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

论文摘要

庄学研究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庄子》成书到现在,研究者代不乏人,故而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庄学。我们研究庄学,不仅要从逻辑线索出发,精细地研读、离析《庄子》这部书,挖掘庄子思想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更要从历史线索入手,去探索它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特点,探讨它与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潮、士人心态、文学创作的关系,以期窥探庄学在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的贡献。本文即试图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出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学发展之全貌和轨迹做出探讨。 全文分为十个部分,即引言、九个章节和余论。引言对庄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理性精神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庄学的发展概貌。先秦两汉是庄学的潜行期,文人士子一方面从学术纷争的角度关注庄子,一方面把庄子思想作为宽怀的慰藉。这些内容对于深刻理解庄学思想和把握庄学发展脉络是必要的。第一章《汉魏之际庄学的勃兴》,历数了汉末建安及三国魏正始时期庄学渐受礼遇的过程。建安文士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开启了庄学的价值,他们达生贵性的浪漫情调和对《庄子》内容的反复称引,成为其后庄学大盛的前奏。正始玄学的兴起预示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庄学借玄学之东风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第二章,《竹林七贤和他们的庄学情节》。本文认为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竹林名士将庄子自然无为思想与追求自然率真的人生相结合,运用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实践了《庄子》“无用为用”的人生哲学,将哲学的理论化为生存的智慧,深入挖掘了庄学的政治实用价值,张扬了庄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倡导并推动了一场以庄学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思潮的到来,为魏晋时期庄学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促进了庄学传播“从个体传播到群体传播”、“从直接传播到间接传播”的转变。七贤的庄学情结也折射出魏晋士人对庄子由“豁情”到“怡情”又到“钟情”的变迁。 第三章,《西晋时期庄学的大炽》。庄学在西晋的流传出现云蒸霞蔚的繁盛景象。研读《庄子》蔚然成风,士人的言谈以《庄子》为指针,举止以庄周为“模则”。同时注释《庄子》者也星罗棋布,涌现出崔譔、司马彪、向秀、郭象等诸家注本,形成了庄子的诠释之学,标志着庄子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在学术领域占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一) 庄学思想的理性精神探微
  • (二) 先秦两汉时期庄学发展概貌
  • 第一章 汉魏之际庄学的勃兴
  • 第一节 建安时期庄学的发展
  • 第二节 “三玄”的确立和社会思潮的转变
  • 第三节 正始玄学与庄学
  • 第二章 竹林时期庄学的兴盛
  • 第一节 竹林七贤和他们的庄学情结
  • 第二节 阮籍、嵇康对庄学兴盛的贡献
  • 第三节 竹林七贤接受庄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 第三章 西晋时期庄学的大炽
  • 第一节 《庄子》与西晋社会
  • 第二节 庄学学术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庄子》与魏晋风度
  • 第四章 庄学发展的高峰:《(庄子)郭象注》上
  • 第一节 郭象其人及其注本的来源
  • 第二节 郭象注释《庄子》的方法
  • 第三节 《庄》、郭“自然”思想之比较
  • 第四节 《庄》、郭“性分”思想之比较
  • 第五章 庄学发展的高峰:《(庄子)郭象注》下
  • 第五节 《庄》、郭圣人观之比较
  • 第六节 郭象对《庄子》思想的发挥
  • (一) 郭象的“独化”论
  • (二) 郭象的“自然即名教”理论
  • 第七节 《(庄子)郭象注》的影响
  • 第六章 东晋时期庄学的延蔓
  • 第一节 《庄子》与东晋士人的玄学心态
  • 第二节 《庄子》与东晋文学
  • (一) 《庄子》与玄言诗
  • (二) 《庄子》与游仙诗
  • (三) 《庄子》与东晋文赋、小说
  • 第三节 葛洪《抱朴子》对《庄子》的双重态度
  • 第四节 陶渊明与《庄子》的对话
  • 第七章 南朝时期庄学的绵亘
  • 第一节 玄、儒兼综与庄子地位的提高
  • 第二节 南朝时期的庄学著述
  • 第三节 《庄子》在南朝文坛的流转
  • 第八章 北朝时期庄学的隐现
  • 第一节 北朝庄学发展梗脉
  • 第二节 颜之推和刘昼与《庄子》
  • 第三节 庄学在北朝文坛的嗣响
  • 第九章 庄学与佛学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名僧与名士契若金兰
  • 第二节 “格义”与援《庄》入佛
  • 第三节 释支遁对《庄子·逍遥游》义的开拓
  •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庄学与佛学的交织
  • 余论 魏晋南北朝庄学发展特点管窥
  • 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的文化语境中《庄子》之文献、解释史与哲学研究——近40年《庄子》研究述论[J].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2].《庄子》中的孔子[J]. 台州学院学报 2019(05)
    • [3].《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论《庄子》“相”与“独”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追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郭象对《庄子》的“误读”[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6].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J]. 大众文艺 2020(01)
    • [7].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J]. 哲学动态 2019(12)
    • [8].浅谈庄子性情观[J]. 人文天下 2020(Z1)
    • [9].“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 现代哲学 2020(02)
    • [10].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J]. 齐鲁学刊 2020(01)
    • [12].一场有关任博克《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访谈与对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围绕庄子的历史谎言[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15].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6].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J]. 江淮论坛 2020(02)
    • [17].《庄子·天下》节选[J]. 大学书法 2020(01)
    • [18].庄子美学非悖论——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辩护[J].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2)
    • [19].《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庄子》内篇赏读之二[J]. 名作欣赏 2020(16)
    • [20].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 名作欣赏 2020(20)
    • [21].深渊与寓所:《庄子》“虚”喻象解析[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2].论《庄子》之“美”的双重意蕴——兼论《庄子》美学的“相对主义”问题[J]. 上海文化 2020(06)
    • [23].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24].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庄子》研究思想[J]. 今古文创 2020(02)
    • [25].《庄子》论“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26].从《庄子》文本看“物物而不物于物”思想的哲学意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7].《庄子》散文的说理与宋玉散体赋的赋说[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8].华兹生与《庄子》英译[J]. 名作欣赏 2020(24)
    • [29].“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试论卫礼贤译本中《庄子》语言观的德语阐释[J]. 现代交际 2020(16)
    • [30].论庄子自然观对逍遥境界的两种实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