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

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于2006–2007年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45°49′–46°04′E,89°14′–89°36′N)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北部(44°36′–46°00′E,88°30′–90°03′N)分别对圈养和放归条件下成年雄性普氏野马的应激水平进行研究。采用粪便内糖皮质代谢产物(简称FGM)测定的非损伤性取样法,研究了放归公马和头马四季的应激水平、冬夏两季圈养野马应激水平的变化、冬季圈养和放归条件下野马应激水平的差异、运输这一胁迫因子对野马应激状态的影响,同时,初步分析了同一季节不同研究对象、不同季节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环境中个体应激水平差异的可能应激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归普氏野马FGM值测定结果表明,放归公马和头马的FGM值呈现明显的季相变化。其中,公马四季的FGM值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头马的FGM值于冬春、夏秋两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季节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2)圈养FGM值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圈养野马的应激水平极显著高于冬季值(P<0.01)。经分析得出,高温、特殊繁殖生理期所带来的争雌压力是导致夏季野马应激水平较高的主要应激源。(3)冬季圈养和放归野马FGM值测定结果表明,圈舍公马与放归公马、圈舍头马与放归头马的FGM值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圈养公马>圈养头马>放归头马>放归公马,说明圈养野马较放归野马遭受了较多的压力因子。(4)普氏野马对运输刺激有明显的应激反应。野马在运输刺激前其FGM值处于较低水平,运输结束后平均的1.75 h左右,FGM值开始上升,平均至24 h时达到峰值,较之运输前增加了2.3倍,随后,FGM开始下降,平均至72 h时,恢复正常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普氏野马的相关研究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分布区变迁
  • 1.1.3 生存现状
  • 1.1.4 普氏野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 1.1.5 普氏野马再引入及其主要问题
  • 1.2 野生动物应激状态的研究进展
  • 1.2.1 动物应激状态的生理和生态学意义
  • 1.2.2 野生动物应激状态的研究途径
  • 1.2.3 非损伤性粪便研究法的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 2.1 野马繁育中心
  • 2.2 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文特征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2.6 野生动物
  • 2.2.7 社会经济
  • 3 研究对象、方法及时间
  • 3.1 研究对象
  • 3.1.1 圈养的公马和头马
  • 3.1.2 放归的公马和头马
  • 3.1.3 运输的野马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新鲜粪样的采集和保存
  • 3.2.2 样品的预处理和激素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圈养条件下野马应激水平的测定
  • 4.2 放归条件下野马应激水平的测定
  • 4.2.1 放归公马FGM 值的季相变化
  • 4.2.2 放归头马FGM 值的季相变化
  • 4.2.3 放归公马与头马FGM 值的比较
  • 4.3 圈养和放归条件下野马应激状态的比较
  • 4.4 运输对野马应激状态的影响
  • 4.4.1 头马对运输刺激的应激反应
  • 4.4.2 雌性野马运输刺激反应
  • 5 讨论
  • 5.1 圈养条件下公马和头马应激状态的分析
  • 5.2 放归条件下公马和头马应激状态的分析
  • 5.3 圈养和放归条件下野马应激状态的分析
  • 5.4 应激水平对野马放归的监测作用
  • 5.5 应激水平对野马科学管护的指示作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