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法制备两种碳材料/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原位法制备两种碳材料/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论文摘要

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成为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其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方面的应用。已在许多高新科技领域得到应用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因自身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需对其进一步改性。所以通过聚酰亚胺与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分别进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也不失为进一步提高聚酰亚胺各项性能的有效手段,并对这两项复合结果进行表征并比较。本文分别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羧酸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PI/MWNTs-COOH)和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PI/GO).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现代表征手段对复合薄膜的结构进行表征;两种复合薄膜分别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稳定性(TGA)以及机械性能上进行比较并全面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探讨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原料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且保持最佳摩尔比为1:1.02;以DMAc为溶剂,原料、溶剂中的含水量越少越好;以10%为最佳固含量;控制反应温度为0-5℃;在加入单体后的24h结束反应。这样制备的聚酰胺酸分子量达6万,满足复合薄膜成膜要求。薄膜采用程序升温,在100℃、200℃、250℃、300℃各恒温1h,其机械性能更高。2、先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微波辅助液相氧化,再以修饰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COOH)、醚二胺(ODA)和二酐(PMDA)为原料,DMAc为溶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I/MWNTs-COOH纳米复合薄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WNTs-COOH含量为5wt%时,PI/MWNTs-COOH纳米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PI薄膜从390.88℃提高到413.13℃(增加了22.25℃,5.69%);当MWNTs-COOH含量为1wt%时,PI/MWNTs-COOH纳米复合薄膜在5%和10%处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563℃(增加了23℃,4.26%)和581℃(增加了6℃,1.04%);当MWNTs-COOH含量为1wt%时,PI/MWNTs-COOH纳米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提高了54.79MPa(57.32%)和771.79MPa(75.41%)。3、以氧化石墨烯、醚二胺(ODA)和醚二酐(PMDA)为原料,DMAc为溶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I/GO纳米复合薄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GO含量为2wt%时,PI/GO纳米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PI薄膜从390.88℃提高到415.63℃(增加了24.75℃,6.33%);当GO含量为1wt%时,PI/GO纳米复合薄膜在5%和10%处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570℃(增加了30℃,5.56%)和590℃(增加了15℃,2.61%);当GO含量为1w%时,PI/GO纳米复合薄膜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提高了72.60MPa(75.95%)和927.30MPa(90.6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纳米管简介
  • 1.1.1 碳纳米管的发现、结构和分类
  • 1.1.2 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面处理
  • 1.1.3 碳纳米管的特性
  • 1.1.3.1 碳纳米管的电磁性能
  • 1.1.3.2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
  • 1.1.3.3 碳纳米管的热学性能
  • 1.1.3.4 碳纳米管的光学性能
  • 1.1.3.5 碳纳米管的微波吸收性能
  • 1.1.4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4.1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增强
  • 1.1.4.2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
  • 1.1.4.3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学性能的增强
  • 1.1.4.4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增强
  • 1.1.4.5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增强
  • 1.1.4.6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2.0 氧化石墨烯的简要介绍
  • 1.2.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特性
  •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和改性
  • 1.2.3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聚酰亚胺薄膜概述
  • 1.3.1 聚酰亚胺薄膜简介
  • 1.3.2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1.3.3 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
  • 1.3.3.1 突出的耐热性能和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 1.3.3.2 良好的机械性能
  • 1.3.3.3 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 1.3.3.4 良好的绝缘及介电性能
  • 1.3.3.5 良好的耐辐射性能和阻燃性能
  • 1.3.3.6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 1.3.4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 1.3.4.1 聚酰亚胺/银纳米复合材料
  • 2纳米复合材料'>1.3.4.2 聚酰亚胺/SiO2纳米复合材料
  • 1.3.4.3 聚酰亚胺/AlN纳米复合材料
  • 1.3.4.4 聚酰亚胺碳素类复合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及其酰亚胺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原料
  • 2.2.2 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
  • 2.2.3 聚酰胺酸溶液特性粘度的测定
  • 2.2.4 聚酰胺酸薄膜的制备及其酰亚胺化过程
  • 2.2.5 薄膜红外光谱测试
  • 2.2.6 薄膜热学性能测试
  • 2.2.7 薄膜机械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加料次序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2 溶剂体系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3 原料投料配比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4 反应物总固含量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6 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7 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8 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薄膜热学性能分析
  • 2.3.9 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羧酸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原位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主要原材料及处理
  • 3.2.2 羧酸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 3.2.3 羧酸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 3.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2.4.1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3.2.4.2 透射电镜扫描(TEM)
  • 3.2.4.3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2.4.4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3.2.4.5 宏观图片和扫描电镜(SEM)
  • 3.2.4.6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
  • 3.2.4.7 热稳定性测试(TGA)
  • 3.2.4.8 机械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3.3.2 透射电镜扫描分析(TEM)
  • 3.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5 宏观图片和扫描电镜分析(SEM)
  • 3.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3.7 热失重分析(Tg)
  • 3.3.8 机械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原位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主要原材料及处理
  • 4.2.2 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薄膜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2.3.1 透射电镜扫描(TEM)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
  • 4.2.3.2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4.2.3.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4.2.3.4 宏观图片和扫描电镜(SEM)
  • 4.3.2.5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
  • 4.2.3.6 热稳定性测试(TGA)
  • 4.3.2.7 机械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透射电镜扫描分析(TEM)
  • 4.3.2 外光谱分析(FT-IR)
  • 4.3.3 宏观图片和扫描电镜分析(SEM)
  • 4.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3.6 热稳定性分析(TGA)
  • 4.3.7 机械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纳米管:个性十足的神奇材料[J]. 中国粉体工业 2018(04)
    • [2].多壁碳纳米管致人肝癌细胞HepG2毒性及代谢酶表达变化[J]. 新型炭材料 2019(06)
    • [3].碳纳米管/聚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01)
    • [4].垂直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可见光高吸收比标准研制及其特性表征分析[J]. 中国计量 2020(02)
    • [5].钯负载硫修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 2020(03)
    • [6].改性多壁包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 2019(06)
    • [7].德国研发成功首个碳纳米管16位计算机[J]. 上海节能 2020(01)
    • [8].首个碳纳米管浆料国际标准发布[J]. 山西化工 2020(01)
    • [9].碳纳米管纤维及其传感器力电性能实验研究[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02)
    • [10].建筑装饰用碳纳米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2)
    • [11].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镉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02)
    • [12].刷屏的碳纳米管芯片技术,中国进展如何?[J]. 功能材料信息 2019(05)
    • [13].超长碳纳米管的结构调控与制备:进展与挑战[J]. 化学通报 2020(07)
    • [14].功能化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12)
    • [15].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对U(Ⅵ)的去除[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6)
    • [16].碳纳米管/聚合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08)
    • [17].垂直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展[J].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0(02)
    • [18].基于粗粒化方法的类超级碳纳米管自由振动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 2020(04)
    • [19].碳纳米管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概述[J]. 中国纤检 2020(08)
    • [20].碳纳米管在毛细管电泳中用于多肽的分离[J]. 分析试验室 2020(10)
    • [21].碳纳米管纤维的研发[J]. 合成纤维 2020(11)
    • [22].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烤烟中粉唑醇残留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20)
    • [23].碳纳米管阵列仿生黏附受静电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19)
    • [24].我国科学家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J]. 河南科技 2018(16)
    • [25].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敏性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9(02)
    • [26].碳纳米管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 巢湖学院学报 2018(06)
    • [27].碳纳米管在食品农药多残留测定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3)
    • [28].碳纳米管材料在航天器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材料导报 2019(S1)
    • [29].硬脂酸/改性碳纳米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04)
    • [30].硫辅助填充高压Fe_5C_2/Fe_7C_3单晶相的少壁碳纳米管研究(英文)[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标签:;  ;  ;  ;  ;  ;  

    原位法制备两种碳材料/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