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

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

论文题目: 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科学

作者: 郑超海

导师: 逄勇,范成新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沉降,风浪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选择太湖和东钱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湖泊不同湖区的沉积物物化特性的研究、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湖泊不同湖区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 沉积物物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径大小直接影响水体中的悬浮量;再悬浮的侵蚀深度和表层沉积物的孔隙度和含水率关系密切;采用氧化铁/醋酸纤维素复合膜(FeO/CAM)方法测定的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与各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相一致,印证了内源磷的生物可利用性是开阔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沉积物再悬浮过程研究发现:湖泊沉积物在风浪作用下的侵蚀深度在2cm以内。一般情况下,风浪扰动越强烈,营养物质释放量也越大。在中、小风浪扰动模拟条件下,水生植物对提高沉积物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的作用发挥优势,起到降低沉积物的再悬浮能力的作用。此外,底泥疏浚对降低悬浮物含量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太湖和东钱湖悬浮物质沉降过程是属于絮凝沉降过程。在沉降过程中,除东太湖沉积物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性外,其它湖区营养盐浓度开始并没有因为悬浮物沉降而下降,短时间内反而升高,而后略有下降,并慢慢达到稳定。沉积物再悬浮与沉降过程中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说明风浪扰动是浅水湖泊沉积物再悬浮和营养盐释放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论文目录:

1 绪论

1.1 内源污染问题研究意义

1.2 浅水湖泊界面过程研究意义及进展

1.2.1 水/沉积物界面静态过程的研究进展

1.2.2 水/沉积物界面动态过程的研究进展

1.2.3 水/沉积物界面动态过程对浅水湖泊水质研究的特殊意义

1.3 问题的提出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3.1 本研究开展的缘由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思路

2 研究区域与实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太湖及重点研究湖区的环境特征

2.1.2 东钱湖的环境特征

2.2 研究区域的选择

2.3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3.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3.2 沉积物的采集及预处理

2.3.3 间隙水的采集及现场处理

2.4 模拟实验方法

2.4.1 动态释放模拟方法

2.4.2 沉降实验模拟方法

2.5 样品分析方法

2.5.1 水样分析方法

2.5.2 沉积物分析方法

3 湖泊沉积物的物化特性

3.1 粒度分布特征

3.2 孔隙度与含水率分布特征

3.3 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的分布特征

3.4 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4 湖泊沉积物动态条件下与水体物质交换特征

4.1 沉积物再悬浮的SS分布特征和侵蚀深度的确定

4.2 沉积物再悬浮过程水体物质变化特征

4.3 沉积物再悬浮物质的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

4.4 水生植物对沉积物再悬浮过程及水体营养盐负荷影响的初步认识

4.5 沉积物疏浚前后再悬浮过程物质释放的差异

4.6 全湖静、动态营养盐负荷量的估算

4.7 太湖和东钱湖沉积物动态条件下与水体物质交换特征的比较

5 湖泊悬浮物沉降过程与水体物质交换特征

5.1 沉降过程水体悬浮物的变化特征

5.1.1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的主要影响因素

5.1.2 太湖和东钱湖悬浮物的沉降特性

5.2 沉降过程水体营养盐的变化特征

5.3 太湖和东钱湖悬浮物沉降过程与水体物质交换特征的比较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领域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07

参考文献

  • [1].闽江福州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其生态风险研究[D]. 陈卫锋.福建师范大学2011
  • [2].水陆交错带磷分布及沉积物磷释放控制[D]. 薛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5
  • [3].环保陶瓷滤球与沉水植物联合处理沉积物磷的试验研究[D]. 寇丹丹.武汉理工大学2012
  • [4].外源硫酸盐对武汉南湖沉积物磷迁移特性的作用[D]. 袁探.华中农业大学2011
  • [5].杜塘水库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通量研究[D]. 陈友震.福建师范大学2011
  • [6].沉积物间隙水磷的高分辨被动采样技术研究[D]. 时丹.南京农业大学2009
  • [7].西大海沉积物的沉积记录与环境演化[D]. 段木春.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 [8].全氟壬酸的GC-MS检测及其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研究[D]. 于茜.湖南大学2012
  • [9].洱海沉积物中铁对磷赋存特征及吸附释放的影响[D]. 张仕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
  • [10].微生物对水库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研究[D]. 魏全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极端风情下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之间的物质交换[D]. 王同成.河海大学2007
  • [2].城市湖泊底泥污染释放规律及在水质模型中的应用[D]. 董浩平.河海大学2005
  • [3].浅水湖泊二维水流—沉积物污染水质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D]. 敖静.河海大学2005
  • [4].南湖疏浚后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研究[D]. 周扬屏.河海大学2005
  • [5].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N、P循环以及对颗粒物垂直输运的影响[D]. 王丕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6].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及其形态的关系研究[D]. 孟凡德.首都师范大学2005
  • [7].太湖消浪工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效应及其对水体营养结构的影响[D]. 黄沛生.暨南大学2005
  • [8].浅水湖泊氮磷转化规律的数值研究[D]. 李小亮.河海大学2006
  • [9].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 童昌华.浙江大学2004
  • [10].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行为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价[D]. 张斌亮.华东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及沉降过程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