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1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均达到满意疗效,均无并发症产生。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手术指征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及早实施针对性手术方案,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避免产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外科治疗;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属于慢性的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疾病,又称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侵犯结肠黏膜,表现为炎症和(或)溃疡。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与直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有20%~30%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手术治疗[1]。现抽选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方法。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6.5±3.2)岁。

2临床类型及表现

2.1临床类型

2.1.1初发型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2.1.2慢性复发型

临床上最多见,临床表现较轻,治疗后有长短不同的缓解期。在发作期纤维(电子)结肠镜可见典型的该病病变;而缓解期仅见轻度充血、水肿,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有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持续型。

2.1.3慢性持续型

发病后有持续轻重不等的腹泻或便秘,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有急性发作。该型病变广泛并呈进行性,并发症多,急性发作时临床症状严重,有时须行手术治疗。

2.1.4急性暴发型

国内报道较少,约占该病的2.6%,而国外约占20%。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全身与局部病变严重,腹泻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衰弱消瘦,且容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与腹膜炎,常须紧急手术,死亡率高。

2.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腹泻与便秘、黏液脓血便(占70%~90%),这是由于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溃疡所造成的腹泻的次数取决于病变的轻重和广泛程度,重者可达10~30次/日,在重症患者甚至可因频繁的腹泻而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虽然全血便并非很多,但大便带血是多见的。病变局限于直肠时,鲜血附于粪便表面;如炎症侵犯较广泛的大肠黏膜,血液常混于粪便之中,呈糊状软便,严重时呈血水样,70%以上的本病患者有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腹痛,多为痉挛性疼痛,部位常在左侧腹和下腹部,直肠的病变可致里急后重。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体温增高常反映病变的活动性或伴有感染。肠外症状以关节痛居多,有时也可出现虹膜炎、阿弗它口炎、皮下结节或结节性红斑,后者多出现在小腿和上臂的外侧,偶尔可发生坏疽性脓皮病。

3外科治疗

3.1手术适应证

3.1.1紧急手术

(1)中毒性肠扩张;(2)肠穿孔;(3)重度病例内科治疗无效特别是伴有高热、出汗、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时;(4)反复大量便血。

3.1.2选择性手术

(1)病变活动严格内科治疗效果不好时,可有以下几种情况:病情持续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积极内科治疗不缓解;经激素治疗,病情未控制,而激素的不良反应较大,不能耐受者;病情虽能控制,但需用大剂量皮质激素维持,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大者;(2)青少年患者,病情活动,经积极内科治疗控制不满意,影响生长发育者;(3)并发结肠癌。

3.2手术方式

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和全身与局部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术式。

3.2.1全结肠直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或回肠造口近端加建KockMarkⅣ型贮袋

(1)全结肠直肠切除、永久性Brooke回肠造口术。

(2)全结肠切除、回肠KockMark型贮袋回肠造口术。

3.2.2全结肠近端直肠切除、远端直肠黏膜剥脱、回肠肛管吻合术

(1)手术方法截石位,分离全结肠及近端直肠,在盆腹膜返折下3cm处切开直肠肌层,在黏膜下锐性分离直肠黏膜到接近齿线处,然后转向会阴部,扩肛后再在齿线处环形切开直肠黏膜向上分离,使上、下黏膜剥离面汇合。近回盲部处切断回肠,游离足够长度回肠段,其系膜缘不可集束结扎,以使远端回肠能充分伸展,便于回肠切端能松弛地牵向下方经直肠肌鞘与肛管一层吻合,肌鞘上切缘与回肠浆肌层一圈疏松缝合数针固定,肌鞘与回肠壁间及盆底处各置引流分别自下腹部或会阴部引出体外。将直肠向下充分游离达肛管直肠环,在直肠中部切断,用长组织钳经肛门夹持已缝合的直肠残端,经直肠壶腹拖出肛门外,距齿线4~5cm剥离直肠黏膜到齿线水平,再环形切除剥离的黏膜,切除多余的直肠壁,将残留直肠肌鞘经肛门回纳到盆腔,行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术[2]。

(2)注意事项:在肌鞘与回肠肛管吻合口周围之间形成的潜在腔隙易积液,如引流不畅可导致肌鞘内感染并发吻合口漏、肛周感染和肛瘘,处理困难,最终严重影响肛括约肌功能。黏膜剥离十分困难,一定要注意,不要残留黏膜。要彻底止血,吻合口周围要引流通畅,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2.3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或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此术式适用于全结肠包括直肠下段病变较严重、肛周无感染、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的患者。

(1)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ileoanalanastomosis):术后的肛门节制大便功能,将随着时间的推延能逐步得到改善,每日大便次数能控制在10次左右。必须强调:为确保吻合口的愈合,应同时在吻合口近端做暂时性回肠造口,使粪便转流,术后3个月再二期手术闭合回肠造口,为使术后得到较好的肛门节制功能,末端回肠应与肛管而不可与括约肌吻合,吻合操作应细致,切勿损伤括约肌组织。

(2)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为进一步改善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后的肛门节制大便功能,可将末端回肠构建贮袋行回肠贮袋肛管吻合。

3.2.4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ileorectalanastomosis)

此术式操作方便,全结肠切除后相当于骶岬距肛15cm处行回肠直肠吻合,不须解剖盆腔,不损伤盆腔内脏神经,且可保留直肠的贮粪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也便于术后行硬管直肠镜随访。但残留的直肠仍有可能溃疡复发和癌变[3]。

4结果

37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均达到满意疗效,均无并发症产生。

5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预防要注意:(1)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4)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5)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6)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7)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通过对本组3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资料的分析,可知对于具有手术指征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及早实施针对性手术方案,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避免产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维铭.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7):433-435.

[2]孟荣贵,张卫.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2):750-751.

[3]刘鹏,李军.11例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4):104-105.

标签:;  ;  ;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