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对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论文题目: 对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王利斌

导师: 郭元奇

关键词: 少年,短跑,快速力量,训练手段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快速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在训练方法的科学化进程中,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已成为许多短跑运动水平高度发达国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少年短跑运动员是训练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运动训练这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运动员必须从小开始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创造优异的成绩。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的主要素质之一,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少年运动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是身体素质自然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这时期的可塑性最大。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会获得明显的效果。发展快速力量,是少年短跑训练的主要内容,做好快速力量的训练,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包头四中32名少年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四个月快速力量的训练实验。练习手段包括:缩短跳障碍物的时间、增加障碍物的远度、规定时间内增加障碍物的数量、规定时间内增加障碍物的高度。将四种练习作为快速力量训练的手段。通过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及调查访问、实验法、实际测量、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对以上快速力量训练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和统计,实验组的运动员爆发力、速度、专项成绩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可得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证明缩短跳障碍物的时间,增加障碍物的远度,规定时间内增加障碍物的数量,规定时间增加障碍物的高度的几种快速力量练习的训练手段,对少年短跑运动员进行快速力量训练的设想是可以成立的。2快速力量训练手段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专项技术动作能力特点以及专项运动的供能特点相结合。3对快速力量训练手段进行量化,对少年短跑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快速力量练习方法和手段

2.3 训练方法、手段、练习要求以及实施中的要求

2.3.1 缩短跳障碍物的时间

2.3.2 增加障碍物的远度

2.3.3 规定时间增加障碍物的数量

2.3.4 规定时间增加障碍物的高度

2.3.5 实施中的要求

2.4 训练因素的控制

2.5 实验手段的理论依据

2.6 获取资料的方法

2.6.1 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及调查访问

2.6.2 实验法

2.6.3 实际测量

2.6.4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爆发力的变化情况

3.2 速度的变化情况

3.3 专项成绩的变化情况

3.4 有关采用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几个问题

4、结论

5、建议

6、致谢

7、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高校短跑运动员肌肉损伤及体能训练优化研究[D]. 杨俊夫.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 [2].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短跑运动员下肢专项能力的影响[D]. 姚森林.北京体育大学2018
  • [3].不同组合的力量练习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D]. 李明月.北京体育大学2018
  • [4].安徽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杰.扬州大学2018
  • [5].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的特征与方案设计研究[D]. 朱新伟.东北师范大学2017
  • [6].湖南省高校短跑运动员膳食KAP现状调查及对策[D]. 邓齐贤.湖南农业大学2015
  • [7].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实施躯干支柱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研究[D]. 陶金晓.北京体育大学2017
  • [8].沙滩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果佳.北京体育大学2017
  • [9].浙江省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夏训期身体机能部分指标测试与应用的研究[D]. 钟杭伟.苏州大学2013
  • [10].陕西省部分体校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研究[D]. 汤玉鑫.延安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不同训练负荷对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试验研究[D]. 王东阳.陕西师范大学2007
  • [2].上斜卧推杠铃不同负荷方法组合对推铅球上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 张铁军.华南师范大学2007
  • [3].踝关节力量组合训练手段对少年男子初级短跑、跳跃运动员专项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浩鹏.北京体育大学2004
  • [4].对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的部分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D]. 李智.北京体育大学2005
  • [5].拖不同重物跑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的影响研究[D]. 朱春.武汉体育学院2008
  • [6].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D]. 王健.武汉体育学院2006
  • [7].软性塑胶跑道对短跑途中跑及其部分专项力量训练手段技术的影响研究[D]. 黄达武.武汉体育学院2006
  • [8].短跑运动员百米起跑及起跑后进入途中跑的衔接技术分析[D]. 杨东锋.山西大学2005
  • [9].对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探讨[D]. 王瑞静.山东师范大学2003
  • [10].根据肌肉工作特点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研究[D]. 马祥海.山东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对少年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