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应用体外培养试验来初步研究中药复方“连黄”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的抑制作用。通过琼脂平板点种培养法检测亚抑菌浓度的中药复方“连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抑制率,同时将“连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耐药抑制率分别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判断耐药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通过药敏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对中药复方“连黄”作用前后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大小的改变,同时将β-内酰胺类药物对中药复方“连黄”作用后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与其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大小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判断耐药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墓因femA。对临床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N01、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B1、实验室诱导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01、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868(韩国菌株)的耐药基因femA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菌株间该基因的同源性关系。通过耐药基因失活试验、PCR法检测中药复方“连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femA的影响,初步探讨中药复方“连黄”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琼脂平板点种法结果可知,中药复方“连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868、D01的耐药性抑制率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B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01、N02的耐药性抑制率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B1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敏纸片法结果可知,经中药复方“连黄”作用后,β-内酰胺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868、D01的抑菌环大小与其对敏感金葡菌B1的抑菌环大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01、N02的抑菌环大小与其对敏感金铺菌B1的抑菌环大小比较差异显著(p<0.05)。PCR法扩增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D01的femA基因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AF144461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femA的同源性达99%,表明实验室成功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femA:PCR法扩增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868、N01株的femA基因与AF144461的同源性均达到98%。中药复方“连黄”作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femA在23~72碱基区内发生较大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也发生改变。结论:中药复方“连黄”可有效的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但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N02株无效;耐药金葡菌868、D01、N01的femA基因片段突变位点集中,在23~72碱基处,突变位点基本一致,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也发生变化;“连黄”降低金葡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机制是由于改变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femA,从而使耐药基因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