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调节因子的分离及鉴定

新型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调节因子的分离及鉴定

论文摘要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级家族成员之一,它包括两种亚型:α和β。两种亚型在结构上基本相似: 一级结构上,从N 端到C 末端,它们均由Α、Β、C、D、E 和F 共6 个部分组成,含两个转录激活区AF1 和AF2。AF1 具有雌激素不依赖的转录激活功能,位于A/B 区;AF2 具有雌激素依赖的转录激活功能,位于E/F 区。AF1 和AF2 的有效转录激活均依赖于与其它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R 除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外,它们也有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膜上。与胞内受体相比,膜受体只占2-3%。雌激素可以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即膜ER 快速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号系统,间接调节一系列基因转录,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快速发挥生物学效应。膜ER 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G 蛋白偶联受体作用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产生cAMP, 激活PLC 和IP3,促进级联反应,增强ERK、JNK和P38 MAPK 活性。另外,膜ER 与核ER 功能互补,使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既可以快速改变蛋白质活性,又可以持久调节蛋白的合成及功能。目前认为ER 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靶标和预后指标之一。乳腺癌内分泌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ER 转录活性而实现。因此调节ER 转录活性的蛋白因子的发现和相应的功能研究对于有效开发治疗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有研究表明,CTGF 在乳腺癌、胰腺癌和黑色素瘤中过度表达。CTGF 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多肽,其分子量为36~38kD,属于即早基因CCN 家族。作为分泌蛋白,CCN 蛋白可以充当桥梁将胞外基质蛋白与细胞表面分子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起来,并通过与其它信号分子的串话,促进有丝分裂、细胞粘附、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并调控血管发生、肿瘤生长等生物学过程。作为细胞生长关键性调节因子,CTGF 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实验以ERβAF1 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CTGF。首次发现分泌蛋白CTGF 与ER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体外GST 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CTGF 与ERα、ERβ全长都存在相互作用。通过与CTGF 高度同源的NOV 蛋白比较,发现CTGF 与ER 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由这些结果我们推测,CTGF 可能是ER 信号途径的新型调节因子。另外,分泌蛋白CTGF 也可能通过特异性受体-膜ER 参与MAP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R
  • 英文缩写词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引物合成
  • 2.1.2 菌株、细胞株、质粒和文库
  • 2.1.3 酵母双杂交实验常用试剂
  • 2.1.4 菌株培养
  • 2.1.5 细胞培养试剂
  • 2.1.6 细胞和细胞培养
  • 2.1.7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2.1.8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 2.1.9 抗体
  • 2.1.10 常规无机盐试剂
  • 2.1.11 大型仪器
  • 2.2 方法
  • 2.2.1 载体的构建
  • 2.2.2 酵母双杂交(Yeasttwo-hybrid)
  • 2.2.3 哺乳动物细胞转染
  • 2.2.4 Westernblot分析
  • 2.2.5 浓缩细胞上清液
  • 2.2.6 GST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2.7 His融合蛋白的纯化
  • 2.2.8 GSTpull-downassay
  • 3结果
  • 3.1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ERΒ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3.1.1 用于酵母双杂交的pGBK-T7-AF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3.1.2 用于酵母双杂交的3-AT(3-amin-otriazole)浓度的确定
  • 3.1.3 乳腺文库的筛选
  • 3.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 GST-ERβ-AF1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 His-CTGF和His-NOV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3 pcDNA3-FLAG-CTGF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3.1 GST-ERβ-AF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3.2 His-CTGF和His-NOV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3.3 pcDNA3-FLAG-CTGF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 3.4 CTGF与ER的体外结合
  • 3.4.1 His-CTGF和His-NOV融合蛋白与ER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 3.4.2 pcDNA3-FLAG-CTGF与ERβ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 4讨论
  • 5结论和研究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6附录
  • 6.1 克隆
  • 6.2 引物
  • 6.3 常用溶液
  • 7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肺脏疾病[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03)
    • [2].雌激素受体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 2015(11)
    • [3].雌激素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 药学研究 2018(04)
    • [4].雌激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2)
    • [5].脑内膜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与窖蛋白[J]. 生物技术通讯 2011(03)
    • [6].雌激素受体结合测试法在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测试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01)
    • [7].脊髓雌激素受体在疼痛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综述)[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8].雌激素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0)
    • [9].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11)
    • [10].子宫内膜中调控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6(03)
    • [11].雌激素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3(03)
    • [12].中医药对雌激素受体相关疾病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5)
    • [13].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亚型的表达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22)
    • [14].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在胃腺癌中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9(40)
    • [15].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亚型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22)
    • [16].二恶英对雌激素受体的干扰作用[J]. 生命科学 2008(05)
    • [17].雌激素受体在卵巢癌预后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8(02)
    • [18].蛋鸽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产蛋量关联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03)
    • [19].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12(07)
    • [2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18)
    • [2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02)
    • [22].雌激素受体与其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新进展[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04)
    • [23].电离辐射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微环境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14(03)
    • [24].玉米赤酶烯酮对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影响的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 2010(18)
    • [25].雌激素受体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19(04)
    • [26].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9(04)
    • [27].膜型雌激素受体ER-α36的分子结构及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8(19)
    • [28].詹森——雌激素受体的发现者[J]. 科学 2015(04)
    • [29].雌激素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01)
    • [30].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01)

    标签:;  ;  ;  ;  

    新型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调节因子的分离及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