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乌头(Aconitum L.)花序长而丰满,花形奇特,并且多是夏季开花的蓝色花卉,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和育种价值,但是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药用价值上,对其园林价值较少涉及。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部分地区乌头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群落类型等内容的调查,为引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筛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种类,收集其种子或块根等材料进行繁殖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为今后乌头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并为在园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在内蒙古、河北以及四川西部地区共调查到9种乌头,分别是北乌头(A.kusnezoffii)、华北乌头(A.soogaricum var.angustius)、紫花高乌头(A.excelsum)、西伯利亚乌头(A.barbatum var.hispidum)、高乌头(A.sinomontanum)、露蕊乌头(A.gymnandrum)、乌头(A.carmichaeli)、瓜叶乌头(A.hemsleyanum)和康定乌头(A. tatsinenense )。通过调查了解了它们的资源分布概况、生物学特性、繁殖特性及生境状况等,最终确定华北乌头、北乌头、紫花高乌头为主要引种对象。对华北乌头和北乌头形态性状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乌头的花序长、子根数和华北乌头的花朵数、花序长变异大,二者花萼大小变化比较稳定;对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R形聚类分析揭示了北乌头花部和根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华北乌头花部和株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紫花高乌头和北乌头种子具有休眠性,发芽率低,发芽缓慢。紫花高乌头种子的萌发适温为15-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北乌头种子不萌发。赤霉素和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在125 mg.L-1-2000 mg.L-1范围内,1000mg.L-1是打破紫花高乌头和北乌头休眠最合适的GA3处理浓度,处理后发芽率分别达到88.89%和26.67%,其中紫花高乌头种子11d左右开始萌发,2-4d后达到发芽高峰;北乌头种子处理后13-15d开始萌发,3-5d后达到发芽高峰;未经处理的两种乌头的发芽进程一直很缓慢,发芽曲线平缓。低温层积后紫花高乌头和北乌头种子发芽率可达69.43%和19.67%,与经1000 mg.L-1的GA3处理的种子差异不显著,但是种子开始萌发需要较长的时间。紫花高乌头老化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即使是1000 mg.L-1的GA3对种子的萌发促进作用也不大,经50和100 mg.L-1 6-BA处理后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发芽率分别为38.33%、47.50%。(3)通过对比11种基质中紫花高乌头的出苗率和生长量,筛选出园土:河沙:草炭=2:1:2为紫花高乌头播种的适宜基质,而园土:河沙:草炭=1:1:1适合做育苗基质。补光有利于冬季温室内乌头的生长,并且光照时间越长,植株生长越健壮。光照时间的延长相应提高了紫花高乌头光补偿点,20h的光照影响显著高于16h和暗期中断处理。(4)初步研究了北乌头和华北乌头块根储藏时间和块根重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的储藏条件下,北乌头和华北乌头块根打破休眠所需的时间都小于45d,并且休眠打破后播种越早,出苗率越高,生长也越健壮;在10g的范围内,块根越重,生长越健壮。(5)通过测定北乌头和华北乌头的光-光响应曲线,发现北乌头比华北乌头耐荫,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也高于华北乌头,二者对弱光的反应能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