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是近些年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能源供应方式,它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余热能,提升系统的总能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基于往复式内燃机和热驱动制冷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一个热点方向,两种设备都具有高效可靠的特性。然而,即使国外发展相对成熟的情况下,由于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独特性,这类系统依然有很多研究热点甚至研究空白存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优化设计,优化评价,优化控制与优化运行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辅以热经济学理论,热力过程综合分析法等,针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优化评价,优化控制等多个目标,结合参与的多个实用项目或实验系统,多角度地探索如何更好地设计与利用系统,促进其在我国的发展,为节约能源和能源安全的目标服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热力学,热经济学等理论(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经济评价指标)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了解系统在不同工况运行下的能量分配,与常规系统比较得出的评价结果。在第一定律的分析中发现,设备部分负荷性能,用户热量(冷量)需求和电力需求之比,以及当地电价和天然气价都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重要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系统无论冬夏工况,都能比常规系统节能大约20%。在对系统的火用效率分析中发现,热驱动制冷技术对于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重要性,吸附式制冷机的效率要比电制冷机高出10%,用热经济性理论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吸附机整合的系统在冬季和夏季的热经济效率分别可以达到36%和25%。此外,对多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情况下,最优的运行模式与方法。最后,在试用过多种评价方法后,用改进后的熵值-层次分析法对所有指标进行汇总,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优化分析,对于实际系统的优化设计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改进在化工领域内使用的热力过程综合分析法,提出利用改进后的夹点分析法作为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对两个实际案例中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分别进行改造设计和全新设计研究后,说明这种优化设计方法,不仅能对已建系统改进换热网络,重新优化放置热机和热泵设备,也能对全新系统,从化工“洋葱模型”的外层出发向内层进行设计,辅助设计者确定系统结构。改进后的夹点分析法解决了当系统内流股不连续情况下,出现伪夹点和门槛问题时,如何最优化系统的问题;此外还得出热机和热泵与换热网络整合的准则。在原动机有较多余热可以利用的情况下,热驱动制冷机只要放置合适,较电制冷机节约大量一次能源,在实例中能量利用效率可提升13%。改进后的夹点分析法是对于热力过程综合法的一种补充,将理论推广到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领域中,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优化设计方法。(3)根据优化评价准则,以及优化设计方法,针对一幢宾馆办公综合楼,自主设计一套基于内燃机和吸收机的商业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155kW的燃气内燃机,700kW吸收机和930kW的燃气锅炉。设计中对内燃机冷却水和烟气管路进行重新设计,使用两个换热器充分回收废热,同时大胆采用较新颖烟气补燃型吸收机。对系统进行一年的试运行实验后表明,系统完全符合用户要求,为用户节约大量能源和运行费用。(4)针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中能量分配,优化控制的需求,设计出运用于实际系统中的集散型自动控制中心。集散型自动控制中心在上层采用集中式的组态软件进行高级管理,而在下层的各个设备中采用工业PLC对每个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在试运行中,通过多工况的实验研究,展现出高度的可靠性。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对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安装优化控制的集散型自动控制中心,新系统能满足实时变化3~4种负荷,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在冬季能达到85%,而夏季最大值超过1。与常规系统比较,节约一次能源依负荷需求不同约为10~20%,节约能源费用约为20%。(5)参与德国国会大厦及周边建筑群的大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实验分析和模块模拟项目。系统采用柴油内燃机与各种类型的吸收机,锅炉和电制冷机共同工作,当余热被充分回收时,总能效率达到80%以上。通过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利用MATLAB和Simulink编制数据分析程序和模块模拟程序。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程序为下一步将模型导入系统仿真软件平台打下了基础。模拟结果也可以作为重要参考,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评价,优化设计都能提供辅助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电联产[J]. 北方建筑 2019(06)
- [2].我国小型热电联产政策解读与发展方向分析[J]. 煤质技术 2020(01)
- [3].城市热电联产企业重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2)
- [4].江苏省天然气热电联产供热成本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 发电技术 2019(S1)
- [5].热电联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J]. 中外企业家 2017(06)
- [6].吸收式热泵在冷热电联产中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 2017(05)
- [7].重庆首个智慧热电联产系统投入使用[J]. 供热制冷 2017(10)
- [8].试论热电联产产业的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5)
- [9].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9)
- [10].小型热电联产蒸汽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J]. 科技资讯 2014(35)
- [11].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J]. 节能 2015(02)
- [12].热电联产:让天空更加蔚蓝[J]. 绿叶 2015(11)
- [13].热电联产的节能环保应用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11)
- [14].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初探[J]. 计算机仿真 2013(11)
- [15].浙江省热电联产行业节能地方标准实施绩效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1(09)
- [16].结合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谈福建省热电联产发展方向[J]. 能源与环境 2019(01)
- [17].热电联产发展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及对策[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9)
- [18].冷热电联产的效益评估及运行策略[J]. 电工技术 2019(19)
- [19].2018年全球热电联产市场将达206.9亿美元[J]. 供热制冷 2018(07)
- [20].关于热电联产适用范围问题的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31)
- [21].基于燃料电池微型热电联产系统的集成与能量平衡[J]. 现代化工 2016(02)
- [22].热电联产的“破”与“展”[J]. 节能与环保 2016(02)
- [23].五部委联合下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J]. 中国煤炭 2016(05)
- [24].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解读《热电联产管理办法》[J]. 中国经贸导刊 2016(15)
- [25].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相关政策与制度解析[J]. 电力与能源 2014(06)
- [26].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联产应用与发展的探讨[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12)
- [27].热电联产的具体要求[J]. 能源与节能 2014(04)
- [28].德国热电联产法分析及启示[J]. 供热制冷 2013(08)
- [29].日本家用微型热电联产系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应用能源技术 2013(11)
- [30].应用热电联产实现节能和碳减排[J]. 国际造纸 2012(02)
标签: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论文; 热力学优化论文; 夹点分析法论文; 内燃机论文; 热驱动制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