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中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中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论文题目: 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中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胡琦

导师: 石磊

关键词: 产业结构,就业,东北老工业基地,刚性,弹性,和谐发展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明显的刚性,这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表象,也是问题的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之所以存在着刚性,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这已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因此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国有企业的全面转制和多元所有制的建构、建立完全开放的流动的要素市场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基础。 本文主要做的是动态研究,研究的范围从日伪统治东北时期到当前前后七十年的时间,对改革开放以后二十多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发展轨迹的描述尤其详细。之所以选择比较大的时间跨度,是想从东北产业结构形成的路径上找出后来产业结构选择和发展的必然性。因为是动态研究,因此得出了一些静态或比较静态研究难以观察到的结论: 1.东北当前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不是表现在三次产业构成偏离“标准型结构”的差距过大。与人均GDP值相比,东北的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还是比较符合规律的,其低效率在于每次产业的发展都是在低水平上的扩张。东北的一个特色是人均财政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收入水平排在全国后列,这与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有关。 2.从1982年-2003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中得出,该时间段内东北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基本不相关。文中提出了两个解释假说,一是这段时期东北的产业结构变动十分缓慢,不足以影响经济增长;二是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太大,此消彼长,削弱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用有力的数据证实了这两个假说。 3.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就开始力图改变已经显得活力不足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事实表明这种努力收效甚微。第二产业中重工业仍旧在低水平上加速发展,后续产业发展不够,新兴产业的比重很低,而传统产业又相对衰落,传统产业缺乏和新兴产业融合。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各项指标显示其在全国已经不具备多少竞争力了。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和市场的选择,东北重工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4.农、林、牧、渔总产值中还是农业的产值占绝对比重。第二产业的衰落使之没有能力带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更多的财力顾及到农业。中国加入WTO以后,东北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由于缺乏竞争力进入市场更加困难,农业陷入困境。农村工业化相比全国也非常落后。东北的就业结构变动存在逆工业化变动的现象,随着东北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构成反而增加,工业劳动力向农业倒流。文中用了四个原因解释了这个现象。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本论文的主题

1.1.1 “东北现象”与“新东北现象”

1.1.2 当前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研究

1.1.3 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1.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2 理论述评: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1.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1.2.2 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争论

1.2.3 关于重工业优先发展问题的讨论

2 东北地区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2.1 初始条件和初始结构

2.1.1 建国初期宏观背景

2.1.2 初始自然资源条件

2.1.3 初始经济结构

2.2 重工业主导型的初步工业化

2.2.1 国家重点投资推动的重工业化

2.2.2 国有现代企业的建立

2.3 超前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2.3.1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低水平发展

2.3.2 轻工业发展滞后,重工业增长“体内循环”

2.3.3 投资依赖与产业结构锁定

2.3.4 工业化与城市化背离,二元经济特征依然明显

3 实证分析:改革开放后的产业结构变动及其效应

3.1 产业结构变动的效应分析

3.1.1 产业结构变动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3.1.2 三次产业部门构成与贡献率的变动分析

3.1.3 就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分析

3.2 第一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3.2.1 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的构成变动

3.2.2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

3.3 第二产业内部部门构成变动

3.3.1 按轻重工业分第二产业内部部门构成的变动

3.3.2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内部部门构成的变动

3.3.3 工业生产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稳定性

3.3.4 工业竞争力变动分析

3.4 第三产业内部部门构成变动

3.5 小结

4 结构刚性的因素分析

4.1 制度悖论

4.1.1 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1.2 市场化程度与所有制结构分析

4.1.3 路径依赖与结构刚性

4.2 资源枯竭与资金供应链断裂

4.2.1 资源枯竭与经济增长乏力

4.2.2 资金供应链断裂与转型缺乏驱动力

4.3 大环境的开放与小环境的封闭

4.3.1 非同步的开放政策与企业的歧视待遇

4.3.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

4.3.3 外商投资对东北产业结构的影响

4.4 企业规模的非市场化导向

4.4.1 合理的企业规模界定

4.4.2 超大规模企业与退出壁垒

附录:上海的经济转型

5 产业结构转型的目标与条件

5.1 产业结构转型的目标

5.1.1 富于弹性的产业结构

5.1.2 促进增长的产业结构

5.1.3 增加就业的产业结构

5.2 产业结构转型的制度前提

5.2.1 多元的所有制结构

5.2.2 开放的流动的要素市场

5.2.3 政府的“退”与“进”

5.3 产业结构转型的资金来源

5.3.1 金融环境分析

5.3.2 为什么必须建立补偿基金

5.3.3 建立多方投融资体制

6 东北三省产业发展规划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6.1 东北三省的产业发展规划

6.2 三次产业和谐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 景跃军.吉林大学2004
  • [2].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纵向整合策略研究[D]. 蔡峰.复旦大学2005
  • [3].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阎晓东.福建师范大学2005
  • [4].转型期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 余东华.山东大学2005
  • [5].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 陈丽蔷.东北师范大学2006
  • [6].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D]. 钟勇.中国人民大学2004
  • [7].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D]. 吉小燕.河海大学2006

标签:;  ;  ;  ;  ;  ;  

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中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