数估计的效率。将信道参数估计的结果应用于Rake接收机的设计,得到了较低的误码率。本文提出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室内密集多径信道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分别基于神经网络和压缩感知算法,逐级应用已获得的结论作为先验知识,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减少了人工干预因素,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梁晓林[2](2017)在《M2M MIMO宽带无线信道模型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移动端到移动端(Mobile-to-Mobile,M2M)信道建模是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系统协同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信道模型在评估物理层传输技术中必不可少,是通信系统链路和系统仿真及设计的基础。M2M通信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基于移动中继的蜂窝网络和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射端(Transmitter,Tx)和接收端(Receiver,Rx)采用多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链路可靠性和整体系统容量。在M2M通信系统中,收发两端均置于环境中、等高且都处在运动中。这与只有一个终端移动的传统的固定端到移动端(Fixed-to-Mobile,F2M)的蜂窝系统不同。而且现有M2M通信的研究大多是关于窄带信道特性,对于宽带信道的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致力于M2M通信系统的MIMO宽带信道的建模和仿真,所提出的信道建模和信道实现方法对于无线M2M MIMO宽带通信系统的设计、链路与系统级仿真和传输新技术性能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基于几何的随机建模方法便于理论分析和数学处理,本文根据电波传播理论建立了基于空间几何基础上的统一坐标下的随机模型,该模型与阵列响应、时延、多普勒频移、离开角(Angle-of-Departure,Ao D)和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 A)等信道参数有关。结合已建立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在不同环境下的信道参数,实现信道仿真,以此来研究信道参数的统计规律及其信道的传播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来修正和完善信道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的双环几何随机散射模型,并将载频带宽引入信道模型中,构建了信道矩阵。基于实现的信道,进一步研究了M2M MIMO宽带信道在大尺度参数不同条件下的特性和参数,如功率延迟分布(Power-Delay-Profile,PDP)、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时延扩展等。(2)在双环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比其它二维(Two-Dimensional,2D)几何散射模型更加通用的多环和多椭圆结合的几何模型,并且使用了2D MIMO交叉极化天线。基于提出的信道模型和实现信道,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载频分别为2和5 GHz,带宽为100MHz时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场景下的宽带信道特性和参数。(3)提出了一种用于车到车(Vehicle-to-Vehicle,V2V)MIMO宽带信道的几何动态街道散射模型。假设街道两边的静态散射体分布在时变的椭圆上,移动散射体分布在时变路段上,并且静态散射体和移动散射体的个数也是随环境变化的。对相对低速和高速的移动散射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只有固定散射体的情形进行了对比。(4)将基于叁维(Three-Dimensional,3D)双柱体的窄带随机散射模型扩展到宽带并将载频带宽引入到该3D模型中。基于得到的M2M MIMO宽带信道模型和实现的信道分析研究了该模型的信道特性并与2D双环模型进行了对比。(5)提出了一个适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的基于双柱体和多圆环结合的几何随机散射信道模型,3D双柱体用来模拟固定散射体,2D多圆环用来模拟移动散射体,模型中使用了更为普遍的3D MIMO交叉极化天线。由于V2V传播信道的非稳定性,根据提出的几何模型和实现的信道进一步研究了其时变信道特性和参数。(6)建立了用于V2V MIMO宽带非视距中继系统的叁柱体随机散射模型。发射信号在从源移动台到目的移动台过程中经由移动中继放大和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本文首次分析了基于中继的协同网络的M2M宽带信道特性和信号幅度分布规律。(7)提出了移动散射体存在的2D和3D V2V无线传播信道模型,考虑了经由移动散射体碰撞产生的一次散射发射(Single-Bounce Transmit,SBT)、一次散射接收(Single-Bounce Receive,SBR)和二次散射(Double-Bounce,DB)分量,给出了传播信道的复增益,通过计算得到了信道的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和多普勒功率谱密度(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D-PSD)。(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6-01)

李明[3](2017)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信道模型及信道估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智能设备在大众生活中普及开来,消费者对短距无线通信小型化、低成本、节能化、高速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日俱增,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因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刚好可以满足人们对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上述需求。虽然超宽带技术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放到民用领域了,但到目前为止主要的成果还集中在基于UWB技术的室内定位,关于无线通信领域的进展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UWB技术应用到无线通信中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UWB信号的检测接收技术、UWB系统收发端的同步技术、UWB系统信道建模及信道估计技术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关于UWB系统中的信道模型及信道估计技术。回顾整个UWB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关于UWB信号方案(信道模型及估计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摸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关于UWB信道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当时已有技术的移植;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统一标准阶段,因为UWB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各大企业和机构为了抢占先机,纷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就推动了UWB无线领域的标准制定;第叁个阶段是不断改进阶段,也是现在所处的阶段。首先介绍了UWB信号的传播特性,然后以传统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模型为切入点,简述了超宽带无线系统中信道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S-V/IEEE802.15.3a参考模型,分析比较了它的优缺点。和传统的窄带或宽带系统相比,超宽带系统的衰落特性和信道稀疏特性均有很大不同。针对S-V/IEEE802.15.3a参考模型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介绍了两种在其基础上修正后的UWB室内系统模型,并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时域、频域和结构化、非结构化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UWB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并对几种常见的估计方法进行比较,着重介绍了一种对噪声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估计方法,即基于FOS的盲UWB信道估计方法。传统的超宽带信道估计算法有一个共性,即都需要对信号进行高速率的采样,但由于UWB信号带宽非常大(>500MHz),目前的ADC技术很难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支撑起这一技术,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使低速率采样成为了可能。本文对压缩感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理论框架、观测矩阵的设计和CS信号重构算法等;然后对基于CS理论的UWB系统建模,介绍一般的OMP信道估计算法并引入对OMP算法的改进,之后对两种算法进行仿真,结合性能及运算时间两个因素对两种算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曹旺斌,尹成群,谢志远,梁晓林,李雪彩[4](2017)在《多输入多输出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混合模型。该模型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法,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载波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提供一种不需要完整载波网络拓扑信息和测量数据的先验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给出了低压室内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算例,分析了算例在2~30MHz和2~100MHz两种带宽下的信道特征和参数,并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文模型与已有模型仿真结果一致,但克服了需要获得大量负载阻抗信息或大量测量数据建模的困难,为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仿真分析方法,对于简化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祁秀珍,张静,杨牛扣,闫俊鹏,杨宁[5](2016)在《超宽带通信室内非视距环境信道模型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和信道特点研究,建立了非视距环境下相对精确信道模型。分析了超宽带信号室内传播规律,在仿真分析NLOS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其不能较好地体现出信道典型特点,因此对NLOS信道模型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NLOS信道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并能更好地体现信道特点和多径分量成簇到达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6年12期)

周思女[6](2016)在《基于ITS的宽带短波信道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短波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通信距离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短波信道模型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短波通信的需求。因此针对短波信道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亟需寻找一个适应于高速率无线传输的宽带短波信道模型。本论文针对短波通信的传输特性,研究了 ITS模型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改进了宽带短波信道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短波通信的概念及基本理论,讨论了短波通信的传播方式以及短波通信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点。接着,本文讨论了 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针对ITS模型时延功率分布函数在仿真实现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仿真实现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并且分析了改进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的有效性,并以改进的宽带短波信道模型为参考模型,给出了参数计算方法。最后,本文根据ITS模型的模块,给出了改进的单模式仿真实现框图。在短波信道模拟器的平台测试环境中,对基于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进行了模拟,实现了信道模拟器的性能指标。通过比较输出波形数据与理论仿真结果,发现其基本吻合,达到了高质量传输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短波信道对无线信号的影响。优化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各个传播路径内的时延功率分布情况。另外该函数形式符合高斯分布,有闭合的表达形式,不再需要复杂的数值计算与计算机迭代,避免了在仿真ITS模型时延功率分布函数时带来不便及系统开销。(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庞丹旭[7](2016)在《超宽带OAM信道模型与接收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频带利用率和信道容量已经逐渐接近香农极限,通信研究领域一直在寻求如何更大程度的提升频谱利用率。在提高频谱利用率方面,极化复用、正交频分复用等技术日益成熟,轨道角动量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拥有高效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使轨道角动量成为电磁领域和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超宽带技术,UWB技术过去数十年虽然仅限于雷达遥感和军事通信中,但由于其容量大,传输速率快的特点,使其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重点研究方向,被誉为下一代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将轨道角动量和备受关注的超宽带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圆形阵列天线,天线阵列采用L型探针,更好的扩宽信号频带,成功产生超宽带OAM信号,本文对天线结构进行了设计、仿真,并针对超宽带轨道角动量信号进行了讨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利用matlab对携带旋转因子的超宽带信号进行信道建模,研究了超宽带UWB信道的不同OAM模态值冲激响应及最大延时以及多径的分布情况等重要参数。在超宽带信道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几种重要的超宽带RAKE接收机,并将RAKE接收机与超宽带OAM信号结合,对携带旋转因子的信号分别利用A-RAKE、P-RAKE、S-RAKE进行性能仿真,对叁种接收机在不同模态下的接收性能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4-01)

刘星麟,朱秋明,陈小敏,薛翠薇,廖志忠[8](2016)在《基于随机游动的宽带MIMO信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信道仿真模型要求支路数目多且仿真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游动的谐波迭加改进方法,详细推导了该模型输出信道衰落幅值分布及空时相关系数的理论表达式。针对3GPP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SCM)标准参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输出衰落幅值分布和各子信道衰落空时相关特性均与理论值非常吻合,优于传统精确多普勒频率扩展的仿真方法,可用于未来大规模多支路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或多节点网络信道的实时仿真场合。(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艺伟[9](2015)在《室内MIMO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技术是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前提下大幅提高系统容量,对于缓解紧张的频谱资源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对室内无线数据业务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时对通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MIMO信道建模对于现代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研究MIMO技术的重要方法,可以为无线网络优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测试、链路仿真等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研究并总结了MIMO信道模型,提出室内视距(Line-Of-Sight, LOS)非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场景下新的抽头时延线(Tapped Delay Line, TDL)模型、针对室内MIMO信道特性展开研究,相关研究内容与创新型成果如下:1、总结MIMO信道建模方法和信道模型分类,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场景。采用滑动相关测量法,获得室内环境下MIMO信道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s, IRs)。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去噪声处理,计算不同场景下MIMO信道参数,研究这些信道参数服从的分布规律以及与理论分布的对比。2、对室内电磁波传播规律展开研究,分析室内LOS和NLOS场景下电磁波波功率衰减规律,提出LOS和NLOS场景下的TDL模型。从MIMO信道参数出发,多个角度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分析TDL模型的抽头相关性和频率相关性,验证TDL模型的优劣。3、分析室内MIMO信道特性,对LOS和NLOS场景下多个信道参数展开研究,主要有功率时延谱(Power Delay Profile, PDP)特性、时延特性、抽头系数、多径数目、多普勒谱、K因子和信道容量。结果表明,PDP、抽头系数和抽头相关性、多普勒谱分布在LOS和NLOS场景下结果差异较大。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时延扩展分布,K因子和多径数目在LOS和NLOS场景下服从的分布比较一致,而MIMO信道容量在LOS和NLOS场景下的差异并不明显。通过MIMO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室内MIMO信道特性的分析,为室内MIMO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验证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5-03-01)

乔洪莲,张博言[10](2015)在《高铁场景下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高铁宽带无线通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高铁场景下信道特性的测量与建模是高铁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高铁无线通信发展现状、高铁环境下信道模型的发展现状及高铁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5年02期)

宽带信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移动端到移动端(Mobile-to-Mobile,M2M)信道建模是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系统协同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信道模型在评估物理层传输技术中必不可少,是通信系统链路和系统仿真及设计的基础。M2M通信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基于移动中继的蜂窝网络和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射端(Transmitter,Tx)和接收端(Receiver,Rx)采用多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链路可靠性和整体系统容量。在M2M通信系统中,收发两端均置于环境中、等高且都处在运动中。这与只有一个终端移动的传统的固定端到移动端(Fixed-to-Mobile,F2M)的蜂窝系统不同。而且现有M2M通信的研究大多是关于窄带信道特性,对于宽带信道的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致力于M2M通信系统的MIMO宽带信道的建模和仿真,所提出的信道建模和信道实现方法对于无线M2M MIMO宽带通信系统的设计、链路与系统级仿真和传输新技术性能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基于几何的随机建模方法便于理论分析和数学处理,本文根据电波传播理论建立了基于空间几何基础上的统一坐标下的随机模型,该模型与阵列响应、时延、多普勒频移、离开角(Angle-of-Departure,Ao D)和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 A)等信道参数有关。结合已建立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在不同环境下的信道参数,实现信道仿真,以此来研究信道参数的统计规律及其信道的传播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来修正和完善信道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的双环几何随机散射模型,并将载频带宽引入信道模型中,构建了信道矩阵。基于实现的信道,进一步研究了M2M MIMO宽带信道在大尺度参数不同条件下的特性和参数,如功率延迟分布(Power-Delay-Profile,PDP)、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时延扩展等。(2)在双环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比其它二维(Two-Dimensional,2D)几何散射模型更加通用的多环和多椭圆结合的几何模型,并且使用了2D MIMO交叉极化天线。基于提出的信道模型和实现信道,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载频分别为2和5 GHz,带宽为100MHz时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场景下的宽带信道特性和参数。(3)提出了一种用于车到车(Vehicle-to-Vehicle,V2V)MIMO宽带信道的几何动态街道散射模型。假设街道两边的静态散射体分布在时变的椭圆上,移动散射体分布在时变路段上,并且静态散射体和移动散射体的个数也是随环境变化的。对相对低速和高速的移动散射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只有固定散射体的情形进行了对比。(4)将基于叁维(Three-Dimensional,3D)双柱体的窄带随机散射模型扩展到宽带并将载频带宽引入到该3D模型中。基于得到的M2M MIMO宽带信道模型和实现的信道分析研究了该模型的信道特性并与2D双环模型进行了对比。(5)提出了一个适用于M2M MIMO宽带信道的基于双柱体和多圆环结合的几何随机散射信道模型,3D双柱体用来模拟固定散射体,2D多圆环用来模拟移动散射体,模型中使用了更为普遍的3D MIMO交叉极化天线。由于V2V传播信道的非稳定性,根据提出的几何模型和实现的信道进一步研究了其时变信道特性和参数。(6)建立了用于V2V MIMO宽带非视距中继系统的叁柱体随机散射模型。发射信号在从源移动台到目的移动台过程中经由移动中继放大和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本文首次分析了基于中继的协同网络的M2M宽带信道特性和信号幅度分布规律。(7)提出了移动散射体存在的2D和3D V2V无线传播信道模型,考虑了经由移动散射体碰撞产生的一次散射发射(Single-Bounce Transmit,SBT)、一次散射接收(Single-Bounce Receive,SBR)和二次散射(Double-Bounce,DB)分量,给出了传播信道的复增益,通过计算得到了信道的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和多普勒功率谱密度(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D-PS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宽带信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谢晓娇.超宽带通信系统室内密集多径信道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梁晓林.M2MMIMO宽带无线信道模型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3].李明.超宽带无线通信中信道模型及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4].曹旺斌,尹成群,谢志远,梁晓林,李雪彩.多输入多输出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5].祁秀珍,张静,杨牛扣,闫俊鹏,杨宁.超宽带通信室内非视距环境信道模型仿真分析[J].电子科技.2016

[6].周思女.基于ITS的宽带短波信道模型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6

[7].庞丹旭.超宽带OAM信道模型与接收机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6

[8].刘星麟,朱秋明,陈小敏,薛翠薇,廖志忠.基于随机游动的宽带MIMO信道模型研究[J].微波学报.2016

[9].李艺伟.室内MIMO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

[10].乔洪莲,张博言.高铁场景下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5

标签:;  ;  ;  ;  

宽带信道模型论文-谢晓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