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课堂魅力的途径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课堂魅力的途径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卢敏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课堂魅力就是课堂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极具魅力的课堂,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富有魅力的课堂一定是美的,它感染着参与者的视觉听觉和心灵。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增强课堂魅力所作出的几点尝试。

一、精心导入,成功蓄势。让历史课堂呈现铺垫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导言课、模块导入语、专题导入语、课时导入语等,往往起到开宗明义的作用,导入得法,能很快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为课堂目标的达成充分蓄势、有力铺垫。

案例:

当我为我校高一某个班(这个班的理工科目的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上第一次课时,在先作了富有个性的自我介绍之后,我便抛出了我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学历史?请据实回答。”

答:“不想!”绝大多数学生毫不含糊地打击我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

问:“能告诉我原因吗?”

答:“感觉没什么用。”

问:“历史学科不能满足你哪些需求?”

答:“不能快速致富!”

问:“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就是无用吗?你的需求只有物质方面的需求?”

……

针对这种现状,我放弃了对导言课按部就班的设计,而决定把导言课的重点放在探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如何认识当前社会对人文学科的漠视?”这一问题上。我谈到人文科学的特点,谈到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趋于短视的现象,谈到物质世界的日渐富有和精神世界的日趋荒芜等。这其间,我引用了大量的俗语、名言、实例来论证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不可替代性。

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以1980年6月美国的观测系统对卫星信号的误读而做出苏联导弹正飞向美国的错误判断以致于差点引发一场世界大战为例,说明这种缺乏历史经验的科学技术装置所存在的潜在危险性。他认为,这些虚假警示的发生源于对未来的思考完全脱离了历史。而让历史学家介入几分钟,就足以阻止一场灾难性的毁灭,因为历史学家在脑海中对战争如何爆发都有一个理性的模型,而这种模型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分析和过去资料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

……

那节导言课,我颠覆了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传统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言课的有力铺垫。

二、绽放激情,指引心灵。让历史课堂绽放激情之美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充满魅力的课堂必定是激情绽放的课堂。激情就是强烈激动的感情。激情课堂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客观外界信号刺激人的大脑便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这种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感情才能开始发出。教师的投入度兴奋度,在很大程度上着决定课堂的探究氛围,决定着课堂的探究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无法扣动学生的心灵。没有激情的教学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教师的激情源于对事业的执著和学生的热爱,教师的激情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恰当表达,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故,要想让课堂激情飞扬,得让我们先从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做起,从理解把握教学内容潜心修炼教学语言做起,从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做起。

三、创设情境、贴近历史。让历史课堂再现情境之美

《辞海》把情境诠释为: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就是指从历史教学的需要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置于创设中的特定历史情境中,穿越历史时空,贴近历史,唤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身心,以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

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情境的创设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好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是探究性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创设情境必须结合校情、学情、师情、学习内容等进行合理选择。鉴于我校多媒体教学受限和学生无法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学校禁止使用手机,禁止上网吧等)加上个人喜好等因素,我比较多地采用提供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或者用MP3播放音频文件的方式设置情境。

四、巧设结构,注重条理。让历史课堂尽显逻辑之美

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地布局、准确地表达和严密地论证,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去引导和“征服”学生,让历史课堂体现出思维逻辑之美。

案例一:

在探究模块一、专题六、学习内容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之时:

首先,我由东方政治文明转入西方政治文明,由西方政治文明过渡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光辉起点: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其次,在完成专题内容之间的转换之后,便转入专题内部各学习内容之间的结构及层次梳理。第三,在进入新课的探究学习之前,采用学生思索(结合子目标题及内容)教师归纳的方法从宏观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本课分别从自然、社会、人文三个角度介绍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案例二:

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第一目时,我这样设计授课思路:

年轻美国的窘境(贸易问题、债务问题、安全问题)——分析原因:邦联体制导致政府无力——寻找策略:制定宪法,改变体制,强化中央政府权力——1787年宪法制定。

富含逻辑之美的课堂应该是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过渡自然、推理严密的课堂。但受诸多因素(教师的智能结构等)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难面面俱到。

五、联系实际、贴近现实。让历史课堂饱含时代之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即生活”;本次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特别强调在历史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体现时代性的精神——“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一:

在教学《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我从希腊公民的素质,联系到今天合格公民的素质,联系到今天的素质教育;从希腊对体育运动的崇尚、从奥运会的来历联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联系到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爱国精神。

案例二:

在教学《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我在认识雅典民主政治提及苏格拉底之死时,联系到今天的法制建设尤其是司法制度的建设,通过合作学习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方面,雅典民主制度中体现的民主精神应该为当今社会所吸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司法制度建设应该从其缺陷中受到启发:首先,法律应该是确定的。确定的法律是公正审判的前提,确定的法律也可以威慑犯罪。其次,要有专业的法官和理性的审判。“法律乃是一门艺术,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再次、审判中要重视证据的作用。判决的作出要有足够和充分的证据,如果证据不足不能对任何人作出有罪的判决。证据应该以物证为主,而不能仅仅依靠口头的证词就作出判决。

时代性是历史课程内容的重要特点,更是历史教育的生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应当贴近生活实际,让历史课堂展现历史应有的生气与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总之,充满魅力的历史课堂,应当具备铺垫之美,激情之美,情境之美,逻辑之美,时代之美。

标签:;  ;  ;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课堂魅力的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