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南北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论冷战后南北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论文摘要

人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一个既新颖又传统的问题,历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人权理论与国际关系挂钩,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映了当时代表资产阶级的自然学派向代表封建势力的神学和神权提出的挑战。人权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近代意义上的人权理论起源于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初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西方学者格老秀斯、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卢梭都从不同方面对人权理论进行了拓展和补充。从二战结束至今是人权理论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权理论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有了新的重大发展,开始向着世界化、多样化、民族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人权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宽,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广。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广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逐渐成为世界争取基本人权运动的主体。 冷战后南北关系中人权问题的主要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冷战后南北双方在司法方面产生的分歧。南北双方在司法方面主要的分歧表现在国际人权法和国内法的冲突以及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第二、冷战后南北双方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一些国家对待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在“什么是恐怖主义”,“谁是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南北双方至今末能达成共识。第三、冷战后南北双方在民族自决权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上的斗争以及发展中国家强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的集体人权观。第四、冷战后南北双方关于人权与主权的争论。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国家所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理论的斗争。 冷战后南北关系中人权问题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人人权观与集体人权观的对立,是冷战后南北人权问题发展演变的理论根源。南北双方所持的个人人权观同集体人权观的差异,实质上是双方对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权利即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所持的观点不同。第二、冷战后南北人权问题的发展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其所谓的“人权外交”的现实结果。在国家外交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社会政治制度标榜为人权的化身,把是否接受西方人权标准和模式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人权基本理论概述
  • 一、人权理论的形成和确立
  • 二、人权理论的发展
  • 三、当代人权理论的新突破
  • 第二章 冷战后南北关系中人权问题的现实表现
  • 一、冷战后南北双方在司法方面产生的分歧
  • 二、冷战后南北双方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的分歧
  • 三、冷战后南北双方在民族自决权上的分歧
  • 四、冷战后南北双方关于人权与主权的争论
  • 第三章 冷战后南北关系中人权问题发展演变的原因
  • 一、个人人权观与集体人权观的对立,是冷战后南北人权问题发展演变的理论根源
  • 二、冷战后南北人权问题的发展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所谓“人权外交”的现实结果
  • 三、冷战后南北人权问题的发展演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发展权同西方霸权主义政策相抵触的必然结果
  • 四、深深植根于美国民众心理的“至上”人权观,是南北人权问题产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 第四章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 一、美国通过联合国人权提案和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歪曲和低毁中国人权
  • 二、宗教自由逐渐成为美国对华人权攻势的重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为何坚持挥舞人权大棒[J]. 中华魂 2017(01)
    • [2].中美人权问题的演变[J]. 智富时代 2017(03)
    • [3].人权问题的经济反思[J]. 人权 2010(06)
    • [4].美国媒体对中国人权问题报道的立场分析——以美国四大精英报刊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2(36)
    • [5].试析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涉朝人权问题——兼及朝鲜人权问题对周边国家的影响[J]. 政法论丛 2010(04)
    • [6].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J]. 朝阳法律评论 2017(01)
    • [7].人权问题随想[J]. 中国宗教 2009(03)
    • [8].人权问题的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7)
    • [9].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人权问题[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06)
    • [10].国际[J]. 青年记者 2008(16)
    • [11].国家“尊重”人权的语义及辐射[J]. 学术交流 2019(03)
    • [12].努力使民众生活更有尊严[J]. 人才资源开发 2012(09)
    • [13].洪水猛兽OR时代机遇 人权问题考验企业智慧[J]. WTO经济导刊 2016(11)
    • [14].境外务工人员人权的国际法保护机制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03)
    • [15].我国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建议[J]. 法制博览 2018(09)
    • [16].中美关系的重要冲突点——人权[J]. 神州 2012(26)
    • [17].浅析人权基本问题[J]. 法制博览 2015(29)
    • [18].人权的发生学思考[J]. 师大法学 2017(02)
    • [19].美国人权外交略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11)
    • [20].历史教学中政治文明进程内容的概述总结[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15)
    • [21].论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建构[J]. 社会主义研究 2015(03)
    • [22].浅谈美国文学中的黑人权利和女性权利问题[J]. 新课程(下) 2015(10)
    • [23].对我国宪法之人权问题的若干认识[J]. 管理观察 2018(02)
    • [24].美国媒体眼中的中国人权问题——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5].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评西方主流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歪曲报道[J]. 人权 2008(05)
    • [26].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J]. 人权 2013(02)
    • [27].中欧在主权和人权上的规范偏好[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8].中外人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4)
    • [29].中国政府人权话语表态的变迁[J]. 炎黄春秋 2016(05)
    •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伦理学研究述评[J]. 道德与文明 2019(04)

    标签:;  ;  ;  

    论冷战后南北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