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存在已久,译界对复译问题的讨论也涉及多个层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世界经典名著复译热潮给翻译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素材,促使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复译现象,探讨复译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复译等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复译现象。由于文本中充满“空白”,其意义是不确定的,而不同译者期待视野、接受心理、阐释能力的不同,又会赋予原作不同的阐释,因此复译的存在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说,原作只有一部,却可以由此生发出多部译作。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在不同时期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期的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并且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译本的要求也在变化,因此为了迎合不同的读者阅读心理,译者势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笔者在对萨克雷名著《名利场》相隔四十余年的初译本和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程度、读者的期待视野、当代译者的期待视野等都与初译本产生时有所不同,因此复译应该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在尊重、继承初译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与表达上的创新和超越,推动翻译质量的提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学作品复译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6)
- [2].再析文学翻译中的复译现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 [3].翻译伦理与文学名著的复译[J].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6)
- [4].也谈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从《沉思录》的复译谈起[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
- [5].《论语》的复译及其原因的探究[J]. 青年文学家 2011(09)
- [6].从复译研究看中国翻译的文化转向[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4(01)
- [7].非有复译不可[J]. 今日科苑 2009(04)
- [8].出场、差异、合理性:论文学复译的三个循环[J]. 外国语文 2014(04)
- [9].一场跑不完的马拉松——复译现象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10].从目的论角度看文学作品复译的必要性——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1].浅谈翻译无定本以及复译的可行性[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10)
- [12].历史、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的复译——Gone with the Wind中译研究(1940-1990年)[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3].20世纪80年代学术著作复译的反思——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的不同译本[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4].从文学作品的复译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 青年文学家 2011(07)
- [15].体用合一:加葛里亚蒂的文化资本运作观管窥[J]. 学理论 2015(03)
- [16].“国民财富”不可改作“国家财富”——就《国富论》译名与谢祖钧先生商榷[J]. 中国翻译 2012(01)
- [17].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兼谈复译现象[J]. 绥化学院学报 2011(06)
- [18].阐释学关照下的“非有复译不可”[J]. 科技信息 2010(35)
- [19].《小银和我》的复译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4)
- [20].内文视角下典籍重译的共性与个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6)
- [21].从《苔丝》的汉译本看经典文学作品的复译[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22)
- [22].文学作品复译中的译者声音研究:现状与趋势[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3].从复译研究看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嬗变[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24].典籍复译的危机——《论语》英译二百年(1809~2009)之启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5].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谈文学作品复译的意义[J]. 语文建设 2014(05)
- [26].文学作品复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 [27].哲学诠释学观照下的歌德《西东合集》复译研究及翻译策略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5)
- [28].名著复译与误读[J]. 外国语文 2013(04)
- [29].后现代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图像转向”——蔡志忠漫画中英文版《论语》的启示[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30].复译的伦理[J]. 山东外语教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