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1](2018)在《高铁核心区玄武湖路沿线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文中认为城市地下管道是城市的生命线,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下管道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城市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重要保证。传统的管道铺设方法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现有经验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道走廊作为现代化、科学、密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有效解决管道铺设问题,而且有利于管道的维护和维修,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综合管廊的特点,并提出了综合管廊设计与规划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铁核心区建设综合管廊的必要性,对现状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高铁核心区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案。同时,对综合管廊配套设施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雨水、污水管道未纳入管廊的原因,研究了燃气管道入廊的可行性,最后对综合管廊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工作和结论如下:(1)论文对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随着高铁核心区乌鲁木齐火车站的投入使用,以及万达、宝能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情况,高铁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现状明显不足,需要扩大投入,增设综合管廊;(3)通过对管廊设计断面的分析,表明高铁核心区综合管廊线性复杂,节点较多,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通过对污水、雨水管道的入廊分析,考虑成本部因素时排水管道不宜放入综合管廊;通过分析综合管廊电气及照明设计,以及消防、通风和监控与报警设计分析,得出附属设施对保证管廊安全使用具有重大意义。(4)对纳入综合管廊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中水、热力管道进行设计分析,重点对天然气的特性、事故分析以及管道纳入综合管廊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管廊管线安全的设计方案。(5)通过对综合管廊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高铁核心区综合管廊对于支撑和拉动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效益显着。
缪冬建[2](2018)在《乌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对乌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管廊热力舱室配筋处理、管廊投料口大开洞的处理、管廊抗震设计及深厚采砂坑地基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
田书广[3](2018)在《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如何确保地铁隧道的地基稳定是地铁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多数情况下,在地铁建设的勘察设计阶段,通过合理选址和采取适当的常规技术措施,问题即可得以解决。然而也有例外,新建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必须穿越六道湾煤矿的两大塌陷区(俗称南大槽和北大槽),在煤矿塌陷区上新建地铁隧道,国内外尚无先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如何安全穿越塌陷区以确保建成后的地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从工程规划伊始就作为一项重大难题摆在了建设者面前。本文即以地铁穿越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研究手段,对塌陷区的形成过程、残余变形趋向以及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并设计了“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实现了新建地铁隧道对煤矿塌陷区的顺利穿越。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突变理论和广义H-B强度准则,建立了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冒落失稳非线性研究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探测出的塌陷区残留空区进行预测,得到的塌陷区残留空区的顶煤稳定性预测结果均为稳定状态,说明后期塌陷区内残留小型空区顶煤不会发生突变失稳破坏和顶煤筒状塌落破坏现象。(2)构建了塌陷区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模型及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对本工程南、北大槽塌陷区进行验证,计算得到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最大值与实测最大值均比较接近,相对误差在±7%范围内;动态预测最大残余沉降值为303mm,实测的最大残余沉降值为299mm,说明残余沉降过大,不满足设计允许的竖向沉降值,塌陷区内不能直接作为地铁隧道结构地基,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治。(3)计算结果表明地铁荷载作用下塌陷区主要以上盘围岩破坏为主,下盘围岩基本没有受到波及,因此需对上盘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得到地铁荷载作用下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剪切破坏的范围为11.3m,北大槽为14.1m;基于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再次塌陷失稳破坏的最大影响范围为12m,北大槽为15m;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得到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再次塌陷失稳破坏的最大影响范围为13.2m,北大槽为15.6m。上述结果为地基处治方案中侧壁围岩的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4)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并考虑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加固效果及加固成本等因素,设计并提出了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的“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在该工程应用后得到加固后的地基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地基承载力及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新建地铁隧道结构的地基。针对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的“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2)基于突变理论和广义H-B强度准则构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顶煤非线性冒落模型。(3)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塌落区的残余变形预计模型及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目前,该隧道主体结构及上部回填工程已基本结束,监测数据表明,所有控制性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说明本文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应用成功,对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建设亦可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王玉军[4](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宋辉[5](2016)在《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台民居坐落于新疆喀什古城东南端高二十余米、长约四百米的高崖土台之上,是在有限的城市用地内生成、演进的具有鲜明西域特色的聚落。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高台民居面临着社会与自然环境恶化、整体风貌破碎、地域与民族特色弱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原住民外迁等严重问题。本论文在喀什古城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语境中探究与分析高台民居所积累的丰富营造经验,基于文献资料与现状实况,综合运用建筑测绘与田野勘察等信息收集和提取手段,对现存的454户高台民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察、测绘与调查,由此分析、研究了高台民居的形成原因,提出高台民居在干旱绿洲地区环山临河濒沙漠环境中、多民族与宗教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由自然空间、居住空间、宗教空间构成的三位一体空间以及以界、架、核、群四要素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团状内聚低层高密度集中式的平面格局和空间形态。并通过对高台民居各组成要素与结构的定量、定性分析,提出高台民居具有以天井庭院为中心的细胞式衍生繁殖的生成特点,得出高台民居的三种房屋营造细胞原型和十四种基本空间组织模式,揭示高台民居的气候适应模式,以及五种地域营造法则,并总结提出高台民居的现代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既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聚落的研究成果,又为传统城市聚落保护与活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于实现多民族聚居区现代城市的稳定发展与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示范性作用。
王小艳[6](2014)在《乌鲁木齐市住宅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收集并仔细阅读交通影响评价及交通影响后评价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以国内总体情况及乌鲁木齐市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背景,归纳了国内外交通影响后评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我国主要城市及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了目前交通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指出应在现有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交通影响后评价研究的发展需求。其次,论文中简要而概括地对交通影响后评价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在分析交通影响后评价与其他评价相关性的基础上,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交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结合交通影响前评价中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介绍了交通影响后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两两对比法,说明了其理论原理和运用步骤,从交通影响预测性后评价和交通影响改善措施后评价两方面对交通影响后评价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本论文以乌鲁木齐市某住宅类建设项目为研究课题,通过现状调查法进行基础数据采集,运用交通影响后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交通影响后评价工作,并给出相关结论分析。
张中明,王新[7](2002)在《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乌鲁木齐市三屯碑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依据、施工设计和技术要求及地基处理工序的安排和质量控制。
腾莹[8](2018)在《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针对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乌鲁木齐经开区)坡面绿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察看和专家咨询的方法,研究了乌鲁木齐裸露坡地的生态修复、绿化技术、景观效果和投资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经调查,乌鲁木齐经开区坡面绿化形式有拱形骨架护坡、植草护坡、土工格护坡、藤本植物护坡、阶梯式护坡、客土喷播和普通喷播七种护坡方式。其中坡度小于30°的坡面绿化形式是植草性护坡和阶梯型护坡,其他护坡形式的坡度均大于60°。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坡面绿化形式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坡度小于30°时,采用的是植草护坡和阶梯式护坡,在植物的选择上更为广泛,坡度大于60°时,选用的护坡形式有拱形骨架护坡、土工格护坡、藤本护坡、客土喷播和普通喷播,除普通喷播方式外,其他护坡形式都能适用,在植物选择上,单一树种或者灌草混合都可以,为了尽量避免护坡作业量太大,往往可以在护坡作业过程中,选择以草本植物与灌木二者相结合,可以起到快速持久的护坡效果。因此,坡度对坡面绿化的影响很大。(2)坡度对坡面绿化的影响很大,在坡度较小时,任何一种坡面绿化形式都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坡度较大时,土工格护坡、拱形骨架护坡、藤本护坡和客土护坡的景观效果均较好,但普通喷播景观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坡面绿化。(3)在坡面绿化形式中,综合考虑造价成本和景观效果,应尽量选用生态护坡。工程护坡造价较高,防护能力也会逐渐减弱,而生态护坡能够进行自我更新,不需要重新更换植被,仅从投资成本比较,生态防护也优于工程防护。
姜雪莉[9](2018)在《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成为引导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物流园区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结合供应链管理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可以减少货物在途、在库以及车辆配货等待时间,从而推动高效物流的发展。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合作使资源得到共享,使商品从供应、加工到储存、分销的物流链得到优化,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园区成为当前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现状的研究,依据研究生期间所做实际项目——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区规划,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系统性研究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希望能够补充和完善现有的物流园区设计规范,对后人的继续深入研究起到指引作用。作者自2015年3月起开始参与到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区规划项目中,整个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3979.5亩,从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后期的建筑单体设计,共历时两年。在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在甲方要求下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完善,将实践经验反馈到理论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具有可操作性。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确定了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就物流园区在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叙述,总结了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总结了供应链管理对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和方法。第四章详细介绍实际项目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区规划,将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进行应用与完善。第五章总结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提出未来工作方向和内容的意见或建议。
迪拉娜·努尔夏提[10](2017)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路网交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充分把握道路施工对区域公路交通流分布以及周边路网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路网分流、交通疏导等施工期交通组织工作,尽量降低对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区域交通出行以及对扩建工程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必要对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为:项目路)扩建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加以研究。根据对现状分析研究,对项目影响区域及项目路现状的交通量及交通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交通组织原则及思路研究,对在改扩建过程中影响交通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题交通组织的总体原则及思路;区域路网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分析区域路网特征和路网建设计划,对项目路扩建施工期间区域路网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相关道路的分流可能性和项目路最大通行能力;对区域交通流进行合理诱导分流,提出不同的有利于保障项目路最大通行能力的分流方案。综合上述因素,针对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交通流模拟分析,确定合理的分流路径和管理组织措施;发挥公路网整体作用,使得施工期间路网效率得到最大发挥,保证项目路实施期间绕行最少,分流时间最短;为新疆地区未来其他高速公路扩建、改建、大修期间的交通组织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核心区玄武湖路沿线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铁核心区定位、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及提升思路 |
2.1 高铁核心区定位 |
2.2 高铁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2.3 高铁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 |
3.1 综合管廊简述 |
3.2 高铁核心区综合管廊建设方案与规模 |
3.3 综合管廊纵断面设计 |
3.4 综合管廊附属设计 |
3.5 综合管廊的电气和照明设计 |
3.6 综合管廊消防、通风和监控与报警设计 |
3.7 综合管廊施工方式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选择及专项设计分析 |
4.1 电力线缆 |
4.2 给水、中水、热力管道及通信电缆 |
4.3 燃气管道 |
4.4 雨、污水管道 |
4.5 综合管廊断面布置 |
4.6 入廊管线专项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核心区综合管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5.1 沿线环境特征分析 |
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
5.3 环境保护措施 |
5.4 高铁核心区综合管廊的社会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乌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管廊电力舱增设钢结构平台 |
3 管廊热力舱室配筋处理 |
4 管廊投料口大开洞的处理 |
5 管廊抗震设计 |
6 深厚采砂坑地基处理 |
7 结论 |
(3)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4 采空区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
1.5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6 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6.1 公路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6.2 铁路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6.3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象情况 |
2.2.3 地形地貌 |
2.2.4 地质构造 |
2.2.5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特性 |
2.4 采空区形成过程 |
2.5 残留采空区分布范围探测研究 |
2.5.1 瞬变电磁法成果 |
2.5.2 跨孔波速法成果 |
2.5.3 残留采空区分布位置统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塌陷区岩土体特性试验研究 |
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1.1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
3.1.2 岩石形变参数试验 |
3.1.3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
3.1.4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3.1.5 岩石软弱结构面饱和直剪试验 |
3.2 塌陷区回填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3.2.1 塌陷区回填物的成分组成 |
3.2.2 塌陷区回填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
3.3 塌陷区侧壁围岩特性试验结果 |
3.3.1 侧壁围岩的成分组成 |
3.3.2 侧壁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3.3.3 侧壁围岩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冒落失稳研究 |
4.1 概述 |
4.2 突变理论 |
4.2.1 突变理论基本思想 |
4.2.2 突变模型构建 |
4.3 采空区顶煤突变失稳模型 |
4.3.1 采空区顶煤结构力学模型 |
4.3.2 采空区顶煤结构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 |
4.4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极限平衡分析 |
4.4.1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机理分析 |
4.4.2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模型 |
4.5 基于广义H-B强度准则的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极限平衡分析 |
4.5.1 H-B强度准则研究进展 |
4.5.2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的稳定性分析 |
4.6 模型验证及预测 |
4.6.1 采空区顶煤的突变失稳计算 |
4.6.2 基于广义H-B强度准则的矩形采场顶煤稳定性分析 |
4.6.3 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稳定性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5 塌陷区残余变形研究 |
5.1 急倾斜特厚煤层塌陷区残余变形机理分析 |
5.2 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的残余变形预计模型研究 |
5.2.1 概率积分法计算模型 |
5.2.2 开采影响传播规律 |
5.2.3 开采沉陷预计模型 |
5.2.4 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的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模型 |
5.3 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 |
5.4 理论模型验证及动态预测 |
5.4.1 静态残余移动变形验证 |
5.4.2 动态残余沉降预测 |
5.5 数值模拟验证分析 |
5.5.1 有限差分计算原理 |
5.5.2 地质模型 |
5.5.3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
5.5.4 计算结果分析 |
5.6 塌陷区稳定性描述 |
5.7 本章小结 |
6 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研究 |
6.1 采空区侧壁围岩变形分析 |
6.2 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力学研究 |
6.2.1 塌陷区侧壁围岩概述 |
6.2.2 塌陷区侧壁围岩失稳形式描述 |
6.2.3 塌陷区侧壁围岩力学模型分析 |
6.2.4 计算结果分析 |
6.3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研究 |
6.3.1 离散元法与UDEC程序简介 |
6.3.2 地质模型 |
6.3.3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
6.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4 塌陷区侧壁围岩破坏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6.4.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6.4.2 试验方案设计 |
6.4.3 试验过程 |
6.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
7.1 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整体方案提出 |
7.2 地铁隧道穿越南、北大槽地段处治方案 |
7.2.1 塌陷区内塌落体处治方案设计 |
7.2.2 塌陷区侧壁围岩处治方案设计 |
7.2.3 南、北大槽地段地基方案设计 |
7.3 地铁隧道穿越槽台地段地基方案 |
7.4 综合处治方案的效果评价 |
7.4.1 综合处治方案的实施 |
7.4.2 综合处治方案的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灾害的威胁 |
1.1.2 城市特色危机 |
1.2 学术研究现状与研究基础 |
1.2.1 伊斯兰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的研究课题与研究基础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4 论文框架 |
2 新疆喀什地区环境特征综述 |
2.1 新疆喀什地区的自然环境 |
2.1.1 环山濒沙漠高台式地形地貌 |
2.1.2 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
2.1.3 冰川雨雪、泉水汇集的水文资源 |
2.1.4 多样化的动植物 |
2.2 新疆喀什地区的社会环境 |
2.2.1 中西古今的交通枢纽 |
2.2.2 高密度集中的人口 |
2.2.3 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
3 新疆喀什古城历史及高台民居成因 |
3.1 相关概念 |
3.1.1 疏勒与喀什噶尔 |
3.1.2 喀什噶尔旧城、喀什老城区与喀什古城 |
3.2 喀什古城的历史变迁与高台民居 |
3.2.1 喀什古城形态的历史源流与影响因素 |
3.2.2 新疆民居的类型 |
3.2.3 高台民居的形成原因 |
4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聚落形态 |
4.1 喀什古城与高台民居的聚落形态构成要素 |
4.1.1 聚落与聚落形态 |
4.1.2 自然要素:山水格局、沙漠绿洲、高台盆地 |
4.1.3 人工要素:涝坝、城墙、建筑、街巷、广场、植物 |
4.2 喀什古城与高台民居的聚落空间格局 |
4.2.1 喀什古城的聚落自然、人格、宗教空间 |
4.2.2 高台民居的界、架、核、群 |
4.3 高台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
4.3.1 房屋的构筑:建筑空间形式 |
4.3.2 居所的延伸:庭院空间布局 |
4.4 高台民居建筑的营造技术 |
4.4.1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
4.4.2 建筑构造:因地制宜 |
4.4.3 装饰艺术:西域风情 |
5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营造模式 |
5.1 高台民居的空间构建模式 |
5.1.1 最基本建构细胞模式 |
5.1.2 从基本建构细胞到聚落 |
5.1.3 高台民居空间实例解析 |
5.2 高台民居的气候适应模式 |
5.2.1 遮阳和防辐射 |
5.2.2 通风与防沙 |
5.2.3 隔热与低热容处理 |
5.2.4 “自我循环” |
5.3 高台民居的地域营造法则 |
5.3.1 逐水而居、就近原则、择高建房 |
5.3.2 高密度、团状紧凑式、集中布局 |
5.3.3 细胞繁殖、灵活多变、网状细胞核同构 |
5.3.4 因势构屋、生产生活相结合 |
5.3.5 外简内秀、高墙窄巷、平屋顶构筑 |
6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现代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 |
6.1 相关概念 |
6.2 高台民居的价值评估 |
6.2.1 历史价值 |
6.2.2 艺术价值 |
6.2.3 科学价值 |
6.2.4 价值启示 |
6.3 喀什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政策与实践 |
6.4 高台民居及其周边空间环境风貌保护、更新策略 |
6.4.1 原样保护:原址加固 |
6.4.2 保护风貌:原址回迁 |
6.4.3 传承风貌:原址新建 |
6.4.4 协调风貌:毗邻新建 |
6.4.5 再现风貌:异地新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的不足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及来源 |
图纸目录及来源 |
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 |
附表1 从2012年到2015年3月10日我国6级以上地震情况统计表 |
附表2 从2012年到2015年3月10日新疆地区4.5至6级地震情况统计 |
附表3 高台民居的相关文献信息 |
附表4 新疆喀什维吾尔民居现有的研究成果整理汇总信息 |
附表5 中国传统民居各类型分布与特征 |
附表6 新疆喀什部分时段的地图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 |
(6)乌鲁木齐市住宅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研究背景 |
1.1.2 乌鲁木齐市研究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交通影响后评价分析 |
2.1 现状交通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趋势 |
2.1.1 我国交通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2.1.2 乌鲁木齐市交通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分析 |
2.1.3 现状存在问题的改善趋势 |
2.2 交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2.3 交通影响后评价相关性分析 |
2.4 交通影响后评价的方法 |
2.4.1 关联矩阵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 小结 |
第3章 交通影响后评价体系研究 |
3.1 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选取 |
3.1.1 交通影响前评价指标分析 |
3.1.2 交通影响预测性后评价 |
3.1.3 交通影响改善措施后评价 |
3.2 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度量方法与等级划分 |
3.3 小结 |
第4章 交通影响后评价实例 |
4.1 项目概况 |
4.2 交通影响前评价建议及结论 |
4.2.1 交通影响前评价中预测性指标 |
4.2.2 交通影响前评价中改善措施指标 |
4.3 交通影响后评价分析 |
4.3.1 交通影响预测性后评价 |
4.3.2 交通影响改善措施后评价 |
4.3.3 交通影响综合性后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方面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作者简介 |
(7)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问题的提出 |
3 地基处理技术方案选择依据与设计要求 |
3.1 1区挡土墙地基强夯碎石桩方案 |
3.1.1 选择依据 |
3.1.2 施工设计要求 |
3.1.3 施工技术要求 |
3.1.4 工艺流程 |
3.2 2区挡土墙地基钻孔灌注桩 (或碎石桩) 方案 |
3.2.1 选择依据 |
3.2.2 设计要求 |
3.2.3 施工技术要求 |
3.2.4 工艺流程 |
3.3 3区路基强夯加固处理方案 |
3.3.1 选择依据 |
3.3.2 设计要求 |
3.3.3 施工技术要求 |
3.3.4 工艺流程 |
3.4 4区路基抛石碾压加固处理方案 |
3.4.1 选择依据 |
3.4.2 设计要求 |
3.4.3 施工技术要求 |
3.4.4 工艺流程 |
4 地基处理施工工序安排 |
4.1 挡土墙地基加固处理 |
4.2 路基的加固处理 |
5 质量效果检测 |
5.1 检测目的 |
5.2 检测项目 |
(1) 置换强夯—砂砾垫层: |
(2) 钻孔灌注柱: |
5.3 检测方法 |
6 使用的规范、规程等 |
(8)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坡面绿化的方式 |
3.1 经开区坡面绿化常用类型 |
3.2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类型的调查结果 |
第4章 不同坡面绿化形式的评价 |
4.1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形式的特点 |
4.2 经开区不同坡面绿化的成效对比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物流园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物流园区研究现状 |
1.2.3 物流园区发展趋势探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3.5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及供应链管理研究基础 |
2.1 物流园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物流园区的概念 |
2.1.2 物流园区的类型 |
2.1.3 物流园区的功能 |
2.2 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 |
2.2.1 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历史 |
2.2.2 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
2.2.3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研究 |
2.2.4 国外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 |
2.3 供应链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供应链的概念 |
2.3.2 供应链的结构 |
2.3.3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3.4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
2.4 供应链管理对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要求 |
2.4.1 物流园区规划与供应链的关系概述 |
2.4.2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
3.1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选址方法 |
3.1.1 物流园区选址原则 |
3.1.2 物流园区选址特点 |
3.2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用地面积 |
3.2.1 物流园区用地面积影响因素 |
3.2.2 物流园区用地面积规模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功能分区设计 |
3.3.1 物流园区功能分区原则 |
3.3.2 物流园区功能分区类型 |
3.3.3 物流园区功能分区布局 |
3.4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道路交通设计 |
3.4.1 物流园区内部道路设计 |
3.4.2 物流园区停车场地规划 |
3.5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建筑设计 |
3.5.1 物流园区建筑类型 |
3.5.2 物流园区建筑布局 |
3.5.3 物流园区建筑形态 |
3.5.4 物流园区建筑结构 |
3.6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景观设计 |
3.6.1 物流园区绿地景观 |
3.6.2 物流园区广场景观 |
3.6.3 物流园区道路景观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实践——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
4.1 项目可行性分析 |
4.1.1 规划背景调查 |
4.1.2 项目基础条件 |
4.1.3 规划产业研究 |
4.1.4 项目总体定位 |
4.2 园区总体规划 |
4.2.1 总体规划原则 |
4.2.2 功能结构规划 |
4.2.3 交通系统规划 |
4.2.4 业态分布规划 |
4.2.5 景观绿地规划 |
4.3 部分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
4.3.1 功能分区详述 |
4.3.2 仓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4.3.3 办公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4.3.4 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建筑单体设计 |
4.3.5 司机之家建筑单体设计 |
4.3.6 办公区建筑单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文章 |
项目实践 |
其他成果 |
致谢 |
(10)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路网交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交通组织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扩建项目现状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区域路网现况 |
2.2.1 区域道路设施现状 |
2.2.2 项目施工期区域道路设施建设概况及计划 |
2.3 项目路现状分析 |
2.3.1 G30主线交通发展情况 |
2.3.2 G312(S115)交通发展情况 |
2.3.3 区域OD出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组织总体原则及区域路网交通组织方案 |
3.1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影响因素分析 |
3.2 交通组织总体原则 |
3.3 交通组织时段的划分 |
3.3.1 交通组织时段划分 |
3.3.2 各阶段通行条件分析 |
3.4 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及分流对象研究 |
3.4.1 区域路网交通组织研究 |
3.4.2 分流对象的研究 |
3.5 区域路网分流方案 |
3.5.1 分流方案制定 |
3.5.2 分流点设置 |
3.6 路网分流可行性评估 |
3.6.1 项目及路网交通量预测 |
3.6.2 流量预测及相关道路服务水平分析 |
3.6.3 G312(S115)现状交通状况及通行能力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路交通组织方案 |
4.1 交通组织总体阶段划分 |
4.2 路基施工 |
4.3 上跨桥施工 |
4.3.1 上跨桥的拆除 |
4.3.2 预制结构上跨桥施工 |
4.3.3 现浇结构上跨桥施工 |
4.4 路面施工 |
4.5 互通施工 |
4.6 主线桥施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核心区玄武湖路沿线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分析[D]. 马静.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2]乌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探讨[J]. 缪冬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7)
- [3]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D]. 田书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4]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D]. 宋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6)
- [6]乌鲁木齐市住宅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研究[D]. 王小艳.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7]乌鲁木齐市某交叉口道路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方案[J]. 张中明,王新. 西部探矿工程, 2002(S1)
- [8]乌鲁木齐城市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与绿化技术的研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腾莹.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D]. 姜雪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路网交通组织研究[D]. 迪拉娜·努尔夏提. 长安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