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站锅炉燃煤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NOx)对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现有热电厂及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电厂广泛采用中储式热风送粉系统,热风送粉系统容易导致炉膛主燃区温度过高等现象,不利于对NOx的控制,因此提出采用引射原理设计热风乏气引射器思想,制定变热风送粉系统为乏气送粉系统的改造方案,从而达到降低电站锅炉NOx排放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乏气热风引射器的设计及优化展开,确定能综合应用于不同工况下的引射器结构。本文首先对改造前后的制粉系统进行校核及计算,确定不同磨煤机组合时,乏气量对一次风组成及送粉系统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改造后采用最常见的双磨组合时,乏气热风的质量比为1.216。将此质量比作为引射器的引射比,利用一维引射器的设计原理,确定了热风乏气引射器的结构参数。利用CFD平台(FLUENT 6.20)对乏气热风引射器的结构进行优化,确定工作喷管的直径和位置对乏气热风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工作喷管直径(dp1)为190mm的引射器时,由乏气送粉所导致的系统阻力变化不大。工作喷管位置是引射器的关键设计参数之一,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合本文的设计结构,对喷管位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工作喷管出口截面到混合室入口的距离(lc)≤950mm时,工作喷管的横向偏移距离(d)=0;随着lc的逐渐增加,d也逐渐增加;而当lc> 1200mm时,不存在满足要求的偏移距离。另外,lc的对乏气及热风的阻力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模拟确定的最佳工作喷管直径,选用1:4.06的模化比,搭建了单相乏气热风引射器试验台,重点研究工作喷管位置对乏气射流偏转的影响,解决了一次风管道的冲刷磨损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充分验证了乏气热风引射器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表明模型选取的正确性,为乏气送粉引射器的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模拟依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x 污染排放的状况'>1.1.1 我国的NOx污染排放的状况x 污染排放的治理对策'>1.1.2 NOx污染排放的治理对策x 燃烧技术现状'>1.1.3 低NOx燃烧技术现状1.2 选题意义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章 制粉系统热力计算及其分析2.1 制粉系统热力计算的目的2.2 锅炉主要参数、燃煤特性及系统简介2.2.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2.2.2 燃煤特性2.2.3 系统简介2.3 制粉系统热力计算的基本方程和方法2.3.1 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2.3.2 制粉系统热力计算2.3.3 制粉系统空气动力学计算2.3.4 原系统计算结果统计2.4 制粉系统改造的热力计算2.4.1 热风与乏气混合质量比的确定2.4.2 改造后制粉系统空气动力学的计算2.5 制粉系统改造方案2.6 本章小结第3章 乏气热风引射器的初步设计3.1 引射器工作原理和特点3.2 乏气热风引射器的特殊性3.2.1 结构特殊3.2.2 参数特殊3.3 引射器设计的基本方程及其计算方法3.4 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基本参数的确定3.5 确定引射比和压缩压力3.6 引射器工作喷嘴及主要几何尺寸的确定3.7 本章小结第4章 乏气热风引射器数值模拟研究及结构优化4.1 物理模型的确定4.2 数学模型的建立4.2.1 气固两相流模型4.2.2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4.2.3 物性参数的确定4.2.4 边界条件的确定4.3 工作喷管直径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4.4 工作喷管出口至混合室入口距离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4.4.1 轴向距离变化对压力的影响4.4.2 轴向距离变化对流量分配的影响4.4.3 轴向距离变化对流场分布的影响4.4.4 变化水平距离的数值模拟结果4.5 本章小节第5章 冷态试验系统及其结果分析5.1 试验模化理论及其过程5.1.1 冷态模化5.1.2 本试验的模化过程5.2 模化计算5.2.1 原型参数5.2.2 计算动量和动量比5.2.3 模化计算及其结果5.3 试验系统简介5.4 试验内容5.4.1 风量标定5.4.2 试验工况安排5.4.3 压力试验5.4.4 示踪试验5.4.5 热线试验5.5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5.5.1 压力试验结果5.5.2 示踪试验结果5.5.3 热线试验结果5.6 本章小节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乏气送粉论文; 控制论文; 引射器论文; 制粉系统论文; 冷态模化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