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同样甚至更为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和稳定乳化液等特性,还具有无毒、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良的环境兼容性,并且具有选择性好、用量少等优点,从而在农业、建筑、食品饮料、工业清洗、皮革、造纸、医药、石油及环境保护等众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使得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菌及其产物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是,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低产量、高成本严重制约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规模化和工业化。为此,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及其生产途径、产物分子结构和功能间的关联性,是促进其工业化发展必由之路。所以,通过结构筛选和计算机模拟,生产出具有特定用途和高附加功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未来研究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一旦筛选出高效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研究的关键便在于优化生产条件和提纯方法,并找到与之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此,综合其它学科和各种技术,如模拟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必将是目前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已经有大量报道,但是,微生物是地球上十分丰富的资源,为人们所认知的微生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因此,还有大量的、具有开发潜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未被发现。所以,本文首先通过设计筛选培养基,从有机农药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三株具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的细菌,并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基因鉴定,均属于不动杆菌。其中不动杆菌W2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最好,所以,继续对其发酵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摸索,初步得到了最优化的发酵条件。这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研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经济意义。同时,当前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微生物的发酵途径和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越来越明朗化。为此,筛选目的菌株,对其进行目的基因分析,并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构建高性能的基因工程菌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手段。本文也对筛得的细菌W2进行了功能基因的研究。通过细菌质粒的消除法和快速检测技术,发现该菌至少存在一个较大质粒;通过电泳检测,结果发现未消除质粒的细菌能产生噬油斑(即产表面活性剂),消除了质粒的细菌不能产生噬油斑(即不产表面活性剂)。从而初步断定该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基因位于这个质粒上。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目的基因作了一定的铺垫。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株ε-多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J]. 微生物学报 2020(05)
- [2].琥珀酸产生菌固体发酵动力学研究[J]. 中国酿造 2015(01)
- [3].亮氨酸氨肽酶产生菌筛选与特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2)
- [4].一种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7)
- [5].酸胁迫对乳酸链球菌素产生菌Lactococcus lactis LN26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04)
- [6].中生菌素产生菌发酵合成培养基的设计优化[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03)
- [7].子囊霉素产生菌营养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限定培养基的建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6)
- [8].L-亮氨酸产生菌的获得[J]. 黑龙江医药 2008(04)
- [9].GABA产生菌的筛选以及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16(04)
- [10].一株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鉴定[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03)
- [11].纤溶酶产生菌发酵豆乳饮料的研制[J]. 粮油食品科技 2014(05)
- [12].鲭鱼鱼肉中组胺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J]. 食品科学 2012(13)
- [13].变构菌素产生菌S.griseochromogenes接合转移体系建立与优化[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2(03)
- [14].展青霉素产生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J]. 农业机械学报 2008(03)
- [15].1株阿魏酸酯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微生物学杂志 2019(05)
- [16].一株海洋源细菌素产生菌筛选及细菌素性质研究[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6(02)
- [17].不同环境中胞外多糖产生菌的初步研究(英文)[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8].硫酸软骨素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 现代食品 2020(06)
- [19].一株对香豆酸产生菌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3)
- [20].油污土壤中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J]. 中国酿造 2012(05)
- [21].柚苷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其酶特性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09(01)
- [22].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剂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11)
- [23].1株耐高温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3)
- [24].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筛选方法的对比与优选[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5].一种纤维素酶产生菌筛选方法的改良[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07)
- [26].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 [27].一种新型丁醇产生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0)
- [28].高产抗生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9)
- [29].一株碱性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步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9)
- [30].苯扎溴铵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抗杂菌能力的实验[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