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相干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符号差分检测,广义似然比检验,半定松弛,双向中继传输
非相干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Chan-fei,WANG,Ji-ai,HE,Wei-fang,WANG,Ya-mei,XU[1](2019)在《双向中继传输中基于半定松弛的非相干检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双向中继传输广播阶段高性能非相干传输方案,即不需要信道估计的多符号差分检测算法。在下行阶段首次引入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的多符号差分检测(GLRT-MSDD)。进一步转换GLRT-MSDD,得到基于半定松弛的多符号差分检测(SDR-MSDD),此转化过程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向中继传输中,所提SDR-MSDD方法以合理复杂度得到接近于GLRT-MSDD方法的误码性能。(本文来源于《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9期)
周斌[2](2017)在《非正交多脉冲调制系统的非相干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相干检测的非正交多脉冲调制(NMM)技术不需要载波的相位信息,并且具有很高的频带效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但是多用户系统中,信号间的非正交性会产生多址干扰,当干扰用户数较多或者存在远近效应时,将极大地影响系统性能,降低系统容量。本文重点研究多用户NMM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几种能够有效消除干扰的非相干多用户检测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多用户NMM系统的伪线性模型,研究了非相干解相关、非相干MMSE以及子信号集检测器等非相干多用户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子信号集检测算法,它通过利用初始解降低了检测器的维度,避免了伪线性模型所引入的冗余干扰,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性能。2.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非相干判决反馈检测器,它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干扰抵消,可以有效消除用户间的多址干扰,适用于存在远近效应的多用户系统。为了进一步消除用户内自身信号间的相关性,又具体设计了线性解相关、软干扰抵消两种非相干检测算法,其中软干扰抵消通过避免矩阵求逆具有更低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可以极大地提高功率较弱用户的性能,并且即使干扰用户较多,检测性能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3.提出了一种迭代判决反馈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迭代地使用分别基于上叁角矩阵和基于下叁角矩阵两种不同结构的判决反馈检测算法,依据最大值准则或者平均值准则不断地优化更新各用户的判决估计量,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中各用户的检测性能,仿真表明采用平均值准则时检测性能更佳。针对迭代检测过程会增加信号处理时延的问题,提出了迭代判决反馈检测器的一种并行实现方式,它在保持原有迭代检测器性能的基础上,处理时延可以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刘壮[3](2017)在《低复杂度CPM非相干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相位调制作为一种高频谱利用率和高功率利用率的恒包络调制方式,广泛应用于深空通信、卫星通信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连续相位调制根据不同的调制参数可以产生多种调制方式。连续相位调制的最佳检测方式是最大似然相干检测。但是相干检测需要进行载波相位同步,条件要求苛刻,不适合在载波相位变化剧烈的信道中应用。非相干检测因不需要考虑相位同步,性能稳定可靠,而且结构简单易实现。但检测复杂度也跟所选调制参数有关。本文主要研究了低复杂度的连续相位调制非相干检测技术。本文首先理论分析并仿真了调制参数对连续相位调制的功率谱密度、最小欧式距离以及误比特率的影响。并对传统的非相干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等传统非相干检测技术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复杂度分析。然后针对低复杂度连续相位调制的非相干检测,本文提出多符号差分检测与减少状态序列检测算法相结合的算法,同时利用了多符号带来的性能增益和减少状态降低检测复杂度的优点。其次针对非相干最大似然块检测提出了两点改进。其一考虑将相邻判决块进行重迭,利用前一判决块的部分已判决符号为后一判决块提供部分确定符号,减少了参考信号的组合个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针对重迭长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其二提出了判决输出观测长度中间信号之前的符号的算法,由于位于中间符号以前的符号相比其他符号更可靠,仿真表明了此算法具有0.4dB性能增益。最后将Laurent分解应用到非相干最大似然块检测中,使用Laurent分解的功率集中的前几个幅度脉冲分量作为参考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减少了匹配滤波器个数,降低了非相干最大似然块检测的复杂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光辉[4](2017)在《相参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非相干恒虚警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是海上目标监视、探测的重要手段,在民用和军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体制雷达下的目标检测一直是雷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重点研究相参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非相干恒虚警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相参雷达系统通常也会使用非相干检测方法,但是由于相参雷达相干积累的脉冲存在相关性,非相干检测方法并不是恒虚警的。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杂波预白化的相参雷达海杂波背景下非相干恒虚警检测方法:预白化比率均值检测方法和预白化比率中值检测方法。首先,本文研究了海杂波的统计特性以及K分布模型。K分布模型属于复合高斯模型,是常用的海杂波幅度模型。K分布不仅能很好地描述海杂波的幅度分布特性,还能够描述海杂波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之后介绍了海杂波的空时相关性,并对相关性的形成原因作了介绍。接着介绍了非相干恒虚警检测方法的基本结构,重点介绍均值类恒虚警检测器和有序统计类恒虚警检测器。然后,本文对K分布模型下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和形状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在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中,介绍了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归一化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和近似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性能好但时间复杂度比较高,近似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与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性能接近,归一化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计算量最小。形状参数估计方法中,重点介绍了矩估计方法和双分位点估计方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矩估计方法对异常点比较敏感,而双分位点估计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异常点能力。最后,本文介绍了相参雷达下比率均值和中值检测器的恒虚警特性。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比率均值和中值检测器统计量与尺度参数无关,而与参考单元数有关。同时,仿真实验说明了比率均值和中值检测器的统计量是和脉冲积累数、形状参数和协方差矩阵相关的。因此,本文提出了具有全场景恒虚警特性的预白化比率均值检测方法和预白化比率中值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是基于杂波信号预白化方法,并使用了匹配与脉冲积累数、形状参数和参考单元数的门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预白化比率均值检测器和预白化比率中值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以及计算时间。(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张江波[5](2017)在《基于稀疏表示的密集多径非相干信号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在密集多径信道下信号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非相干检测方法。此方法考虑了稀疏表示的原理及特点,以稀疏信号分解、主成分分析及特征信号提取为基础,通过利用假设检验方法对信号进行最终判决,实现了在密集多径环境下的信号检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对比了传统方案和所提方案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能力。(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17年02期)
朱鲁军[6](2016)在《基于PNC的部分响应CPM信号非相干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到物理层所形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逐渐变为研究的热点。物理层网络编码利用电磁波信号迭加原理,有效地解决了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相互影响的问题,作为一种新颖的中继传输技术,在吞吐量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的信号调制方式选择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它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线性调制,相比于线性调制,具有频谱效率高的优点。现有关于CPM-PNC的检测算法均采用全响应连续相位调制(Full Response CPM)信号。基于PNC上PR-CPM的检测,由于部分响应连续相位调制(Partial Response CPM)相比FR-CPM有着频谱利用率更高的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针对单信道点对点系统,分别研究了基于FR-CPM和PR-CPM信号的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并给出两种信号的仿真结果和分析。针对点对点系统中存在吞吐量低,节点间信息传递耗时较大的不足,提出了PNC系统中的FR-CPM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但是FR-CPM并不是最佳的绿色调制方式,PR-CPM相比于FR-CPM,有着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更高的优势。同时基于Laurent分解的原理,将PR-CPM信号用信号波形线性迭加的方式表示,可降低接收机的匹配滤波器个数。因此,又提出了一种基于Laurent分解的PR-CPM-PNC多符号非相干检测算法。值得注意的是,当成型脉冲函数为矩形时,发现该算法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种相位模糊的现象。针对PR-CPM-PNC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存在检测速率偏低的问题,又提出了PR-CPM-PNC传统块检测算法。但是该算法在提高了检测速率的同时,会使检测性能比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性能降低许多。因此,又提出了一种基于PR-CPM-PNC的非相干块检测优化算法。该算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块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而且相比于多符号检测算法,接收机的检测速率有了较大地提升。(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12-01)
周世阳,王赏,程郁凡,王莉[7](2016)在《MSK信号的最大似然非相干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最小频移键控(MSK)信号,本文研究了一种性能优异的低复杂度最大似然非相干检测(MLNCD)接收模型,通过利用有限的几个符号构成的观测序列检测中间符号解调信息。本文给出了MLNCD模型的判决表达式,并推导了基于MLNCD算法的MSK信号软解调简化表达式,降低了实现复杂度。本文还仿真分析了采用MLNCD算法的无编码MSK系统和有编码MSK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结果表明MLNCD算法比传统MSK非相干解调算法具有显着的BER性能优势,与MSK相干解调性能接近,而且软信息的简化几乎没有造成系统性能损失。(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6年07期)
陈强,芮国胜,孙文军,田文飚,张洋[8](2016)在《基于判决反馈的CPFSK信号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多符号检测算法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工程实现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决反馈思想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已判决的码元信息,对观测长度内所有可能发送波形进行筛选,从而减少码元判决时所需的相关器数量,降低算法的检测复杂性。在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2种情况下推导出改进算法误码性能的联合上边界,并基于网格最小欧氏距离求得其性能下边界,明确界定了改进算法的误码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不损失检测性能的前提下,改进算法的复杂度随着反馈码元个数的增加呈负指数幂减少。(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党小宇,刘兆彤,李宝龙,李强[9](2016)在《物理层网络编码中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非相干多符号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连续相位调制(CPM)的物理层网络编码(PNC)由于其高效的吞吐率和频谱利用率特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关于CPM-PNC检测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到达中继端的两节点信号载波相位完全同步或相位差已知的基础上。实际应用中,这一载波相位差不可避免,也很难准确估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中继端存在未知载波相位差条件下的CPM-PNC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最大似然检测原理,通过观察多个码元来实现中间码元的检测,充分利用了CPM信号的相位记忆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CPM-PNC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性能优越。而且随着观察窗口长度的增大,其性能显着提高并逐渐趋近最优相干检测性能。在误码率(BER)为410-时,相比于非相干单符号检测,观察窗口长度为5个码元时的CPM-PNC非相干多符号检测有6.7d B的性能增益。(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孟庆霞[10](2015)在《海杂波背景下的空时非相干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一直是海洋监视雷达的一项主要任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海杂波的非平稳和非高斯特性,严重影响了目标检测性能,使得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对海杂波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近年来,Pareto分布模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海杂波的分析、建模和仿真。Pareto分布下海杂波动目标检测问题已成为实际应用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Pareto分布模型下海杂波的参数估计问题和匹配于形状参数的空时非相干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海杂波的特性和统计模型。主要回顾了几种常见的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对这几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说明;接着分析了海杂波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并介绍了海杂波的复合高斯模型。其次,介绍了海杂波广义Pareto强度分布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主要介绍了两种参数估计的方法,分别是矩估计法和双分位点估计法。针对样本的异常值,本文采用了双分位点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机载大场景海杂波的非高斯特性估计中,结合仿真数据验证了非高斯特性感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矩估计相比,双分位点估计方法具有抗异常样本的能力并且估计效果更好。最后,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非相干CFAR检测的基本结构,并说明了其CFAR性质实现的隐含条件和局限性。然后,针对传统非相干CFAR检测器的局限性,提出了匹配于形状参数的空时非相干检测方法(即Pareto分布下比率中值检测方法),而且,对该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完成了恒虚警门限的设置和计算问题。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门限仅取决于Pareto分布的形状参数、参考单元数目、脉冲累积数和虚警概率,与尺度参数无关。接着,研究了空时参考单元的选取问题,给出了几种不同的空时参考单元选取模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Pareto分布下比率中值检测方法具有全场景恒虚警的特性和抗异常干扰的特性,并证明了提出的空时二维参考单元选取方法可以改善检测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非相干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非相干检测的非正交多脉冲调制(NMM)技术不需要载波的相位信息,并且具有很高的频带效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但是多用户系统中,信号间的非正交性会产生多址干扰,当干扰用户数较多或者存在远近效应时,将极大地影响系统性能,降低系统容量。本文重点研究多用户NMM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几种能够有效消除干扰的非相干多用户检测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多用户NMM系统的伪线性模型,研究了非相干解相关、非相干MMSE以及子信号集检测器等非相干多用户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子信号集检测算法,它通过利用初始解降低了检测器的维度,避免了伪线性模型所引入的冗余干扰,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性能。2.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非相干判决反馈检测器,它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干扰抵消,可以有效消除用户间的多址干扰,适用于存在远近效应的多用户系统。为了进一步消除用户内自身信号间的相关性,又具体设计了线性解相关、软干扰抵消两种非相干检测算法,其中软干扰抵消通过避免矩阵求逆具有更低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可以极大地提高功率较弱用户的性能,并且即使干扰用户较多,检测性能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3.提出了一种迭代判决反馈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迭代地使用分别基于上叁角矩阵和基于下叁角矩阵两种不同结构的判决反馈检测算法,依据最大值准则或者平均值准则不断地优化更新各用户的判决估计量,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中各用户的检测性能,仿真表明采用平均值准则时检测性能更佳。针对迭代检测过程会增加信号处理时延的问题,提出了迭代判决反馈检测器的一种并行实现方式,它在保持原有迭代检测器性能的基础上,处理时延可以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相干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Chan-fei,WANG,Ji-ai,HE,Wei-fang,WANG,Ya-mei,XU.双向中继传输中基于半定松弛的非相干检测(英文)[J].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2019
[2].周斌.非正交多脉冲调制系统的非相干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3].刘壮.低复杂度CPM非相干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4].王光辉.相参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非相干恒虚警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5].张江波.基于稀疏表示的密集多径非相干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7
[6].朱鲁军.基于PNC的部分响应CPM信号非相干检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7].周世阳,王赏,程郁凡,王莉.MSK信号的最大似然非相干检测算法研究[J].信号处理.2016
[8].陈强,芮国胜,孙文军,田文飚,张洋.基于判决反馈的CPFSK信号非相干多符号检测算法[J].通信学报.2016
[9].党小宇,刘兆彤,李宝龙,李强.物理层网络编码中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非相干多符号检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
[10].孟庆霞.海杂波背景下的空时非相干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