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沙蒿多糖结构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作者: 张继
导师: 王云普
关键词: 沙蒿多糖,化学结构,空间结构,降血糖作用
文献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沙蒿多糖(ASP),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如吸水性——可吸取自身重量60倍的水,高粘度——是明胶的1800倍,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学、生态等不同领域。然而,迄今为止,对其结构的研究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 1.1980年文献报道采用硫酸水解和乙酰解,通过纸层析和Whatman纤维粉柱层析分析,认为ASP出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木糖五种单糖组成。本文采用ASP的糖腈乙酰化衍生物,通过纸色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和采用ASP的TFA水解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综合分析,确定了ASP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发现其化学组成与文献报道不同,ASP是由六种单糖组成,尚有第六种单糖——D-来苏糖,其组成摩尔比为L-阿拉伯糖:D-木糖:D-来苏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等于1:5:2:28:4:14。 首次采用光散射法(动静态光散射仪)、比旋光度法(自动旋光仪)、热分析仪等测定了ASP的物理性质。用光散射法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1.42×105g/mol,比旋光度为+90°,总糖含量96.5%,显色反应表明ASP是还原性多糖,热分析测试为无定型粉末。 2.本文首次采用特异性糖苷酶切技术结合IR、MS、GC、GC-MS、13C-CP/MAS NMR、13C-NMR、1H-NMR、13C DEPT135 NMR、2D NMR(13C-1H COSY和1H-1H COSY)等综合分析了组成ASP单糖的连接顺序及糖苷键类型、分支点,给出了ASP的化学结构。其连接顺序为:葡萄糖(α-1)-甘露糖(β-1,3)-葡萄糖(β-1,4)-木糖(β-1,3)-来苏糖(β-1,5)-葡萄糖(β-1,4)-甘露糖(β-1,3,6)-半乳糖(α-1,2,6)-半乳糖(β-1,6)-木糖(β-1,3)-阿拉伯糖(α-1),大分支点为葡萄糖的α-1,6连接处,同时甘露糖同糖之间以α-1,2,6、β-1,3,6、β-1,2,3,6方式连接,半乳糖同糖之间以α-1,2,4,6、α-1,2,6方式连接,分别形成许多小的分支。 3.首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确定了ASP的空间结构。ASP是具有高度分支的线形大分子,ASP单分子直径约为1.2-2.53nm,长链约2435-8560nm,分支约200-2000nm,主链之间、支链之间、主链与支链之间通过大分子间作用力相互扭结、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4.首次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实验大鼠为动物模
论文目录:
独创性申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多糖的分类
1.1 高等植物多糖
1.2 动物多糖
1.3 微生物多糖
1.4 藻类多糖
2 多糖的活性
2.1 抗肿瘤
2.2 抗病毒
2.3 抗凝血
2.4 抗衰老
2.5 降血糖、血脂
2.6 抗辐射
2.7 抗氧化
2.8 增强免疫作用
2.9 其它作用
3 多糖的作用方式和活性
3.1 激活巨噬细胞
3.2 激活网状内皮系统
3.3 激活T细胞和B淋巴细胞
3.4 激活补体
3.5 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3.6 改变细胞膜结构
3.7 其它
4 多糖的分析方法
4.1 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4.2 多糖的结构分析
5 多糖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
5.1 立体构效
5.2 多糖的组成和糖苷键类型
5.3 多糖结构的修饰
5.4 分子量
5.5 支链及支链基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5.6 其它
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总体研究方案
1.研究方案
1.1 ASP的结构分析
1.2 ASP的形貌研究
1.3 ASP的降血糖药理实验及作用机理研究
1.4 研究技术路线
2.目标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沙蒿多糖的制备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 提取与纯化
2.2 纯度鉴定
2.3 物理性质测定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沙蒿多糖空间结构研究
1.方法
1.1 原子力显微镜
1.2 透射电镜
2.结果与讨论
2.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2 透射电镜分析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沙蒿多糖化学结构研究
1.单糖组成分析
1.1 方法
1.1.1 纸色谱法
1.1.2 GC法
1.1.3 GC—MS法
1.1.4 HPLC法
1.1.5 IC法
1.2 结果与讨论
1.2.1 纸色谱分析
1.2.2 ASP糖腈衍生物GC分析
1.2.3 ASP糖腈衍生物GC—MS分析
1.2.4 HPLC分析
1.2.5 IC分析
1.3 结论
2.ASP结构分析
2.1 方法
2.1.1 甲基化、乙酰化
2.1.2 高碘酸氧化
2.1.3 Smith降解
2.1.4 特异性糖苷酶酶解反应
2.1.5 GPC检测
2.1.6 结果分析
2.1.6.1 甲基化、乙酰化分析
2.1.6.2 高碘酸氧化分析
2.1.6.3 Smith降解分析
2.1.6.4 酶解分析
2.1.7 讨论
2.2 波谱分析
2.2.1 红外光谱分析
2.2.2 NMR
2.2.2.1 ASP~1H—NMR分析
2.2.2.2 ASP~(13)C—NMR分析
2.2.2.3 ASP~(13)C—CP/MAS NMR分析
2.2.2.4 ~(13)C DEPT135 NMR分析
2.2.2.5 ASP ~(13)C—~1H COSY分析
2.2.2.6 ~1H—~1H COSY分析
2.2.3 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沙蒿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剂量AS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2.2 ASP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2.3 ASP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2.4 ASP对糖尿病大鼠肝糖原的影响
2.5 ASP对糖尿病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6 ASP对糖尿病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
2.7 ASP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3
参考文献
- [1].人参水提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 陈艳.东北师范大学2010
- [2].胡芦巴降血糖成分分析及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D]. 姜文月.吉林大学2015
- [3].委陵菜黄酮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乔卫.天津医科大学2009
- [4].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及玉米须多糖5降血糖作用和机制研究[D]. 张艳.吉林大学2012
- [5].黄芪甲苷对高脂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 吕琳.南方医科大学2010
- [6].乌龙茶多糖的形成特征、结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D]. 倪德江.华中农业大学2003
- [7].蓝刺头水提物对实验性Ⅰ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杨斌.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 [8].桑叶有效部位降血糖作用与JNK信号通路的关系[D]. 罗明璃.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灰树花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D]. 李小定.华中农业大学2002
- [2].山茱萸多糖化学、生物活性及树脂吸附法分离植物有效成分研究[D]. 李平.北京化工大学2005
- [3].枸杞多糖的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D]. 朱彩平.华中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