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少的少数民族,世居在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有语言而无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头传统。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伊玛堪”是赫哲族关于民族历史的独特记忆,歌颂了民族英雄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不朽功绩,带有浓厚的渔猎文化色彩,作为民族的知识和文化体系被一代代歌手演唱和传承。截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伊玛堪”的讲唱活动依然作为赫哲族的日常生活方式存在,进入现代社会后,赫哲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迁,传统文化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伊玛堪的传承也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机。与此同时,在与外来文化的撞击融合中,赫哲文化传统构筑的意义世界被逐渐置换和抽空。日常生活越来越“现代”的赫哲人,在作为共同体的认同上弥漫着一种身份迷失的焦虑,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为民族提供身份认同的文化载体,一度作为“民族精神展览馆”的伊玛堪被重新发现。论文的前四章主要论述伊玛堪在“表达认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结构和意义的双重视角揭示伊玛堪的生长历程,包括伊玛堪产生的文化生态,从口头到文本的写定方式,“程式”的形成与功能,史诗母题的文化意蕴四方面内容,描述伊玛堪于特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产生,在传承中不断被传统选择和过滤形成的程式化的表达方式,再到程式中抽象出的意义单元——母题的文化解读,揭示伊玛堪的产生过程是民族共同的情感和表述方式不断被文化传统认同的过程,伊玛堪作为这个过程的产物,必然是文化传统的艺术显现,其表达的也是民族认同的需要表达的共同情感。第五章论述了在现代生活环境中,伊玛堪被边缘化和解构,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作为认同表达的符号体系。从伊玛堪的产生机制上就可以证明其具备这种资质,然而如何使传统的,被现代文化生活所边缘的伊玛堪重新回到文化中心,并发挥认同表达的作用,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为之提供了外部条件,而民族成员对认同文化的内在需要则是其得以复兴的根本动力,这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借鉴口头传统理论,结合传统的母题分析方法,对“伊玛堪”史诗做表层叙事单元和深层意义单元的双重解读。采取民族志诗学的观念和态度,对文本写定和迻录方法探讨,以确立口头传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诗学批评标准,重新发现和确认口传史诗的审美价值。同时,笔者尝试从功能的角度,确认伊玛堪作为民族史诗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以此回应长久以来对于“伊玛堪”是否能够成为民族史诗的疑问。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希望结合伊玛堪从传统到现代的生命历程及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成果,呈现在文化社区层面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效能,为寻找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语境中再生和发展的可能性和有效途径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