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松质骨显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显微CT,松质骨,结构参数,生物力学
松质骨显微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清,王军,冯亚非,张扬,马真胜[1](2017)在《人体颈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体脊柱松质骨骨骼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方法采集6个人颈椎C5椎体标本,进行显微CT扫描,应用结构参数测量、显微有限元分析、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人椎体内解剖部位对于结构参数和力学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结构参数和松质骨的表观刚度在不同部位的差异(α=0.05)。结果腹侧和背侧的结构参数仅有杆状骨小梁体积分数(r BV/TV),R-R接头密度(R-R junc),横向骨小梁体积分数(t BV/TV)存在差异,外侧和内侧的结构参数仅有平均骨小梁厚度(p Tb.Th),杆状骨小梁平均厚度(r Tb.Th),P-P接头密度(P-P Junc),R-P接头密度(R-P Junc),纵向骨小梁体积分数(l BV/TV)不存在差异,头侧和尾侧的结构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代表骨质增多的指标,在尾侧均大于头侧,比如骨体积分数(BV/TV),杆状骨小梁体积分数(r BV/TV),板状骨小梁组织分数(p 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腹侧和背侧的表观弹性模量没有差异,表观剪切模量存在差异;外侧和内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非主方向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主方向上无显着差异,表观剪切模量无显着差异;头侧和尾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主方向上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在颈椎椎体松质骨,头侧和尾侧的结构参数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余部位的结构参数无显着差异。(2)在颈椎椎体松质骨,头侧和尾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主方向上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外侧和内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非主方向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主方向上无显着差异,表观剪切模量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温鑫鑫,严亚波,徐超,王法琪,雷伟[2](2016)在《人体颈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体脊柱松质骨骨骼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为松质骨叁维结构采样部位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显微CT扫描6块颈6椎体标本获得叁维图像,依据椎体内解剖位置的不同,将松质骨划分为6个位置组:外侧、内侧、腹侧、背侧、头侧和尾侧。利用显微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to tissue volume,BV/TV)、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BS/B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和个体化骨小梁分割方法(Individual trabeculae segmentation,ITS)分析6个位置组内松质骨显微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获得6个位置组内松质骨的力学性能参数表观弹性模量和表观剪切模量。分别两两对比外侧和内侧,腹侧和背侧,头侧和尾侧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参数(BV/TV、BS/BV、Tb.N、Tb.Th、Tb.Sp和个体化骨小梁分割得到的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表观弹性模量和表观剪切模量)。结果:头侧和尾侧的主要显微结构参数BV/TV、Tb.Th、Tb.N等和表观弹性模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腹侧和背侧、内侧和外侧的主要显微结构参数BV/TV、Tb.Th、Tb.N等无显着差异。外侧和内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非主方向即内外方向和腹背放上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主方向即头尾上无显着差异。结论:在实验中采集椎体松质骨样本以及临床上利用高分辨率CT分析椎体松质骨结构时,感兴趣区域要同时涵盖头侧和尾侧。(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王法琪[3](2015)在《CT分辨率对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参数评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人椎体骨显微结构及力学参数的改变,对骨折风险评估并指导临床骨折发生的预防十分重要。椎体骨强度受到骨几何结构、皮质骨的致密度、松质骨的显微结构、骨组织的固有属性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椎体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松质骨的显微结构。骨强度测量的金标准是骨标本的体外力学实验,由于临床上不能对患者骨骼进行在体的力学实验,只能基于骨结构的高分辨图像建立有限元模型来无创的评估骨的表观刚度和表观强度。因此,随着拥有超高分辨率的实验室显微CT发展,众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如何利用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参数实现对表观力学属性的预测。已有研究发现,CT得出的结构参数对分辨率有强烈的依赖性。由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较低的分辨率在计算显微结构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但基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限制,分析高分辨率图像存在耗时长,射线剂量高,处理步骤繁琐等诸多问题。我们推测,在理论上存在一个临界分辨率,采用该临界分辨率,既能提高运算效率、降低射线暴露计量,又不降低椎体显微结构和力学参数评估的准确性。研究目的:探索不同CT分辨率对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生物力学参数评估的影响,寻找平衡CT射线辐射剂量、计算机运算效率和评估准确性的最优分辨率值,促进高分辨率CT成像设备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评估效率。研究方法:采集6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5),设定显微CT扫描分辨率为14μm,通过扫描得到人体腰椎L5椎体标本松质骨显微CT数据,通过合并像素点将显微CT分辨率降低至28μm~224μm等15个不同分辨率,分别测量不同分辨率下,松质骨标本的结构参数;利用不同分辨率下的松质骨CT数据建立显微有限元模型,计算各正交异性的弹性模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构参数和力学参数在不同分辨率下的差异。研究结果:1.各显微结构参数与分辨率间相关性不尽相同:(1)BV/TV(骨体积分数)和Tb.Th(平均骨小梁厚度)的数值大小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呈增高趋势,分别在56μm(P=0.014)和84μm(P=0.003)处开始与对照组产生显着性差异。(2)BS/BV(骨表面积体积比),Conn.D(骨小梁连接度),Tb.Sp(平均骨小梁间距)和Tb.N(平均骨小梁密度)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呈降低趋势,分别在42μm(P=0.031)、112μm(P=0.001)、126μm(P=0.028)、154μm(P=0.043)处开始与对照组产生显着性差异。(3)分辨率的改变对SMI(结构模型指数)和DA(骨小梁各向异性度)没有显着影响。2.在叁个正交轴向,弹性模量均随分辨率的降低呈增高趋势,当分辨率大于126μm时,该分辨率下的弹性模量和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不同分辨率对显微CT测量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和显微有限元分析测试生物力学参数有显着影响。采用相对较低分辨率(不低于126μm),既可以提高运算效率、降低射线暴露剂量,又不降低测量准确性,有助于促进高分辨率CT成像设备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参数测量效率。(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温鑫鑫,雷伟,王法琪,王军,吴子祥[4](2014)在《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与表观力学强度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受试者的骨密度,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然而,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骨密度的改变并不能完全解释患者骨强度的改变。大量的骨组织显微结构研究发现,松质骨的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骨结构等因素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决定松质骨骨骼强度方面,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作为独立于骨密度之外的决定性参数。研究松质骨的力学属性和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的理解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文献回顾,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和表观力学强度之间关联性最为显着的为BV/TV、Tb.N、连接性、各向异性、结构模型指数等。同时笔者也对目前这些研究结果在临床上高分辨率CT上的应用情况做一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李展春,程光齐,张自明,戴力扬[5](2011)在《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患者松质骨的显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股骨头松质骨显微结构,研究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方法: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和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各20名,以Micro-CT扫描检测股骨头软骨下松质骨标本,对2组患者的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表面积体积比(bone surface/bone volume,BS/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距(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连接密度(connectivity density,Conn.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TV,SMI与Tb.N,TbTh,BS/BV,Tb.Sp呈相关关系。结论: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的显微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相反的骨缺陷;BV/TV,SMI是评价显微结构参数的2个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宫赫,朱东,吕林蔚,肖智韬,张明[6](2010)在《老年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测量骨密度的方法来诊断骨质疏松症。然而,骨强度不仅与骨量有关,而且还与内部松质骨的骨小梁结构的排列有关。因此,将松质骨显微结构形态指标与骨量指标配合在一起,有望能够提高骨质疏松诊断的准确性。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考察各个显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材料方法将6个60-70岁的第四腰椎椎体松质骨进行microCT扫描(μCT40,Scanco Medical AG,Bassersdorf,Switzerland),空间分辨率为20μm。在椎体的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和中部一共选取36个5mm×5mm×5mm的研究区域,通过二值化处理使得体素或者代表骨组织,或者代表骨髓。对于每个研究区域,可以得到的叁维显微结构参数主要包括:体积分数(BV/TV),连接密度(Conn.D),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平均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各向异性率(DA)。用SPSS 12.0(SPSS Inc,Chicago,Illinois)分别研究这7个显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显着性水平p取为0.05。结果各个显微结构参数的范围是:BV/TV6.356±1.810%:Conn.D 2.982±1.168(1/mm~3);SMI 2.109±0.442;Tb.N1.083±0.196(1/mm);rb.Th113.369±17.047μm;rb.Sp 0.944±0.222 mm;DA 1.486±0.188。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体积分数除了与结构各向异性率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以外,与其它各个参数均显着相关。结构模型指数与连接密度、骨小梁平均厚度未见显着相关,与骨小梁数量、结构各向异性率和骨小梁分离度显着相关。连接密度与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平均厚度、结构各向异性率和骨小梁分离度均显着相关。骨小梁数量与骨小梁平均厚度、结构各向异性率和骨小梁分离度均显着相关。骨小梁平均厚度与骨小梁分离度显着相关,与结构各向异性率相关性不显着。结构各向异性率与骨小梁分离度显着相关。结论老年椎体松质骨各个显微结构参数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预测骨结构强度时候,要把这一因素考虑在其中,可以进一步采用主元素分析法,提取出一些相互独立的参数,有望提高骨强度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4-16)
顾冬云,陈亚珠[7](2009)在《松质骨显微结构的数字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质骨的显微结构是影响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对松质骨显微结构的数字影像学研究进展,尤其系统概述了松质骨显微结构特征的系列参数与测量方法,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刘迪[8](2006)在《颌骨松质骨显微结构叁维重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目的:硬组织器官空间结构重建通常采用CT/MRI断层扫描、或连续组织切片等技术获得二维图像,由计算机辅助重建其叁维结构。这些方法在真实、精确再现组织叁维显微空间结构上存在缺陷。本课题探索一种研究颌骨松质骨骨小梁及毗邻结构叁维重建的技术方法,提供研究松质骨显微结构的精确叁维模型。实验方法: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不脱钙松质骨行渗透包埋;运用自行研制的硬组织磨片系统,对包埋标本行50μ层厚连续精密磨片;逐层图像采集;用Mimics8.1软件对图像叁维重建、分析。实验结果:本实验包埋及连续磨片技术能对颌骨、牙生物实体进行10μ级精细平面采样,采用三维图像重建软件可得到真实的骨小梁显微空间构型、连接及毗邻关系。实验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硬组织显微结构三维重建的技术方法,并为定量研究骨小梁提供了高精度三维模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5-01)
杨爱武[9](2004)在《益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松质骨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星体积及检测骨密度,研究益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结构的影响,探讨益骨胶囊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治疗高剂量组、中药治疗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预防(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预防低剂量组、中药预防高剂量组)两部分,除假手术组外,全部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治疗组术后12周开始灌药,预防组术后3天开始灌药。在术后12周和24周分别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检测骨密度。术后24周取材制作骨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和星体积定量分析,取材前全部大鼠均进行双荧光标记。 结果:模型组的大鼠全身骨密度、骨小梁面积、宽度、数量和连接点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骨小梁分离度、游离末端数和星体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益骨胶囊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益骨胶囊预防组的骨密度、骨小梁面积、宽度、数量和连接点数明显高于模型组,骨小梁分离度、游离末端数和星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高组和预防组均与假手术组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预防组的骨矿沉积率均低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其中治疗低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的骨矿沉积率差异,治疗高组和预防组与假手术组的骨矿沉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各组在防治效果上比较,益骨胶囊治疗高剂量组优于治疗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预防高剂量组优于预防低剂量组。 结论: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能复制可靠的骨质疏松模型。益骨胶囊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模型大鼠全身骨密度,改善骨小梁结构,增加骨小梁面积、宽度、数目和连接点数,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减少骨小梁游离末端数,缩短骨矿沉积率,降低星体积,缩小骨小梁间隙,而且预防优于治疗。(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4-05-01)
松质骨显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人体脊柱松质骨骨骼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为松质骨叁维结构采样部位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显微CT扫描6块颈6椎体标本获得叁维图像,依据椎体内解剖位置的不同,将松质骨划分为6个位置组:外侧、内侧、腹侧、背侧、头侧和尾侧。利用显微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to tissue volume,BV/TV)、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BS/B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和个体化骨小梁分割方法(Individual trabeculae segmentation,ITS)分析6个位置组内松质骨显微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获得6个位置组内松质骨的力学性能参数表观弹性模量和表观剪切模量。分别两两对比外侧和内侧,腹侧和背侧,头侧和尾侧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参数(BV/TV、BS/BV、Tb.N、Tb.Th、Tb.Sp和个体化骨小梁分割得到的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表观弹性模量和表观剪切模量)。结果:头侧和尾侧的主要显微结构参数BV/TV、Tb.Th、Tb.N等和表观弹性模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腹侧和背侧、内侧和外侧的主要显微结构参数BV/TV、Tb.Th、Tb.N等无显着差异。外侧和内侧的表观弹性模量在非主方向即内外方向和腹背放上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主方向即头尾上无显着差异。结论:在实验中采集椎体松质骨样本以及临床上利用高分辨率CT分析椎体松质骨结构时,感兴趣区域要同时涵盖头侧和尾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松质骨显微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天清,王军,冯亚非,张扬,马真胜.人体颈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
[2].温鑫鑫,严亚波,徐超,王法琪,雷伟.人体颈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区域性差异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3].王法琪.CT分辨率对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力学参数评估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
[4].温鑫鑫,雷伟,王法琪,王军,吴子祥.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与表观力学强度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
[5].李展春,程光齐,张自明,戴力扬.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患者松质骨的显微结构[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
[6].宫赫,朱东,吕林蔚,肖智韬,张明.老年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C].第八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论文集.2010
[7].顾冬云,陈亚珠.松质骨显微结构的数字影像学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
[8].刘迪.颌骨松质骨显微结构叁维重建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
[9].杨爱武.益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松质骨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定量研究[D].暨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