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湘兰(广西省巴马县人民医院儿科547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2011年12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平均年龄(2.26±1.22)岁,惊厥发生时体温(38.83±0.19)℃,发作时间(5.48±4.29)min,单纯型高热惊厥7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10名,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止惊、降温、吸氧、降低颅内压、治疗原发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随访(19.58±9.90)月,30例复发(37.50%),复发平均(2.01±0.33)次,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结论高热惊厥在儿科常见,虽然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应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并预防高热惊厥复发。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10-02
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占小儿惊厥的50%左右,大多数预后良好,但惊厥状态处理不当则易造成缺氧性脑损伤,1次惊厥对近记忆的一过性影响与脑震荡所致的损伤相当,而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不可逆脑损害[1],部分患儿可以复发发作。现将临床诊治体会分析如下,且探讨预防复发的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01月-2011年12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确定未患有其他中枢性疾病,以及已排除发生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原因,男49例,女31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3.96±1.22)岁,惊厥体温38.0℃-41.3℃,平均(38.83±0.19)℃。有高热惊厥及癫痫家族史12例。首次发作70例,高热惊厥复发10例。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26例,其余为支气管肺炎,腹泻病3例(8.6%)。
1.2症状和体征:发热,全身强制性、阵发性、不自主性痉挛,痉挛程度不与发热成正比,伴有意识模糊、口吐涎沫或牙关紧闭。发作时间数秒-37分钟不等,平均(5.48±4.29)min。单纯型高热惊厥7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10名。
1.3治疗方法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儿衣裤,保持平卧位,头侧偏,利于痰液排出。迅速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在双齿间放嚣压舌板或坚硬物,以防止患儿咬舌窒息;②镇静止惊安定每次0.3-0.5mg?kg-1,静脉推注,速度lmng?min-1,婴儿最大剂量每次3mg,幼儿每次不超过5mg,较大儿童最大剂量每次10mg,必要时20min可重复应用一次,应用苯巴比妥作维持治疗,首次剂量先给5mg?kg-1肌肉注射,然后每天口服量3-7mg-1稳定维持治疗;③降温: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给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或小儿退热栓塞肛,物理降温常采用冰枕、冰敷、温水擦浴。④吸氧,在清除患儿咽部分泌物后,持续给氧至患儿面色红润,意识清楚。⑤降低颅内压:频繁、持续抽搐出现脑水肿者,地塞米松起始量(2mg-6mg)应用,静推20%甘露醇0.75~1.0g?kg-11次,或每次静脉注射速尿lmg?kg-1,并使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如能量合剂、脑活素以减轻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⑥治疗原发病。
2结果
经上述治疗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本组病例中随访12月-3年,平均(19.58±9.90)月,30例复发(37.50%,30/80),复发次数1-5次,平均(2.01.58±0.33)次,中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
3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尚未明[3],高热惊厥的发病与年龄有严格的依赖关系,首次发作年龄最多见于6个月~5岁,与脑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各方面不成熟有关,生后头2-3年,婴儿脑细胞结构简单,其功能分化及树轴突分支不全,髓鞘生成不完善;脑组织化学成分、酶活性及神经兴奋一抑制性递质功能均与成熟脑组织不同;各种神经功能处于快速发育但又极不稳定状态,惊厥阈值低,发热很容易促使惊厥发生[4],高热惊厥发病因素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引发,惊厥时间短者数秒,长者数分钟,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或痉挛抽搐并伴有呼吸节律不均或停止,出现紫绀、眼球上翻等,若抽搐时间过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害而危及生命或遗留智力障碍[5]。因此小儿高热惊厥必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高热惊厥患儿应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积极有效控制原发病是治疗的关键,控制感染,辅以物理降温方可奏效,针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需严格按照保持呼吸道通畅、止惊、吸氧、降温的步骤治疗,发作频繁考虑并发脑水肿可能的患儿,根据病情进行脱水治疗[6],本文急救措施首先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在最短的时间内减轻和停止抽搐,按患儿自身情况进行正确、足量的使用镇静剂镇静处理,同时给予吸氧治疗,防止由于缺氧而造成患儿的脑损伤,惊厥控制好后进行鲁米那口服,预防惊厥复发;同时采取降温措施;根据病情进行脱水治疗,有效改善脑缺氧状况,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率,在控制惊厥的同时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对其发生的合并症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满意,80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
小儿高热惊厥大多数预后良好,但首次高热惊厥发生后约有30-40%患儿可能再发[7],本文随访12月-3年,平均(19.58±9.90)月,37.50%复发,复发平均(2.01.58±0.33)次,小儿大脑在解剖、生理、生化,特别是免疫系统的发育上还不成熟[8],惊厥反复发作时使脑的耗氧量和血流量增加,大脑处于过度激动状态,部分造成脑部损伤,导致脑细胞坏死、消失以致瘢痕形式,临床表现为癫痫与智能障碍[9],本文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因此,高热惊厥的正确预防对降低发病率,预防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平日要供给患儿足够的营养,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和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接触传染病,防止感染[10]。教会家长正确测量体温、实施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其备好一切必要的急救物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药和止惊药等,提醒家长如孩子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感染引起发热时,应及早用药,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24-443.
[2]王旭.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OlO,4(16):6-7.
[3]孙淑娜.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93-94.
[4]聂会军,刘国英.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29-1530.
[5]丁丙信.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63-64.
[6]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10:402-403.
[7]丁昌红.热性惊厥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4):3-4.
[8]吴敏.小儿热性惊厥128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45-1046.
[9]邹莉.小儿热性惊厥256例临床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88-89.
[10]钮丽珍.7O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分析及预防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4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