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是为了创立语文泛美教学论而进行的理论研究,力图在人文理论的指导下,在大语文教育和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让美学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尽快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使学生形成自由而富有创造力的个性,让他们既能感性地体验,又能够理性地思考,审美生存,达到人性的崇高和自由。同时也为了彻底改变中国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状,彻底改变对语文教育的量化和工具化的束缚,也为了恢复语文教育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本来面目,也为了给中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更为了中国语文能够完成它走向世界,传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完成促进每个个体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和中国语文能够适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任务。本研究有以下理论成果,(一)总结了中国古代语文美育的特点,1、对真善美统一的哲学境界的追求,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3、对个性的自由解放和人生的崇高完美的追求等几个方面。(二)把中国现代语文美育学的诞生分成了六个时期,能让我们看清中国语文美育的发展趋势。(三)语文美育是一门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审美性、感情性、想象性、创造性、形象性、全程性,也具有一定的泛化倾向,它可以被称为语文泛美教(育)学论(创新点),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语文的教育生活和所有教学环节中运用审美的方式和以立美育人的方式把一切人文关怀倾注给一切学生、让学生审美生活、诗意生活的全部艺术。(四)“立美育人、审美育人”,是语文泛美教学的两个基本方法。只要按美的规律和美育的规律去实践,一定能够疗救科学发展给人类造成的人性分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语文教育的地位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具有创造更丰富的审美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