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论文-潘务正

晚清民初论文-潘务正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清民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清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

晚清民初论文文献综述

潘务正[1](2019)在《晚清民初桐城派的《孟子》文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学冲击、经学衰微的晚清,为适应新的形势及对抗文学发展的通俗化趋势,桐城派从《孟子》中汲取思想及艺术养分,于其文法极为关注,方宗诚、姚永概、吴闿生等都有相关研究着作。他们将孟子之道与叁民主义及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相关联。在文法上,重视《孟子》逆笔、顿挫诸法,以印证桐城派阳刚、阴柔融合的审美理想及追求"高古"的美学境界。他们潜心揣摩《孟子》的比喻之法,将气作为解决古文与说理之间矛盾的不二法门。晚清民初桐城派对《孟子》文法的推崇,有其隐微的用心。(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5期)

李锦熙,杨豪[2](2019)在《晚清民初云南桑蚕业和桑蚕教育起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单梳理晚清民初云南桑蚕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云南桑蚕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自强运动是桑蚕业起步的最初动因,地域特点也决定了桑蚕业的优先发展。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制法的桑蚕业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懂技术的工人,提高桑蚕业的水平,进而堵漏卮兴实业,这就是桑蚕教育发展的初衷。(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7期)

刘晓军[3](2019)在《晚清民初的小说作法与中国小说文体的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民初为小说写作课程编着的小说作法,系统讲述了源自日本与欧美的现代小说理论和创作方法。因其作为教材的属性而具有广泛的受众面和强大的执行力,培养了大量的小说作者并形成了现代小说的审美趣味和阅读期待。小说作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小说观念和文体形态,从而推动了中国小说文体的现代化。(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璐[4](2019)在《晚清民初佛教的入世情结——以“革命僧人”宗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晚清民初佛学的复兴,目前学界已经有了不少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普遍认为晚清以来的佛学复兴是以居士群体的自觉为主体。究其根源在于当时在西洋、东洋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刺激下,中国知识阶层需要找到能与西方科学哲学相抗衡的思想资源。因此,佛教成为当时抗衡和诠释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资源,引起了知识阶层的广泛兴趣。相比较而言,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佛教内部僧徒衰微、宗风颓败,难以承担起复兴的重任。似乎这一时期的佛教,完全处在一个被知识阶层重新发现和选择的位置。的确,晚清民初,佛教居士的振(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9年07期)

曾慧慧[5](2019)在《晚清民初妇女法律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问题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妇女的法律地位,则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不仅注重宗法血缘,还注重尊卑伦理关系,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这不仅对妇女造成了伤害,还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妇女法律地位发生变化是在晚清民初时期,在整体社会变革过程中,妇女由被动的受影响,逐渐转变成为影响社会变革的一股力量。晚清民初,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清末法律改革,再到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吸收西方的立法成果,借鉴西方的立法模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妇女在立法上的地位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从太平天国对妇女解放的初次实践到戊戌变法对妇女法律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从清末新律改革对妇女地位在立法上的进步性规定到北洋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对相关妇女法律、法规的多次修订,最终自由、平等的资本主义法律取代了以封建伦理为宗旨的法律制度,妇女的法律地位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发展了男女平等思想,妇女的人身权得到提高,女性在婚姻中得到自由,妇女被赋予受教育权和参政权,有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得更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妇女的法律地位远不能满足男女平等和男女平权的要求,妇女的解放一直在路上,还存在严重的缺陷,歧视妇女的现象仍存在,女子受教育程度仍比男子低,就业仍存在一定限制,娼妓和纳妾仍然盛行。这种情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彻底的改观,真正实现男女在法律上的平等。晚清民初从立法上对提高妇女法律地位所做出的努力,应该得到肯定,它告诉我们,妇女的解放和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必须以消除封建宗法思想为前提,以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以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妇女法律地位在立法与事实上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刘玉茹[6](2019)在《“文明”观的建构与晚清民初的社会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作为在西方观念与社会时潮双重作用下建构起来的话语,本身带有强烈价值导向。在近代知识分子们的主张和言论中,“文明”一词的使用可谓屡见不鲜。通过知识分子对“文明”一词的灵活使用可以看出,“文明”一词及其主导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近代知识分子各种理论和主张的话语构成,并为诸多社会思潮的兴盛作了舆论上的宣传和思想上的准备。戊戌时期,“文明论”成为世界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构成。“文明”一词在西方人的思维表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文明”概念演化的评价体系逐渐成为衡量各国等级的普遍标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在以文明为核心的价值判断中为自己的国家寻找定位,并逐渐习惯于用“文明”来解释问题、评判得失,并围绕“文明”提出自己变法救国的各项主张和举措等。辛亥时期的革命思潮也掀起了对“文明”的标榜和宣扬,为了扩大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党人借助“文明”将自己的革命行动和革命思想合法化和正当化。在此时期革命党人“文明排外”的做法是主动将自己的文明意识加以行动化的重要表现,而其在“文明”观念影响下产出的“民权主义”更是文明自觉下的重要实践。一战之后,知识分子对文明的认识由最初的趋迎、模仿和标榜开始走向反思。他们对文明的反思表现在围绕文明所展开的各种文化论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思潮当中。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文明的认识更加清晰、全面,对文明话语的运用也更加熟练。知识分子主动将“文明二分”思维运用到自己的社会言论和行动中,而“西方物质-东方文明”成为他们对“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后的产物,这一产物同时构成了他们文化保守思想的重要基础。透过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对“文明”认识的转变,可以看出“文明”观被建构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分子运用“文明”话语应对变化的时代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对“文明”认识的转换其实是对“西方”在内的整个世界认识的转换。可以说,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对“文明”观念进行探索和反思的历程也是他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严静[7](2019)在《晚清民初的世界意识与世界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不仅在生存空间的层面为国人制造了"中心地理"的幻象认知,更囿限了古典中国的文化、文学的发展,使中国文学无法获得外来文学的滋养。自晚清民初以来,伴随着世界意识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世界文学观念得以在中国的文学场域建构起来,并深刻地影响了晚清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在世界文学观念的介入之下,中国文学由古典文学走向了现代文学的新阶段,而越出民族文学的世界性文学视野也成为了现代文学的重要特征。(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凌[8](2019)在《晚清民初汉语教材的处置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民初的汉语教材对处置式的应用已比较成熟。"把"字类处置式占据主流,"将"字类用例较少。"把/将"后的宾语,构成形式多样,以有定确指的成分为主,也有无定已知的成分。处置式的语义以表示动作实施后事物发生变化或产生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为主,句式丰富灵活。(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琴[9](2019)在《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从模糊到清晰,从对容闳等早期边缘人"通夷言夷字""久居外洋"的模糊认识,到清政府派遣同文馆学生出洋、幼童留美、船政学生留欧,形成对出洋肄业生的认知,社会逐步认识了这一新群体,留学生形象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构起来。甲午战败后,在张之洞《劝学篇》、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等着述鼓舞下,出国留学迅速成为晚清社会的焦点之一,社会对留学生寄予厚望。在一系列奖励游学毕业生出身和授予官职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清政府任用,树立了留学生社会精英的形象。直至民初,社会赋予留学生群体救治中国衰敝的重任,留学生在政学工商各界均举足轻重。留学生也承载了社会及家庭对自身的巨大期许和压力,完成了自我形塑。20世纪20年代中期,诸多因素导致留学生遭到学界批评和质疑,对留学生的崇拜逐渐破除,理性认知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留学生精英者的形象依旧,普通民众对留学生仍旧盲从。在清末民初社会形象演变过程中,留学生从社会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心。(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凌[10](2019)在《晚清民初汉语教材“把”字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晚清民初四部以北京话为描写对象的汉语教材,发现其中的"把"字句:(1)句法结构多样。动词后带补充成分的结构占绝对优势,其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在/到/给"引出的介词短语出现频率最高。(2)语义类型丰富。广义处置式的原型结构和使用频率最高的狭义处置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最常用的句型;结构相对简单但使用频率较低的广义和狭义处置式,是中级阶段教学的句型;致使处置式和结构复杂且使用频率较低的狭义处置式,是高级阶段教学的句型。(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晚清民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简单梳理晚清民初云南桑蚕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云南桑蚕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自强运动是桑蚕业起步的最初动因,地域特点也决定了桑蚕业的优先发展。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制法的桑蚕业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懂技术的工人,提高桑蚕业的水平,进而堵漏卮兴实业,这就是桑蚕教育发展的初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清民初论文参考文献

[1].潘务正.晚清民初桐城派的《孟子》文法研究[J].文学遗产.2019

[2].李锦熙,杨豪.晚清民初云南桑蚕业和桑蚕教育起步初探[J].现代交际.2019

[3].刘晓军.晚清民初的小说作法与中国小说文体的现代化[J].求是学刊.2019

[4].王璐.晚清民初佛教的入世情结——以“革命僧人”宗仰为例[J].法音.2019

[5].曾慧慧.晚清民初妇女法律地位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6].刘玉茹.“文明”观的建构与晚清民初的社会思潮[D].山东大学.2019

[7].严静.晚清民初的世界意识与世界文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

[8].李凌.晚清民初汉语教材的处置式[J].现代语文.2019

[9].刘晓琴.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J].史学月刊.2019

[10].李凌.晚清民初汉语教材“把”字句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9

标签:;  ;  ;  ;  

晚清民初论文-潘务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