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N还N”构式研究

“比N还N”构式研究

论文摘要

从传统语法角度来说,“比N还N”是一种“不合法”的超常组合。因其不可替代的使用功能,正在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广泛使用。本文以构式语法、语言范畴化等理论为指导,将现代汉语中的“比N还N”组合界定为一种构式进行研究。全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比N还N”构式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分析“比N还N”构式的组成成分。重点讨论了构式中的名词N:(1)名词N在不同语境(“标题”语境和“对话”语境)中,呈现出显著度高低的差异。(2)构式中的N一般为光杆名词。其次,考察了“比N还N”构式中后项N的非范畴化表现。后项N的非范畴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丧失名词原有形态分布特征与指称意义;意义变得更加抽象与泛化;名词的主观性得到增强;名词的功能和范畴发生转移。接着,对“比N还N”构式进行了整体研究。本文认为,(1)“比N还N”构式的构式义是:(陈述主体)与构式中N的一种或多种属性极其相似。该构式义具有不可预测性,我们不能从其组成成分中进行推导。(2)“比N还N”构式表示比拟,它将陈述主体比拟为N,凸显陈述主体在N的一个或几个属性上酷似N,语用上该构式属于一种主观极性夸张表达,且偏于消极否定色彩。此外,“比N还N”构式的词义与构式义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构式与其词项N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再次,从多种层面对“比N还N”构式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其生成机制主要有:语言系统的动态性;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义组合的兼容性;后项N非范畴化的功能游移;以及无可替代的独特的使用效果和价值。最后,重点分析了“比N还N”与“比N还A”两种构式中“还”与“更”的替换问题。研究表明:“比N还A”构式中的“还”一般不能用“更”替换,替换后意义和功能会发生较大改变,而“比N还N”构式中的“还”则可以用“更”替换,替换后意义和功能没有明显变化,只是语感上略显别扭。从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角度来说,“比N还N”构式比“比N还A”构式在习得上存在更大难度,因此习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构式角度对“比N还N”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这一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视角认识“比N还N”组合的特点和功能,进而推进现代汉语框架结构的研究,为汉语语法本体和汉语应用研究作一些基础性工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论
  •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 0.3 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
  • 0.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 "比N还N"研究回顾及构式理论评介
  • 1.1 "比N还N"研究回顾
  • 1.1.1 "比N还N"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的研究
  • 1.1.2 "比N还N"的语义分析
  • 1.1.3 "比N还N"的语用分析
  • 1.2 构式理论评介
  • 1.2.1 构式语法理论简介
  • 1.2.2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
  • 2 "比N还N"构式组成成分分析
  • 2.1 常项"比"和"还"
  • 2.1.1 常项"比"
  • 2.1.2 常项"还"
  • 2.2 变项N的分析
  • 2.2.1 汉语名词的次类
  • 2.2.2 "比N还N"构式中的名词(N)
  • 2.2.3 关于N前较少出现修饰语的原因探究
  • 3 后项N的识解及非范畴化分析
  • 3.1 后项N的语义特征
  • 3.1.1 后项N包含多项A的特征
  • 3.1.2 后项N包含单项A的特征
  • 3.2 语境对后项N语义解读的制约
  • 3.3 后项N对"比较点"的凸显提示
  • 3.4 后项N的非范畴化
  • 3.4.1 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理论
  • 3.4.2 "比N还N"构式中后项N的非范畴化分析
  • 3.4.3 "标题式"与"对话式"后项N的非范畴化程度差异
  • 3.4.4 "比N还N"构式中后项N发生非范畴化的原因探析
  • 4 "比N还N"作为构式的整体研究
  • 4.1 "比N还N"构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
  • 4.1.1 结构特点
  • 4.1.2 句法功能
  • 4.2 "比N还N"构式的构式义
  • 4.2.1 标题式"比N还N"的构式义
  • 4.2.2 对话式"比N还N"的构式义
  • 4.3 "比N还N"构式与"N"的互动
  • 4.3.1 构式对"N"的压制
  • 4.3.2 "N"对构式的意义和构式功能产生的影响
  • 4.4 "比N还N"构式的主观性
  • 4.5 "比N还N"构式的能产性问题
  • 5 "比N还N"构式的生成和发展机制探讨
  • 5.1 语言系统的动态性
  • 5.1.1 "比N还N"构式的创新手段
  • 5.1.2 "N"包含范围的扩展
  • 5.2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5.3 语义组合的兼容性
  • 5.4 后项N非范畴化的功能转移
  • 5.5 无可替代的使用效果
  • 6 "比N还N"与"比N还A"的比较研究
  • 6.1 对N的选择限制差异
  • 6.2 "还"与"更"的用法问题
  • 6.2.1 "还"、"更"等副词能否省去
  • 6.2.2 "还"与"更"的替换问题
  • 6.3 "比N还N"与"比N还A"的习得识解问题探讨
  • 6.3.1 "比N还N"与"比N还A"的识解难易程度比较
  • 6.3.2 外国留学生习得两种构式时存在的差异
  • 6.3.3 "比N还N"构式的习得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治学读书四法:从善、有用、范畴化和经典化[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3)
    • [2].动态范畴化视角下“同志”的语义嬗变[J]. 文学教育(上) 2020(09)
    • [3].名词非范畴化工作机制的研究[J]. 林区教学 2015(01)
    • [4].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5].“门”族新词形成理据的非范畴化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6].范围副词演变中的非范畴化[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9)
    • [7].汉语数量范畴“去范畴化”现象研究[J]. 励耘语言学刊 2016(02)
    • [8].考眼力“共有几个3”游戏——符号学下的范畴化研究[J]. 赤子(下旬) 2016(12)
    • [9].叙实谓词“奇怪”的多角度分析[J]. 国际汉语学报 2017(01)
    • [10].新闻标题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解析[J]. 校园英语 2016(04)
    • [11].专有名词非范畴化:认知机制与英汉翻译策略[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2].态度系统的范畴化问题及其拓扑应对[J]. 当代修辞学 2019(01)
    • [13].非范畴化“有+名”主观程度义分析[J]. 语文建设 2016(35)
    • [14].元曲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5].“的”字结构非范畴化的认知语用分析[J]. 文教资料 2009(20)
    • [16].数量结构“一把”的非范畴化现象探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8)
    • [17].量词的非范畴化特征及其动因机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6)
    • [18].试论名词非范畴化的转喻机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19].语言非范畴化的再定义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4)
    • [20].网络流行语“×哥”非范畴化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10)
    • [21].语言的范畴化研究与言语幽默的互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2].非范畴化理论研究综述[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8)
    • [23].语言非范畴化的动态过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4].名物化现象与词类范畴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
    • [25].同义词与再范畴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26].无厘头语言非范畴化的认知机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03)
    • [27].隐喻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的认知阐释[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28].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使用规律的次范畴化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9].英语两类定语从句区别的次范畴化解释[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 [30].探究去范畴化的定义[J]. 科技信息 2009(02)

    标签:;  ;  ;  ;  ;  ;  

    “比N还N”构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