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

论文摘要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战略是指国家或政府主动干预工业化过程所采取的政策或措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比较优势战略是我国工业化所遵循的主要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工业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在实施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对工业化进程所处的转型经济时期的现实国情认识不清、对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认识不足,根本原因总结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足及由此导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回归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来。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与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国情出发,根据对作为新型工业化本质特征的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完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一点基础上,本文首先构建了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理论框架,结合转型经济时期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随后以转型经济下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所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加速要素积累、完善市场机制、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三个方面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理论分析之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给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涵义
  • 2.1.1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
  • 2.2 转型经济的特点
  • 2.2.1 二元经济结构
  • 2.2.2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结构
  • 2.2.3 不断强化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势
  • 2.3 转型经济下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所存在的问题
  • 2.3.1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可能带来“资本浅化”问题
  • 2.3.2 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 2.3.3 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阻碍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 2.4 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就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 3.2 生产性服务业动态转化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1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前提条件
  •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使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
  • 3.2.3 生产性服务业为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完善的市场机制
  • 3.2.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3.3 生产性服务业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实证分析
  • 3.3.1 指标和数据说明
  • 3.3.2 计量模型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
  • 4.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1.1 第三产业已经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但服务投入水平低
  • 4.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低度化
  • 4.1.3 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低
  • 4.1.4 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程度不高
  • 4.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给新型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 4.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是新型工业化所缺失的重要部分
  • 4.2.2 产业结构偏差过大
  • 4.2.3 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低
  • 4.2.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 4.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4.3.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问题
  • 4.3.2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
  • 4.3.3 加深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产业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8(06)
    • [2].新型工业化道路[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8(05)
    • [3].苗圩详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经济周刊 2017(41)
    • [4].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成就、新问题与新发展[J]. 岭南学刊 2016(02)
    • [5].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4)
    • [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山花 2009(01)
    • [7].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才能走的宽[J]. 新长征(党建版) 2010(04)
    • [8].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8(01)
    • [9].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13)
    • [10].转变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求是 2012(16)
    • [11].职业教育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之需求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12].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06)
    • [13].苏联技术哲学与其工业化道路的关系问题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2)
    • [14].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11(05)
    • [15].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9)
    • [16].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17].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区域实现及其与主体功能区的耦合[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05)
    • [1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策略选择[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9].论新型工业化道路技工应具备的精神[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1)
    • [20].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J]. 科技和产业 2008(01)
    • [21].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1)
    • [2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02)
    • [23].科学发展视野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J]. 凯里学院学报 2008(02)
    • [24].新型工业化道路[J]. 工业炉 2008(04)
    • [25].新旧工业化道路之比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8(04)
    • [2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探求[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8].生态文明视野下中等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韶关市的实证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 2016(09)
    • [29].马克思工业化道路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学习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思考[J]. 经济问题 2017(12)
    • [30].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唯实 2016(05)

    标签:;  ;  ;  ;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