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评价研究

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能比较客观评价各国和各区域的人力资源教育发展水平,人力资源专家采取各种方法对于人力资源测评做出了尝试,然而,因为指标的选取、体系的建立和计算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非常成熟,且存在种种问题。有的指标选取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力发展整体水平;有的指标体系不足以反映人力资源教育发展的动态运动和指标内部相互关系;有的计算方法过于繁琐,操作性不强,以致无法普及,也无法让政府决策部门及非专业人员所理解。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评分方法,将之重新组合,创造出一套指标反映全面且具有公信力,计算方法又相对简便,计算结果比较直观的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评价的计算方法。在人力资源生成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发展成为支撑和推动人力资源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借助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和教育发展增、存量水平指标,可以比较方便地作出三者间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根据常识性的逻辑推理经济、教育存量、教育增量三种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闭合的因果链。表明教育、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存在着伴生伴长的关系。根据教育、人力资源、经济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人力资源及其测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水平、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能力、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贡献三维指标体系,以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方式对湖北省及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于指标和测评方法的重新组合,形成了一套指标全面、操作简单的评价区域人力资源教育现状方法。此外,本论文还以湖北省为研究样本,以实证研究方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比较研究湖北省人力资源中的现状,通过分析和推断湖北省与全国、东部、中部等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存量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供给水平)的差异,对湖北省人力资源教育发展水平、能力和贡献进行评价,系统分析湖北省人力资源存量和增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湖北省的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理论和方法上,对全国和其它地区也有启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教育与人力资源
  • 1.2.2 人力资源评价理论
  • 1.2.3 人力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测度理论
  • 2.1 人力资源理论
  • 2.2 教育在人力资本发展中的作用
  • 2.3 经济水平与教育增量、存量水平因果关系分析
  • 2.4 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分法基本指导思想
  • 2.4.1 指标选择要求
  • 2.4.2 综合评分法基本步骤
  • 第3章 人力资源教育与发展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关于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水平维指标的构建
  • 3.1.1 人均受教年
  • 3.1.2 成人识字率
  • 3.1.3 每十万人中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
  • 3.1.4 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
  • 3.2 关于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能力维指标的构建
  • 3.2.1 教育综合入学率
  • 3.2.2 人均教育经费指数
  • 3.2.3 每十万人口大学在校生数
  • 3.2.4 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
  • 3.3 关于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贡献维指标的构建
  • 3.3.1 人均GDP
  • 3.3.2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 3.3.3 人均专利数
  • 3.4 综合评分法
  • 3.5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比较分析
  • 4.1 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4.2 湖北省与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源对比分析
  • 4.2.1 湖北与中部地区比较
  • 4.2.2 湖北与东部地区比较
  • 第5章 促进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湖北省的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体力型人力资源比重过大,智力型人力资源缺乏
  • 5.1.2 教育经费不足
  • 5.1.3 科技转化能力差
  • 5.1.4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 5.1.5 高素质人才流失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积极推进高中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力资源存量基础水平
  • 5.2.2 实施人才战略,建立湖北人才高地
  • 5.2.3 建立多元化教育投资模式,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发展能力的后劲
  • 5.2.4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人力资源教育发展水平向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转化
  • 5.2.5 以产业结构为导向,调整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榆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榆林科技 2008(Z1)
    • [2].论人力资源效益与人力资源成本[J]. 三江学院学报 2009(Z1)
    • [3].奉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J]. 决策导刊 2013(05)
    • [4].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0(02)
    • [5].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 教育革新 2012(11)
    • [6].我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8(01)
    • [7].海口市发展外企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建议[J]. 营销界 2019(46)
    • [8].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中国劳动 2019(12)
    • [9].辽宁省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借鉴[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3)
    • [10].新时代安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动力变革”机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11].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J]. 纳税 2020(04)
    • [12].聚焦民航维修人力资源 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J]. 民航管理 2020(01)
    • [13].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发展探析[J]. 中国人事科学 2020(01)
    • [14].浅谈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J]. 农家参谋 2020(04)
    • [15].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03)
    • [16].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法治化的思考[J]. 时代经贸 2020(06)
    • [17].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05)
    • [18].职业院校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探究[J]. 中国培训 2020(02)
    • [19].疫情背景下河北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应对策略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03)
    • [20].人力资源协会抗疫实录[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03)
    • [21].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7)
    • [22].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召开[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0(01)
    • [23].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人力资源 2020(04)
    • [24].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在做宽、做深、跨界竞争[J]. 中外管理 2020(Z1)
    • [25].人力资源市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0(01)
    • [26].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变探索[J]. 人力资源 2020(04)
    • [27].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8)
    • [28].2020全年《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征订进行中[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9(12)
    • [29].人力资源征稿启事[J]. 人力资源 2020(02)
    • [30].2020全年《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征订进行中[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0(01)

    标签:;  ;  ;  

    湖北省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