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新成果研究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新成果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日益成熟的历史进程中,思想理论的成熟始终是其全面成熟的重要标志。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领导人民革命并夺取全国政权的时期、领导人民执掌政权并进行建设的时期和十六大以来思想理论成熟的新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通过艰辛探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理论,走向日益和全面的成熟。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十七大报告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党在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这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经验总结,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的成熟,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写入党章;党在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理论上的新的成熟,就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党在思想道德领域的新的成熟,就是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新的解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注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渠道和有效途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思想文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对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扬弃。这三大理论成果,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党在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过程与规律
  • 一、党在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过程
  • (一) 领导人民革命并夺取全国政权时期
  • (二) 领导人民执掌政权并进行建设时期
  • (三) 十六大以来思想理论成熟的新时期
  • 二、党在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规律
  • (一)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一) 对“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反思
  • (二)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
  •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全面的发展观
  • (二)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一) 第一要义是发展
  • (二) 核心是“以人为本”
  • (三)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四)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关于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一) 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客观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
  • (一) 中国传统“和”文化孕育和谐思想
  • (二) 马列主义为和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 (三) 党的执政探索为和谐社会开辟先声
  •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一)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注释
  • (二)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注释
  • 第四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在思想道德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
  •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 (一)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领域的规范
  • (二)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过程
  •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来源
  • (一) 对传统荣辱观的扬弃
  • (二) 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
  •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和要求
  • (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 (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 第五章 党的日益成熟与思想理论新成果的辩证关系
  • 一、党的日益成熟与科学发展观
  • (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
  • (二) 科学发展观要求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 二、党的日益成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 (二) 党的思想理论成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 三、党的日益成熟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党建理论
  • (二)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思想道德建设相互促进
  • (三) 党的发展与成熟需要思想道德领域的支撑
  • 四、党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二) 三大理论成果具有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 (三) 三大理论成果分属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2].使命导向:中国共产党昂首奋进的纵深力量[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 [3].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三维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4)
    • [5].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及其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6].试论红船精神与党的初心[J]. 新西部 2019(33)
    • [7].主场外交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J]. 党政干部学刊 2018(05)
    • [8].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机制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J]. 读天下 2016(24)
    • [10].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制度整合[J]. 时代人物 2008(08)
    •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化[J].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2)
    • [12].反思与深化:党的执政规律与改革开放[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6)
    • [13].以人为本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14].中国共产党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S2)
    • [15].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5)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7].浅析中国共产党慈善观的形成[J]. 文教资料 2018(02)
    • [1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J]. 祖国 2016(12)
    • [19].认识民众: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出发点[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01)
    • [20].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与民生幸福[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21].新时期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研究[J]. 传承 2011(25)
    • [2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论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8)
    • [23].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建设转向的哲学基础[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24].走出“团先于党成立”认识的误区[J]. 青年学报 2018(01)
    • [25].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7)
    • [26].关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27].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鄂州大学学报 2011(03)
    • [28].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探求 2011(04)
    • [29].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特点[J]. 大连干部学刊 2009(09)
    • [30].浅析党的形象建设的战略地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2)

    标签:;  ;  ;  ;  ;  ;  ;  ;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上日益成熟的新成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